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玉清湖畔,2025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在济南市槐荫区鸣枪开跑。这场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3000名跑者齐聚黄河之畔,用脚步丈量“最美赛道”,用汗水诠释运动激情,共同书写了一场生态、人文与体育交融的盛事篇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跨越地域的竞技与热爱
上午7时30分,2025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作为中国田协C类认证赛事,本届“槐马”设半程马拉松与欢乐跑两个组别,吸引了从北京、江苏、广东等地的跑者。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山东大学的学生李勇杰以1小时08分23秒的成绩拿下男子组冠军。王喆、董烁分别以1小时8分57秒、1小时9分25秒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李勇杰在赛后表示:“槐马赛道兼具挑战性与观赏性,沿途补给站和志愿者的专业支持让我能够全力冲刺。”
女子组由来自潍坊的王文田以1小时23分27秒摘得桂冠。张双、王慧分别以1小时27分09秒、1小时27分34秒、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王文田在夺冠后感慨,“赛道沿途的静谧与壮美让我完全沉浸在奔跑中。”
从专业跑者到欢乐家庭,从志愿者到市民观众,槐荫马拉松以多元参与诠释了“全民运动”的深层内涵。赛道沿途,500余名医学生志愿者与三家定点医院构筑“移动生命线”,急救绿色通道与AED设备全程待命;槐荫黄河河务局志愿者清晨5点便驻守赛道,清理飞絮、拆除减速带,以细致服务保障赛事安全;赛事接驳车“赛前直达+赛后无忧”的贴心设计,让外地跑者感受到槐荫的温暖;赛道终点的市集汇聚槐荫特产与非遗手作,产品等借赛事“出圈”,带动乡村振兴。

在奔跑中邂逅诗意四季
本届“槐马”赛道以“生态七景”为核心,从槐荫黄河河务局段店管理段起点出发,途经睦里清源湿地、五十里樱花大道、玉清湖畔、赛石玫瑰园等自然与人文地标,终点分别设于赛石玫瑰园(欢乐跑)与海那城(半程马拉松)。赛道设计匠心独运,将黄河的雄浑、湿地的静谧与城市文脉无缝串联,被跑者誉为“行走的槐荫风物志”。
尽管赛事在春季举办,但赛道设计巧妙融入四季意象。赛道起点设于睦里清源湿地,这里是小清河源头,被誉为“槐荫八景”之一。清晨的薄雾中,跑者在此开启了一场“绿野仙踪”般的诗意奔跑。
四月正值紫叶李花盛放期,沿黄河大堤前行,樱花大道如粉色云海翻涌,花瓣随风飘落,跑者在花影摇曳中穿行,宛如置身诗画;赛道旁,赛石玫瑰园内花香与跑者的呼吸交织,浪漫气息扑面而来。玉清湖水库的“天空之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依依杨柳枝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态画卷;美里湖湿地公园内,三千亩荷塘虽未至盛夏,但新荷初露,绿意盎然,白鹭与水鸭的灵动身姿为赛道增添生机。而深秋的千亩银杏林则以金色叶脉浮雕形式“现身”完赛奖牌,成为跑者珍藏的四季记忆。
半马IP激活全域辐射效应
槐荫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成为槐荫区展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抱负的窗口。
赛事LOGO以“HY”字母勾勒黄河奔涌与跑者跃动的双重意象;运动服以“三山两湖五条河”为纹理,蓝、紫、绿三色渐变象征生态底色与运动激情的共生;完赛奖牌成为“微型文化博物馆”:正面浮雕黄河九曲与银杏叶脉,背面为二十四节气轮盘,将时间流转与空间之美凝于方寸。
本届“槐马”还为跑友们送出超级福利,跑友们可免费畅游天蒙山、灵岩寺等八大景区,实现“参赛+文旅”深度体验。这一举措不仅提升赛事吸引力,更带动了槐荫区“全域旅游”与“赛事经济”的双向奔赴。
2025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在欢呼与喝彩中落下帷幕,但赛道上的每一步风景、每一张笑脸、每一滴汗水,都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记忆。这里,有黄河奔涌的豪迈,有樱花如雪的温柔,更有三千跑者用脚步丈量的热爱。未来,槐荫将继续以马拉松为纽带,让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在奔跑中生生不息,邀世界共赴下一场山海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