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卖豆腐,奇遇赠仙缘
在那江南水乡,有个名叫柳河的小镇,镇上有个出了名的老汉,姓王,人称王老汉。
王老汉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卖豆腐。
他那豆腐,又白又嫩,跟婴儿的脸蛋似的,轻轻一碰仿佛都能出水。
每天天不亮,王老汉就蹬着那辆老旧的三轮车,车上载着热气腾腾的豆腐,穿街过巷,吆喝声清脆响亮:“豆腐嘞,热乎乎的豆腐嘞!”
王老汉这人,心眼儿好,性格直爽,镇上的人没有不夸他的。
谁要是家里揭不开锅了,或是孩子馋了,王老汉总是笑眯眯地切上一块豆腐,往人家手里一塞:“拿去吃,不值啥钱!”因此,王老汉的豆腐摊前,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天清晨,雾气蒙蒙,王老汉像往常一样,蹬着三轮车出了门。
刚走到镇口的老槐树下,就见一个身穿道袍、头发花白的老道士,坐在树下一块大石上,闭目养神,面前摆着个破旧的碗,里面空空如也。
王老汉心里一软,心想这老道士怕是饿了,便停下脚步,从车上拿了只碗,舀了满满一碗刚磨好的热豆浆,递给老道士:“道长,喝碗豆浆暖暖身子吧。”
老道士睁开眼,见是王老汉,微微一笑,双手接过碗,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然后抹抹嘴,长叹一声:“好豆浆,好人心呐!”
王老汉嘿嘿一笑,摆摆手:“不值一提,道长要是饿了,我那车上还有豆腐,拿去吃便是。”
老道士摇了摇头:“贫道不饿,只是路过此地,见施主面善,特来讨碗水喝。
不想这豆浆如此美味,倒是贫道有口福了。”说着,老道士从袖中掏出一枚铜钱,递给王老汉,“贫道虽身无长物,但这枚铜钱,却有些来历,权当谢礼。”
王老汉一看,那铜钱绿锈斑斑,古朴异常,但他哪里会在乎这些,连忙摆手拒绝:“道长客气了,一碗豆浆而已,哪能收钱。”说着,硬是把铜钱塞回了老道士手里。
老道士见状,哈哈一笑:“也罢,既然如此,贫道便赠施主一言。”说着,他凑近王老汉耳边,轻声说道:“回去时,记得带桶水。”
王老汉一听,愣住了,心说这老道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转念一想,人家或许是真有深意,便点了点头:“记住了,道长。”
说罢,王老汉继续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豆腐去了。
这一上午,生意格外红火,还没到晌午,豆腐就卖了个精光。

王老汉心里美滋滋的,想着下午早点收摊,回家喝两盅。
正当王老汉收拾家伙什儿时,忽然想起老道士的话,心里犯起了嘀咕:“带桶水?
带桶水干啥?
莫非是那道士看出我家缺水了?”王老汉摇摇头,觉得自己是想多了,但转念一想,反正也不费事,带就带吧。
于是,他找了只破木桶,到河边打了满满一桶水,放在了三轮车上。
太阳偏西,王老汉蹬着三轮车,哼着小曲儿往家赶。
路过镇口老槐树时,那老道士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只空碗静静地躺在石板上。
王老汉笑了笑,心里暗自嘀咕:“这道士,神出鬼没的。”
回到家,王老汉把豆腐车停在院子里,水桶也搁在一旁。
老伴儿见他带回来一桶水,好奇地问:“老头子,咋还带了桶水回来?”
王老汉把早上的事儿一说,老伴儿也笑了:“这道士,怕是逗你玩呢。”说罢,也没当回事,转身去厨房忙活去了。
王老汉洗了把脸,坐在门槛上抽起了旱烟。
正抽得美呢,忽然听见院子里“扑通”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掉进了水桶里。
王老汉一惊,连忙起身查看,只见水桶里水花四溅,一条银光闪闪的大鱼正在里面扑腾呢!
王老汉愣住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这水桶明明放在院子里,四周又无遮无挡,咋就凭空冒出条大鱼来?
再一看,那鱼少说也有两三斤重,鳞片闪闪发亮,像是镀了层银似的。
王老汉挠挠头,心想这一定是老天爷看自己辛苦,赏给自己的。
他小心翼翼地把大鱼捞出来,放在盆里,心里那个美啊,晚饭算是有着落了。
老伴儿听说院子里来了条大鱼,也跑出来看。

一看之下,也是惊喜万分:“,这鱼可真大,今晚咱们就吃清蒸鱼!”
说罢,两口子便开始忙活起来。
王老汉杀鱼,老伴儿洗菜,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阵阵香气。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清蒸鱼,别提多高兴了。
饭后,王老汉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心里还在琢磨早上的事儿。
那老道士,到底是何方神圣?
为啥偏偏告诉自己要带桶水?
难道这鱼,真是他送的?
王老汉越想越觉得神奇,心里对那老道士充满了感激。
第二天,王老汉照例早早起床,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走到镇口老槐树下时,他又特意看了一眼,但老道士早已不见踪影。
王老汉叹了口气,心想这道士可真是神秘莫测。
这一天,王老汉的豆腐又卖了个精光。
收摊回家的路上,他特意又到河边打了桶水,放在三轮车上。
心里想着,说不定那道士还会再给自己送点什么宝贝呢。
然而,这次回到家,水桶里啥也没有,就是满满的一桶水。
王老汉也不失望,心想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他把水桶拎进厨房,倒进水缸里,便去忙活别的事儿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老汉每天依旧卖豆腐、打水,但那条神奇的大鱼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王老汉心里并不遗憾,因为他知道,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不经意间给你一点惊喜,然后又恢复平静。

而那老道士的话,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啊,还是要心存善念,说不定哪天,好运就会降临到你头上呢。
且说这天,王老汉像往常一样,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刚走到半路,就见前面围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王老汉好奇,便凑上前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个老太太,脸色苍白,昏迷不醒。
旁边的人都说这老太太怕是中暑了,但谁也不敢轻易动她。
王老汉一看,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他二话不说,把三轮车往旁边一停,跑过去把老太太扶了起来。
然后,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从三轮车上拿了只碗,跑到附近的井边,舀了碗井水,给老太太灌了下去。
众人一看王老汉这举动,都愣住了。
有人小声嘀咕:“这老汉,莫不是疯了?
这井水能喝吗?”但王老汉哪顾得上这些,他一心只想救醒老太太。
说来也怪,那老太太喝了井水之后,脸色渐渐好转,不一会儿竟然悠悠转醒。
众人一看,都惊讶得合不拢嘴,纷纷称赞王老汉是活神仙。
老太太醒来后,也是千恩万谢,说王老汉是她的救命恩人。
王老汉摆摆手,笑道:“没啥没啥,举手之劳嘛。”说罢,他便蹬着三轮车,继续卖豆腐去了。
这事儿很快就在镇上传开了,大家都说王老汉心地善良,连老天爷都帮他。
王老汉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从此以后,王老汉卖豆腐的生意更加红火了。
而那老道士的话,也成了他心头的一个谜。
他时常想,那道士到底是谁?

为啥偏偏告诉自己要带桶水?
或许,这一切都是缘分吧。
而王老汉也始终坚信,只要心存善念,好运总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
且说王老汉救人的事儿在柳河镇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说王老汉是活菩萨转世,连老天爷都帮他。
王老汉听了,心里头那个美啊,比吃了蜜还甜。
但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没啥大不了的。
这天,王老汉像往常一样,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刚走到镇口,就见一群人围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王老汉好奇,便凑上前去一看,只见人群中间站着个年轻后生,手里拿着个破旧的罗盘,正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
正想着呢,那后生忽然转过脸来,一眼就看到了王老汉。
他愣了一下,然后快步走过来,对着王老汉深施一礼:“老丈,可曾见过一位身穿道袍的老道士?”
王老汉一听,心里更加确信,这后生肯定跟那老道士有关系。
他便把那天遇到老道士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后生说了。
后生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连声道谢:“老丈,您真是大善人,家师特意吩咐我来寻您。”
王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惊讶啊,敢情这老道士还真有点神通广大。
他便问后生:“你家师到底是啥人?
为啥偏偏要找我?”
后生叹了口气,说道:“不瞒老丈,家师乃是云游四方的道士,他老人家精通相术,能看出人的善恶祸福。
那天他路过此地,见您面带善相,便想试探您一番。
没想到您心地如此善良,连一碗豆浆都不吝啬,家师便决定赠您一场仙缘。”

“仙缘?”王老汉愣住了,心里头那个疑惑啊,这仙缘到底是啥玩意儿?
后生笑了笑,解释道:“那桶水,便是仙缘。
家师在桶里施了法术,只要您心存善念,便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条大鱼,便是您心存善念所得。
至于那天救人的事儿,也是家师看您心地善良,特意派我来助您一臂之力。”
王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敢情自己这阵子走运,都是那老道士帮的忙。
他便问后生:“那你家师现在在哪儿?
我想当面谢谢他。”
后生摇了摇头,说道:“家师云游四方,居无定所,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
不过,他老人家让我转告您,只要您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好运自会常伴您左右。”
王老汉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做善事,不负那老道士的一片苦心。
从此以后,王老汉更加卖力地卖豆腐,而且每次卖豆腐回来,都要带上桶水。
虽然那桶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大鱼,但王老汉相信,只要自己心存善念,好运总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
这天,王老汉像往常一样,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刚走到半路,就见前面围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王老汉好奇,便凑上前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个年轻姑娘,脸色苍白,昏迷不醒。
旁边的人说这姑娘怕是得了急病,但谁也不敢轻易动她。
王老汉一看,心里头那个急啊。
他想起了那后生的话,便毫不犹豫地走过去,把姑娘扶了起来。
然后,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从三轮车上拿了只碗,跑到附近的井边,舀了碗井水,给姑娘灌了下去。

众人一看王老汉这举动,都愣住了。
有人小声嘀咕:“这老汉,莫不是疯了?
这井水能喝吗?”但王老汉哪顾得上这些,他一心只想救醒姑娘。
说来也怪,那姑娘喝了井水之后,脸色渐渐好转,不一会儿竟然悠悠转醒。
众人一看,都惊讶得合不拢嘴,纷纷称赞王老汉是活神仙。
姑娘醒来后,也是千恩万谢,说王老汉是她的救命恩人。
王老汉摆摆手,笑道:“没啥没啥,举手之劳嘛。”说罢,他便蹬着三轮车,继续卖豆腐去了。
这事儿很快就在柳河镇传开了,大家都说王老汉心地善良,连老天爷都帮他。
而且,还有人说,王老汉卖豆腐的摊儿前,时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事儿。
比如说,有时候天气干旱,河里的水都干了,但王老汉的桶里却总是有水;有时候,王老汉的豆腐明明卖光了,但总有人莫名其妙地给他送来一块;还有时候,王老汉的三轮车坏了,但总有人悄无声息地帮他修好。
王老汉听了这些事儿,心里头那个美啊,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心存善念所得。
他便更加卖力地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王老汉已经成了柳河镇上的名人。
大家都说,王老汉是个活菩萨,他的豆腐摊儿就是个福地。
只要去了他的豆腐摊儿,就能沾点福气。
王老汉听了这些话,心里头那个乐啊。
但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没啥大不了的。
他便继续卖他的豆腐,继续做他的善事。
这天,王老汉像往常一样,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刚走到镇口,就见一群人围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王老汉好奇,便凑上前去一看,只见人群中间站着个身穿道袍的老道士,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呢。
王老汉一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敢情这老道士又回来了。
他便快步走过去,对着老道士深施一礼:“道长,您可算回来了!
这些年,我一直想找您呢!”
老道士笑了笑,说道:“老丈,不必客气。
我看您这些年积德行善,心中甚慰。
今日特来告诉您,您的仙缘已满,以后自会福寿双全。”
王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美啊,敢情自己这辈子的好运,都是这老道士给的。
他便连声道谢:“多谢道长!
多谢道长!”
老道士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客气,这都是您自己修来的。
以后,您只需继续积德行善,自有福报。”
说罢,老道士便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王老汉望着老道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能遇到这位老道士,真是三生有幸。
从此以后,王老汉更加卖力地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他的豆腐摊儿,也成了柳河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当人们提起王老汉,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活菩萨。
王老汉听了这些话,心里头总是美滋滋的。

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心存善念所得。
他便继续卖他的豆腐,继续做他的善事,直到生命的尽头。
且说王老汉自打得了老道士那番点拨,心里头那是敞亮多了,干啥都觉着一股子劲儿。
每天天不亮,他就蹬着那辆老旧的三轮车,车上装着热腾腾的豆腐,满镇子转悠。
这日头刚冒尖儿,王老汉就到了镇东头的小河边上。
他习惯性地停下车,从桶里舀了瓢河水,咕嘟咕嘟喝了个痛快。
喝完一抹嘴儿,心里头那个痛快,觉得这水都比往常甜。
正琢磨着,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王老汉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年轻后生,满头大汗,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
后生一见王老汉,像是见了救星,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大爷,求求您救救俺娘!”
王老汉心里咯噔一下,忙扶起后生问:“孩子,别急,慢慢说,咋回事儿?”
后生哭丧着脸说:“俺娘病了,高烧不退,村里的赤脚医生说得赶紧送城里大医院,可俺家穷,哪有那钱呐!
大爷,俺听说您是活菩萨转世,求您行行好,救救俺娘吧!”
王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儿。
他拍了拍后生的肩膀说:“孩子,起来,大爷帮你!”
说完,王老汉也不顾卖豆腐了,拉着后生就奔村里去。
到了后生家,只见一位老妇人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出气多进气少。
王老汉心里那个急啊,但他知道,这时候不能慌。
他让后生赶紧去套牛车,自己则留在屋里,给老妇人喂了点水,又用手在她胸口轻轻揉着。
不一会儿,牛车套好了,王老汉把老妇人抱上牛车,自己也跟着坐了上去。

后生一甩鞭子,牛车就哒哒哒地往城里赶。
一路上,王老汉心里默念着:“老天爷保佑,让这苦命的孩子娘挺过去吧!”说来也怪,原本颠簸的路,今儿个像是铺了棉花,牛车走得稳稳当当。
到了城里医院,医生一看老妇人的情况,立马安排抢救。
王老汉和后生在门外焦急地等着,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过了好一会儿,医生终于出来了,说老妇人脱离了危险,但需要住院观察。
后生一听,眼泪又下来了:“大夫,住院得多少钱啊?
俺家哪儿有那么多钱呐!”
王老汉拍了拍后生的肩膀说:“孩子,别怕,钱的事儿大爷想办法。”
说完,王老汉就跑到外面,把自己卖豆腐的钱全取了出来,又跟医院借了辆板车,把豆腐拉到医院门口卖。
这事儿很快就在医院传开了,大家都说王老汉是个大善人,纷纷来买他的豆腐。
有的多给钱,有的不要豆腐直接给钱,还有的说要帮他募捐。
王老汉心里头那个感动啊,觉得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他一边卖豆腐,一边跟大伙儿说着感谢的话。
不一会儿,豆腐就卖光了,钱也凑够了。
王老汉拿着钱,赶紧回到病房,交给后生去办理住院手续。
老妇人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终于康复出院了。
后生一家对王老汉那是感激涕零,说啥都要请王老汉到家里吃顿饭。
王老汉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
到了后生家,后生娘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席上,后生娘拉着王老汉的手说:“大兄弟,你这可是救了俺一家子啊!

以后你就是俺的恩人,有啥事儿尽管说!”
王老汉笑了笑说:“嫂子,这话就见外了。
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再说,我这也是积德行善,给自己积点福报嘛!”
说完,大伙儿都笑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老汉觉得心里头那个痛快,觉得这辈子活得值。
这事儿很快就在柳河镇传开了,大家都说王老汉是个大善人,连老天爷都帮他。
王老汉听了,心里头那个美啊,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这日头,王老汉又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刚走到镇口,就见一群人围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王老汉好奇,便凑上前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个老头儿,脸色苍白,不省人事。
旁边的人说这老头儿怕是突发疾病,但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王老汉一看,心里头那个急啊。
他想起了那老道士的话,便毫不犹豫地走过去,把老头儿扶了起来。
然后,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从三轮车上拿了只碗,跑到附近的井边,舀了碗井水,给老头儿灌了下去。
众人一看王老汉这举动,都愣住了。
有人小声嘀咕:“这老汉,莫不是疯了?
这井水能喝吗?”但王老汉哪顾得上这些,他一心只想救醒老头儿。
说来也怪,那老头儿喝了井水之后,脸色渐渐好转,不一会儿竟然悠悠转醒。
众人一看,都惊讶得合不拢嘴,纷纷称赞王老汉是活神仙。

老头儿醒来后,也是千恩万谢,说王老汉是他的救命恩人。
王老汉摆摆手说:“没啥没啥,举手之劳嘛。”说完,他便蹬着三轮车,继续卖豆腐去了。
这事儿很快就在柳河镇传开了,大家都说王老汉心地善良,连老天爷都帮他。
而且,还有人说,王老汉卖豆腐的摊儿前,时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事儿。
比如说,有时候天气干旱,河里的水都干了,但王老汉的桶里却总是有水;有时候,王老汉的豆腐明明卖光了,但总有人莫名其妙地给他送来一块;还有时候,王老汉的三轮车坏了,但总有人悄无声息地帮他修好。
王老汉听了这些事儿,心里头那个美啊,觉得这都是自己积德行善所得的福报。
他便更加卖力地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王老汉已经成了柳河镇上的名人。
大家都说,王老汉是个活菩萨,他的豆腐摊儿就是个福地。
只要去了他的豆腐摊儿,就能沾点福气。
王老汉听了这些话,心里头总是美滋滋的。
但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没啥大不了的。
他便继续卖他的豆腐,继续做他的善事。
这日头,王老汉又像往常一样,蹬着三轮车去卖豆腐。
刚走到半道儿,就见前面围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王老汉好奇,便凑上前去一看,只见人群中间站着个身穿道袍的老道士,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呢。
王老汉一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这不是当年给他仙缘的老道士嘛!
他快步走过去,对着老道士深施一礼:“道长,您咋回来了?
这些年,我一直想找您呢!”

老道士笑了笑说:“老丈,贫道云游四海,今日路过此地,特来看看你。
见你积德行善,心中甚慰。
今日特来告诉你,你的福报已满,往后余生,自会平安喜乐。”
王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美啊,觉得这辈子活得值了。
他连忙道谢:“多谢道长!
多谢道长!”
老道士摆了摆手说:“不必客气,这都是你自己修来的。
往后,你只需继续积德行善,自有福报。”
说罢,老道士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王老汉望着老道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能遇到这位老道士,真是三生有幸。
从此以后,王老汉更加卖力地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他的豆腐摊儿,也成了柳河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当人们提起王老汉,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活菩萨。
王老汉听了这些话,心里头总是乐呵呵的。
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心存善念,积德行善所得的福报。
他便继续卖他的豆腐,继续做他的善事,直到生命的尽头。
临终那天,他还念叨着:“这辈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