新学期开学,北京疾控发布预防诺如病毒健康提示

北京知道 2025-02-19 11:30:25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能力,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常在集体单位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学校和托幼机构人员密集,增加了诺如病毒感染发生风险。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传播方式多样,包括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牡蛎等双壳贝类可以富集海水中的诺如病毒,为高风险食物。

学生个人

学生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多种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喝开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特别是食用贝类等海、水产品时要蒸熟、煮透。感染诺如病毒后需要进行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居家隔离时不要外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学生家长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用香皂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提醒孩子,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有序撤离,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如果孩子已被感染,请务必配合学校和医疗卫生部门采集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让孩子在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但便标本经检测发现已感染诺如病毒,请配合学校,在孩子检测阳性后72小时居家休息。

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最好有独立的厕所,同时注意厕所的清洁、通风。避免与家里其他人,特别是与老人、婴幼儿的密切接触。

建议家长主动学习并掌握诺如病毒污染物的消毒方法。患儿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被患儿污染的衣被、地面、物体表面应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等集体单位

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工作小组,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晨午检、缺勤登记、病例追踪及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

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定期对学校内公共场所、重点部位进行清洁及消毒。校医应在日常对保育老师、班主任或保洁人员做好消毒液的配置,呕吐物及污染区域消毒方法的培训工作,并对相关人员的日常消毒工作、发现急性胃肠炎病例后的消毒工作等进行质量控制。

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同时做好学校饮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对家长及学生进行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

学校应在厕所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及香皂;日常学习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知识教育及洗手方法培训。

班级内有学生呕吐时,授课老师应立即告知其他同学远离呕吐物,同时将发病儿童单独隔离,并向校医汇报,配合校医及保洁人员规范处理呕吐物,通知家长带发病儿童就医或回家休息。

校医应在达到急性胃肠炎聚集性标准后及时向地段保健科及中小学保健所电话汇报,并根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指导开展进一步的防控工作。

编辑/刘茜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