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某区四年级数学试卷由于其题型难度冲上热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
难度与题型设计:
该试卷原计划考试时间90分钟,共36道题,平均每道题需用时两分半钟,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试卷中包含了大量需要深刻理解和分析的题目,如关于“四万万”的理解、成语和古文与数学问题的结合等,增加了阅读量和理解难度。
部分题目还涉及跨学科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社会反响:
家长普遍反映试卷难度过大,担心孩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甚至影响正常发挥。
教育专家和中学数学老师也对试卷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试卷过于生活化、情境化,增加了学生的运算负担;有的则认为试卷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命题方向和重点的转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试卷的延时处理:
针对试卷难度过大的问题,部分学校临时通知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以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
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试卷试题是由教育科学研究院出的,难度增加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命题方向和重点发生转变的结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6a7d8f053d4fdf85ebf1c13b1d26b0.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556c4dbba946b55d4f4d5f0144504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0b614d3797c664c66dd7bcac0921d0.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227d1f578add775d3f466cf9413dde.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20bced61fcb35200a49c2923dbafb3.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62e09964025174c2b3ea47084e383a.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f1dff4d3c8be86da3acd92ad906bcd.jpg)
教育局的回应是:是为了顺应课改的方向,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
但是学生家长们想说:数学是严谨的,简洁的。 高斯的老师给高斯的题目,用尺规作图画正17变形,并不妨碍高斯成为著名科学家。 人家学数学,是研究新方法新理论。 深圳南山的数学,是在研究题目意思。 必须严肃查处这股歪风。试卷谁出的?谁审查通过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7e5f23eb863c112f00aab3fa3863ac.jpg)
家里有小孩的家长谈教改后的孩子,思路不直接,开始缠绕,看问题找不到核心。
这个真的是:因为家里真有孩子,看过真正的教材。这就是现在的教育,完全走向了过度筛选,而忽略了「教」和「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d855399480597fcce2fc4c77f2abb8.jpg)
还有不知名网友表示:这套题出的很好。
对此我不能赞同:学以致用前提在学吧,还没学,数学思维、兴趣还没学好培养好,就来用了,过犹不及。
最后,我想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命题方向和重点的转变旨在让学生逐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进行思考,这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重视。
然而,试卷难度的增加也应适度,避免过度生活化、情境化而增加学生的运算负担,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和身心健康。教育改革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模式。
出来工作,4年级的知识都用不上,大学毕业,一半人都找不到工作,咋的了?
毁人不倦,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