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老师的心情到了五六月份会变差?看完你就明白了

爱思德学术 2024-06-04 15:30:27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了大家看毕业生们为毕业论文头疼日子,也是网友们欣赏各位导师发布各式“金句”的最佳时节。电子屎壳郎们靠着同类的“发粪图强”自我激励,以求能顺利通过查重。

当然不管如何努力,能力的上限在这里,套了金色垃圾袋的垃圾它还是垃圾。

当然,离谱的错误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这个原文pdf:

202死年5月

塞尔达传送、荒野大piao客

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出手了。在导师审阅之前,邮箱就已经先替他们初筛了一波。有学生表示发邮件给老师后,系统直接判定为“疑似垃圾邮件”。看来这导师的邮箱里全是高质量文章,要想混入其中,根本“不可能”。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如此的深不见底了,但人工智能绝非万能的,比如还是有这种将0.007变成了0.詹姆斯·邦德的人工智障:

不过毕业论文不仅是废学生,它还是废导师的存在。有的导师已经被学生的奇葩论文伤害到直接躺平,只愿看一眼漂亮的终稿(学生的“遗书”)。

有的导师则纯属“自虐”,每一稿都强忍痛苦看完,并给出一堆看了就让人心生悲悯的修改建议。

当然,并非每个导师都能有这种好脾气,在毕业了论文的评语中糟了骂的人才是主流。也因此,每年都会有经典语录诞生:比如“你的脑袋就像云南菌子锅了,又乱,又可能有毒”

“本科是自己考上的吗”

“这就像是外国人刚开始学习汉语的表述”

没二十年脑血栓都想不出来这种对策!

写得真是一坨

,赶紧来找我一趟!

世界上最冷漠的七个字,莫过于:不要发垃圾给我。

令人窒息的???

甚至发出了“你研究的到底是什么?”的灵魂拷问。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一篇错乱的格式,都能为导师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有个朋友,抄论文直接抄到导师头上,现在他的坟头草已经两米高了。

一开始导师要求,要用学术语言,要体现专业性 。

但在经历一次次暴击之后,导师也降低了要求——人话就行:

所以看着我的眼睛,摸着你的良心告诉我: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