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距离特朗普正式上任,没剩下多少天了。而外界普遍的共识是,当特朗普重返白宫的那一刻,便是中美贸易战再度打开的时候。那么很多人都很关心,面对可能到来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正所谓,大话可以随便吹,但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可以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 2024年外贸报告。
简单提取几点:
其一、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 9921亿美元,比上一年高出20.5%。
其二、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下降了0.1%,从欧盟进口商品下降了4.4%。
这就说明,在去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并取得了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所以,我个人,很愿意把中美贸易战开打前的格局,概括为四个字:优势在我。
但也正因为,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进口总增长和出口总增长,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当下,有人开始瑟瑟发抖,有人提前寻活路。最害怕的是谁呢?欧盟。
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有不少欧洲人,又开始高喊起了,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理由是,中国不成比例地进出口增长,证明了中国的内需已经疲软,因而,面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中国会更加积极地在国外推广其商品,从而给欧洲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对于欧洲人神奇的脑回路,我们都已经懒得解释了,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反正,最终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就是这帮人。不过,美国的传统盟友中,还是有聪明人的。他们赶在了特朗普上台之前,就提前找到了中国,寻求一条活路。谁呢?日本和英国。
相信,这段时间的新闻,大家也都看了。中日关系转暖我们在节目里说了很多次、中英交流最近也是一下子走上了快车道。而且,两国的代表,对中国态度之好,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用俄媒的说法是,能够挽救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得到来自中国的紧急援手。
我知道,大家肯定对日英两国看到危机,就跑来中国“要饭”的行为,嗤之以鼻。这很正常,但我想说的是,一巴掌拍不响,对于我们而言,当下日英两国,想从中国这里找活路,并非是件坏事。相反,他们的行为,非常符合我国当下的战略布局。
要知道,近几年来,我们官方始终在强调,要要增强多元化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这不就是,在防止我们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而将来可能受到美国金融霸权的掣肘么?
更何况,我们加强与这两个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也并不代表,对他们没有进行一些防范。说穿了,还是那句话,全球博弈已经回到靠实力说话的层面。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国家的小伎俩,都已经上不得台面。而如今的中国,正好拥有这样的实力。
打贸易战不是美国一家给你打,知道吗?这会是全球性的打你谁能吃亏谁能占便宜,自己心里不没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