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的种植与养护之道
在众多水生植物中,王莲可算是相当独特的一种。王莲,这种巨大的水生睡莲品种,以其巨大的叶片闻名于世。它的叶子直径可达两三米,在水面上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大盘子漂浮着。叶子上还能承受几十千克的重量,像小朋友在上面玩耍都不容易被压破。
王莲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在温度方面,它适合生长在25 - 30℃的环境中,如果温度低于20℃,王莲的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变慢。湿度的话,需要保持较高的湿度,这样才能满足它水分的蒸发和生长需求。
王莲在种植上可是有不少讲究的。先来说说在江南园林水池布局中的情况。江南的气候比较温和,湿度较高,但夏季高温,冬季相对湿冷。在江南园林里布局王莲,首先要考虑的是水池的大小和深度。因为王莲的根系很发达,所以水池深度至少要有1米左右。水池的大小也要足够,毕竟王莲的叶子长得很大,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舒展。
就拿苏州的一个园林来说吧。网友“江南水乡客”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所在的园林想要引进王莲,一开始没太注意水位的问题。结果到了夏天发现,虽然温度够,但王莲的生长还是不太好。叶子没有长得很大,而且有的叶子边缘还出现了发黄的现象。后来经过仔细研究才知道是水位控制不当。
其实啊,王莲的水位调控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像江南这样一个月左右的气候变化情况。一般来说,王莲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位要求不一样。在幼苗期,水位大概在30 - 50厘米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如果水位太深,幼苗的水生根还没长好,容易被淹死。像华北地区一些有温室的种植园,在春季引进王莲幼苗的时候,因为北方气候比较干燥,他们会把水位保持在40厘米左右,并且每天早晨都会检查水位,确保水位稳定。
在生长旺盛期,水位就要适当提高,大概在80 - 100厘米。这时候王莲生长需要的水分更多,较高的水位能保证它水分充足。我在华北的一个种植中心见过王莲的种植,那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在7 - 15天的时候就会观察水位,如果下降太多,就会及时补充。因为在生长旺盛期王莲蒸腾作用很旺盛,水分散失快。
到了冬季,如果要在江南园林水缸里留存王莲过冬(江南冬季不算太冷,但偶尔也有低温天气),水位就又要调整了。一个月左右的水位调控周期很重要。大概会把水位降低到30 - 40厘米左右,然后在水面上铺一层稻草之类的保护层。这是因为冬季王莲生长缓慢,不需要太多水分,而且降低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温的剧烈变化对王莲的影响。在华南地区,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冬季偶尔的寒潮也需要注意。像广州的一个植物园,在冬季会让王莲的水位保持在60 - 80厘米,通过添加一些增温设备来保持水温和水质。
除了水位调控,王莲的种植还有其他要点。比如说施肥,在生长季节,每隔半个月左右要施一次稀薄的有机肥。我认识一个云南昆明的花农,他说他们那里种植王莲的时候,施肥可讲究。因为云南的气候四季如春,但不同季节的养分需求还是有差别。在春季,他会在施有机肥里多加点氮肥,让王莲的叶片长得更茂盛;到了夏季,就会增加磷钾肥的比例,这样能让王莲的花和果实发育得更好。
在居家种植王莲难度比较大。有住在广东深圳的网友说,他曾经在家中鱼缸里尝试种王莲。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考虑到王莲喜光的特性,把鱼缸放在光线较暗的角落,结果王莲的叶子长得又小又薄。后来把鱼缸移到了阳台,但又是阳光太强烈,又没做遮荫措施,叶子被晒得边缘有点卷曲。后来他经过不断调整,在夏季高温时给王莲做了遮荫网,每天保证8 - 10小时光照,王莲才慢慢长得好起来。
咱们再看看王莲和其他水生植物对比。和王莲很像的荷花,荷花适应性也很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荷花比较耐寒,在华北地区很多池塘到冬天都能自然越冬,只要池塘里有一定的淤泥层做保护就行。荷花的生长水位也比较灵活,和它的水生特性有关,它可以在浅水区到深水区都生长。比如在山东的一些农村池塘,浅水区荷花苗长得很茂盛,深水区也一样开花结果。
菱角和水葫芦是比较冷门的水生植物。菱角适合在浅水的水塘或者湖泊种植,在华北一些湖泊边缘就有菱角种植。菱角的生长周期短一些,从播种到收获可能3 - 4个月就行。和水葫芦相比,菱角植株相对不那么张扬。水葫芦生长速度快,在南方的一些水域容易疯长成“水葫芦海”造成灾害。但在适宜的环境里,它繁殖快,根系也有一定的净化水质作用。
还有芡实,在华北到华南都有分布。芡实的果实比较有特色,是可食用的。它的叶子比较大,但和王莲比起来还是要小很多。芡实的生长环境要求和王莲有些相似,都喜欢水生的环境,对水质、温度和光照都有要求。比如在湖北的一些湿地种植芡实,和种植王莲相比,芡实需要更肥沃的土壤,并且在夏季高温时需要更频繁的施肥来保证果实的发育。
再回到王莲的夏季降温增湿效应。在炎热的夏季,王莲的巨大叶片像一把把绿色的雨伞覆盖在水面上。当微风吹过,叶片周围的空气温度会降低,湿度会增加。在广东珠海的一个水上花园,工作人员发现种植了王莲之后,花园里靠近水池的游客区温度比其他地方凉爽了好几度。这就是王莲降温增湿的效果。而且这种效应还能改善整个园林或者种植区域的小气候。
王莲在不同季节的养护也有差别。春季,在华北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到适合王莲生长的温度,这时候要开始检查王莲的根系和叶片,对老化的叶片进行修剪,促进新叶的生长。同时,随着温度升高,逐渐调整水位到适合春季的高度,大概是50 - 60厘米。在夏季,就像刚才说的,水位、温度、光照、施肥等各个方面的养护都要更加精细。秋季,气温开始下降,在江南地区,要开始准备给王莲防寒,比如在水缸里添加一些保暖的材料。冬季的养护我们前面也提到了,不同地区要根据当地的温度情况调整水位。
王莲的种植还和当地的水质有很大关系。比如在水清的时候,王莲的叶子会更加翠绿有光泽。在湖南的一个小型池塘里,因为周围有一些工厂排放污水,水质变得浑浊,王莲的生长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叶子变得黯淡无光,生长速度也变慢。后来经过治理水质,王莲才慢慢恢复正常。
王莲种植中病虫害防治也不能忽视。在南方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滋生一些真菌类病虫害。像海南的一个种植园,发现王莲的叶片上有时会有一些霉菌斑。他们通过喷施一些低毒的杀菌剂,并且及时清理有病虫害的叶片,成功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在一个海拔较高且气候多变的山区,想要尝试种植王莲,又该如何去根据当地特殊的环境条件调整种植和养护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