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后发布的诸多政令,与经济紧密相关。鉴于其力推关税政策,特朗普政府未来政策重心已显,美国商务部长的角色因此愈发关键。
中美贸易属美国商务部长职责范围,新任部长已获确认。据2月19日央视新闻,美国参议院51票赞成、45票反对,确认霍华德·卢特尼克为商务部长。
卢特尼克是犹太裔金融家,为特朗普竞选捐款,任特朗普新政府过渡团队联合主席,助其审查内阁提名。这表明卢特尼克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
卢特尼克在参议院听证会上主张,美国应对中国征收最高关税以恢复公平贸易,显示其偏激对华立场。他还建议特朗普对多国全面征税,旨在通过关税实现互惠、公平与尊重。
据此推测,中美贸易或将面临新一轮激烈冲突。卢特尼克履新不足一日,中国即致函,信中意图明确。
2月19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致信卢特尼克,祝贺其当选,望美方营造公平合作环境,并就美对华加征关税表达中方强烈不满,望尽快对话磋商解决。
中国总体上不愿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产生大摩擦,因中国崇尚和平,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而美国追求单方面利益,双方做法相悖。美现行政策或将致双输,难以获利。
特朗普对此应颇为熟悉,因“中美贸易战”正是在其主导下发生,然而当时美国并未从中获利。
实际上,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对持续不断。有人主张,中美需重建信任,并扩大接触,以解决当前问题。
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是保护主义变体,近似闭关锁国。制造业回流能否达其期望存疑,因美国重振制造业所需条件缺陷多,人力成本、基础建设等均不达标。
短期内,美国难以提出解决上述问题之策,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终成空谈。金融家卢特尼克深知,若对华关税持续上涨,将致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激增。
在制造业,中国制造的地位已稳固至美国难以动摇。卢特尼克需结合美国实情,思考对华交涉策略,并深入理解中方信号,避免固执己见,损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