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间,体育记者贺晓龙发文,表示虽然乒乓球在巴黎奥运会包揽五金,但是国乒在吃老本。
接下来画风一转,贺晓龙回到了他最熟悉的领域,女乒三朵金花的大比拼。
他说,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孙颖莎非常有实力,但是被王者的营销剧本忽悠瘸了,她真的相信了自己的遥遥领先。
所以最后孙颖莎在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中吃到了苦头。她从来没有拿到过女单冠军,但是她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到了王者的位置上,这三年处在了扭曲的环境中,所以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
孙颖莎在俯瞰陈梦。而陈梦作为上届奥运会女单冠军,原本她应该是守擂者,但是她却成了那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从低位挑战孙颖莎,一身轻松地上阵,反而成功卫冕了女单金牌。
而在贺晓龙的眼里,王曼昱则在巴黎奥运周期是被打压瘸了。
王曼昱在2021年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全运会单打冠军之后,教练员肖战却被搬走,从而元气大伤。
与被捧杀的孙颖莎不一样,王曼昱是被棒杀了。
贺晓龙不喜欢陈梦,人尽皆知。
于是,他在分析完孙颖莎、王曼昱以后,贺晓龙表示陈梦之所以能够取得奥运女单冠军,那就是因为陈梦处在一个相对纯粹、比较简单的运动员状态。
当然,现在显而易见地,陈梦已经从洛杉矶奥运周期中出局了。贺晓龙表示,孙颖莎、王曼昱谁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就要看谁能回归到纯粹的运动员状态。
并且贺晓龙忠告孙颖莎,要从王者的营销剧本出来,不要恋恋不舍。
贺晓龙希望她不要执迷于国乒大姐大的人设里难以自拔,比赛时动不动对裁判指手画脚,来显示自己比别人特殊,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瘸。
就真的,喜不喜欢,从文字里,就能一窥究竟。文字的情感因素真的是很浓重的。
是“饭圈”杀死了“饭圈”。
当贺晓龙点评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时,他的饭圈味儿,真的比谁都浓烈。
首先,其实孙颖莎是现役唯一世乒赛金满贯,她集齐了女单、女双、混双、团体冠军,并且她也是目前全球乒坛唯一的零零后世乒赛单打冠军。这一点不分男女。
她是真挺厉害的。
其次,贺晓龙对于孙颖莎的恶意冲破屏幕了,但是如果你冷静看过对战记录的话,你就会知道孙颖莎已经实现对于王曼昱的国际赛六连胜。
加上乒超,那就是七次连续性的胜利。
中国队不是只有孙颖莎、王曼昱两个人的。
其他人也不是故事里的炮灰。
贺晓龙在对标陈梦,希望王曼昱、孙颖莎能够达到纯粹的运动员状态,成为最终的赢家,那也就是洛杉矶奥运女单冠军。
事实上,陈梦原本就不是和王曼昱、孙颖莎同一个培养周期的。她属于上一代主力。
在伊藤美诚横空出世,打掉一代主力时,她顶住了外协的冲击, 开始从“公开赛女王”的困扰中突破,出成绩。
27岁的陈梦,当时拿到东京奥运会单打名额是:她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东京奥运前一年拿了几乎所有的比赛冠军(包括世界杯女单冠军)、奥运模拟赛中拿到了冠军、对主要外协胜率100%。
21岁的孙颖莎,当时拿到东京奥运会单打名额是因为:她对主要外协保持非常闪耀的战绩,其中三次都是在世界大赛中获胜;奥运模拟赛中拿到了亚军,只输了陈梦。
虽然当时的孙颖莎三大赛挂零,世界排名第三,但是凭着稳压伊藤美诚的表现力,还是在“优中选优”的选拔模式中跳脱出来。
因为真的能对国乒造成威胁,在夹击之下,抢走金牌的外协,其实每个周期一共就这么几个人。
乒乓球也不是全世界都在狂热玩的运动。
为什么突然提东京奥运周期呢?
因为洛杉矶奥运会时,孙颖莎28岁,王曼昱29岁。
这个年龄段的老将们,已经不是在单纯的和身外之物做斗争了,例如贺晓龙爱提的饭圈、营销、谁被力捧这些。
陈梦30岁能够蝉联奥运女单冠军,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距离她上一次得女单冠军,其实是3年,比一般周期少一年。
伤病、来势汹汹的外协小将们,都会造成整个格局的改变。
走到洛杉矶的路真的很长,也没有必要只盯着某一个人做幻想对手。
没有哪个国乒小将,心中的目标会是:我就要做奥运第三人!
我要给一姐孙颖莎/王曼昱做永恒的护法;
也没有哪个外协,心里的愿景是,向着洛杉矶奥运会铜牌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