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和谈当真要来?欧洲顿感不妙,马克龙紧急召集会议,美国行动实在太快

兆视观察 2025-02-22 16:23:12

据环球网、财联社2月17日接连披露,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团队即将赴沙特开启俄乌和谈筹备工作,欧洲多国未被纳入谈判框架。消息引发国际外交界剧烈震荡。

华盛顿的闪电式布局让布鲁塞尔措手不及。特朗普政府特使基思·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抛出重磅炸弹——欧洲国家将无缘参与谈判桌。这位前国家安全顾问用2015年新明斯克协议失败案例作注脚,直言"谈判桌上人太多导致协议无法执行"。德国《明镜周刊》追踪发现,美国国务院已向欧洲盟友发放六项核心问题的秘密问卷,涉及驻军规模、装备供给等敏感议题,相当于提前划定欧洲在战后安排的从属角色。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

巴黎爱丽舍宫在消息曝光后立即拉响警报。马克龙总统办公室连夜向柏林、华沙等十国首都发出紧急会议邀请,试图在24小时内形成欧洲统一阵线。受邀名单透露出微妙的政治考量:既包含北约秘书长吕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建制派代表,又囊括英国首相斯塔默这类跨大西洋纽带人物。波兰总理图斯克在社交媒体疾呼"欧洲必须立即拿出自主方案",暴露出东欧国家对美国单边行动的深度焦虑。

克里姆林宫的反应耐人寻味。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虽表态"随时欢迎特朗普来访",但俄外交部声明强调谈判需解决"美国单方面制裁障碍"。卫星图像显示,俄军正在别尔哥罗德集结T-90M主战坦克集群,这种军事部署与外交表态形成的"双轨策略",为谈判增添了复杂变数。

基辅当局陷入两难困境。泽连斯基公开拒绝沙特会谈邀请,称"谈判形式已过时",其顾问波多利亚克警告俄方可能借谈判窗口重组军力。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试图以稀土矿产协议换取美国支持,但总统府消息人士透露,美方提出的矿产开发方案涉及乌克兰30%稀土矿区控制权,这种交易触碰了基辅的敏感神经。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欧洲防务自主议题意外成为风暴眼。法国外长巴罗力推"欧洲军"构想,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却强调"主权不容让渡",暴露出欧盟内部根本性分歧。波兰智库"东方研究中心"最新民调显示,72%的欧盟民众支持建立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但各国防务预算平均仅占GDP的1.6%,距离北约要求的2%标准仍有差距。

沙特的外交突进引发地缘政治连锁反应。这个传统亲美国家近年在中东斡旋多起危机,此次作为东道主获得俄美双方认可。利雅得智库"海湾研究中心"披露,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亲自参与谈判地点选址,其特使团队已与莫斯科进行三轮秘密磋商。分析人士指出,沙特试图通过调停俄乌冲突提升国际地位,同时为2030愿景吸引更多国际投资。

北约东翼国家集体陷入战略焦虑。芬兰总统斯图布在紧急会议上警告"任何涉及欧洲安全的协议都需北约背书",立陶宛防长阿努绍斯卡斯宣布将驻乌军事顾问团规模扩大至300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主张"优先考虑人道主义停火",反映出南欧与东欧国家立场的温差。

华盛顿的谈判路线图暗藏玄机。特朗普私人律师朱利安尼被曝参与制定"分阶段解决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俄军撤回2月24日前控制线、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等条款。但美国战争研究所(ISW)最新报告指出,俄军在顿涅茨克仍控制着57%的争议领土,战场态势尚未形成明确谈判临界点。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资料图)

全球能源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在消息公布后暴跌7%,创下2024年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飙升2.3%,反映出市场对和谈前景的审慎乐观。欧盟能源专员西姆森紧急召集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可能恢复的俄气供应对绿色转型计划的冲击。

这场外交地震暴露出跨大西洋联盟的深层裂痕。美国传统基金会专家卡拉法尼斯指出,华盛顿正在改写冷战后的欧洲安全架构规则,而欧洲的应激反应暴露了其战略自主能力的结构性缺陷。当白宫将谈判进程压缩至"三方密室会议"模式,布鲁塞尔能否在48小时内形成有效反制方案,将成为检验欧洲地缘政治成熟度的试金石。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