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我国南极中山基地,经过了长达16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正式进入了业务运行阶段。
这也说明了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的建设正式完成,由此,该站也成为我国建设的第9个纳入到业务运行的大气本底站。
我国在南极建立一系列本底站已经有着将近30年的历史了,这些本底站将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而如今这个新的南极本底站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我国有着多个大气本底站,其中有8个是在我国境内建设的,比如说位于北京的后沙峪大气本底站就建于中国1966年,距离现在有57年的历史了。
然而除了我国境内的大气本底站,我国还有一个境外的大气本底站,那就是新近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运行的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
南极地区是世界各大分部中重要的气候变化观察区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却并没有在这里建立过大气本底站。
南极地区的广阔无垠冰原不仅是很多动物受生存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地球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
南极陆地面积辽阔,南极洲有着占有地球陆地面积9%的总面积,因此,南极地区不容小觑。
如此辽阔的土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研究大气问题,有助于我们发现和解决更多有利于改善全球环境的问题。
因此,在2007年的时候,经过了数次探讨与考虑,我国在此决定建立一个全新的大气本底站。
这个新建的大气本底站是在南极中山站东南方向280公里位置,由此位置上空更为独特的空气组成等科学考察和研究有着自然优越因素。
为了能够更好得进行观测,我们还在此处建立了一个庇护所。
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在当地也面临着不少艰苦的条件。
我们要获取空气样本,随后被送往庇护所进行观测、分析,并且自动生成报告,此过程就知识非常漫长的。
当地极昼极夜现象是对其最大的影响,在夏季的时候,太阳会持续照射整整三个月之久,而冬季则没有太阳的身影。
我们好不容易等来的结果不仅少,还有一定的不完整性,这让工作人员也心力交瘁。
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并没有放弃,经过不断地总结与改进,终于在16年后换来了另一个好消息,我们今天迎来了这个全新的系统商业化运行。
南极大气观测体系。如今已进入业务运行的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由我国气象局主办,经过了16年的探索与建设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南极大气观测体系。
这套观测体系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臭氧的观测,通过这一项我们可以知道臭氧浓度、垂直分布、临界层厚度等信息。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气溶胶的观测,通过这一项可以知道光学厚度、粒径等信息。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温度的观测,可以了解温度剖面等信息。
第四个方面是关于风速和风向的观测,可以了解风矢量等信息。
第五个方面是关于总辐射的观测,可以获得对流层辐射值得总量信息。
第六个方面是关于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的观测,可以获知按配比浓度等信息。
第七个方面是关于甲烷等二次污染物的观测,可以获知体积浓度等信息。
其中还有一些观测项目在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
2026年,我们希望可以实现自动化采样和定期发射,这将使观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科研成果共享。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的数据对研究南极大气成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数据仅此于中国,并且已经转化为《中国南极大气成分报告》、《中国南极气候变化报告》等报告,并且已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相关报告中。
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数据不仅推动了我国南极科学研究,还促进了国际南极科学合作,为极地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目前有9个大气本底站,并计划增设10个新的站点,这些新站点将位于红海沿岸、喀斯特高原和蒙古高原等不同区域,以帮助更好地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中的人类活动影响。
南极大陆作为全球唯一一块未被工业化控制的大区域,其本底环境为全球变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提供了独特的研究窗口。
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和中国大陆建设了一系列大气监测台站,形成了东、西两个监测子网络,并搭建了气溶胶行动模式与气体观测模式可耦合模式,以更好地模拟和理解区域与全球水平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持续监测极地区域及周边地区本底状态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研究湖泊沉积物及冰芯记录时发现,过去6000年间,当CO2浓度超过280ppm时,西北喜马拉雅冰川均出现集体退缩现象,这是全球变暖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