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国医疗队援非洲,十三名男医生被打,六名女医生命悬一线

方正刚不毅 2025-02-09 13:56:46

时间1991年初,地点非洲索马里,不出世人所料,一场激烈的内战终于爆发,战火波及了整个国家,尤其是首都摩加迪沙更是子弹横飞,大有人畜不留的架势。

对于彼时的国人来说,索马里这个小国堪称是名不见经传,闻听他们爆发了内战,许多人更是觉得事不关己,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当时,索马里国内其实还滞留着不少中国同胞,包括企业、医疗队、普通公民在内,差不多有二百多人身陷险境,尤其是医疗队,不知为何,他们居然遭到了叛军的围攻,单是抢劫还不够,对方还对我方的医护人员动起了手。

一番对峙后,十三名男医生惨遭控制,余下还有六名女医生躲在楼上岌岌可危,眼看着就要性命不保,所幸就在此时,一个男人的出现扭转了局势,并顺利将全部的中国公民救了出去!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彼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谁做到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呢?

索马里内战

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早有预兆,完全是因为,早在1990年中旬,索马里的局势就已经愈发不可控制,政府军与反抗军的摩擦愈演愈烈,全国上下更是一片混乱,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若非是奇迹出现,一场内战在所难免,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天居然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1990年12月30日当天,伴随着首都摩加迪沙燃起战火,战争亦是自此正式拉开了序幕,不仅如此,战况更是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双方丝毫不顾及同胞情谊,也不考虑城内百姓的死活,直接就动用了包括火箭弹、坦克在内的重型武器,仅仅是一个照面,便击毁了无数房屋,波及到了无数无辜的百姓,而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中国公民。

由于中国官方的及时提醒,早在数周之前,我方的医疗队成员、企业代表、工人、外交人员便提前去到了索马里政府部门避难,可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这里竟恰恰是叛军重点围攻的目标,在缺乏认知、文化的情况下,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叛军皆是“一视同仁”,机枪扫射、手雷伺候,很快就危及到了我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幸亏索马里的政府军还算够意思,在战斗之初给到了我方应有的安全保障,这才让不少人躲过了开始的狂轰滥炸,不过很显然,凡事有利也有弊,政府军越是拼命保护,叛军自然就越是不肯放弃,这不,仅在次日上午,一伙武装人员就强行闯入了我国的经参处大院之中,并不由分说的开枪射击,险些导致数名工作人员遇难。

这还不算,到了战争开始后的第三天,我国在当地的商参处也遭到了洗劫,虽说人员没有伤及性命,但物资补给却惨被劫掠一空,包括饮用水、粮食、汽油、卫星电话、发电机,甚至是手机充电器,一系列可以维持生活的物资尽数丢失。

可以说,如今的局面已经十分危险了,在断水断粮断通讯的情况下,商参处的工作人员最多只能坚持三天,三天之后或渴死、或饿死,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与接下来遇袭的医疗队相比,他们的处境就算是幸运了,原因很简单,在遭遇匪徒袭击时,医疗队的工作人员不单遭到了抢劫,由于多理论了几句,大体意思就是解释了己方是医务人员,受国际法的保护,随即,十三名男医生就受到了叛军的殴打,并在扒光衣物后将他们就地囚禁了起来。

而另一边,医疗队所在房屋的二楼,还有着六名女性医生,她们早早藏了起来,这才幸运的躲过了一劫,但想想也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谁晓得什么时候叛军就会上楼查看,一旦被发现,那她们就不单单是被殴打那么简单了,很有可能连清白都会被玷污。

这可该如何是好呢?没办法,为了自救,趁着夜晚,一名医生赶忙悄悄跑到了商务处求救,这才让驻索马里大使馆得知了医疗队的处境,可知道归知道,该怎么营救仍然是一个难题,别看两地距离不远,只有几条街,但在遍地战火的当下,这几条街却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天堑,贸然派人去救,一个不小心,不单人没救出来,还很有可能再多搭上几条性命,如果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一时间,大使馆众人陷入了沉默,这也难怪,外交官主要是动嘴、动脑,让他们扛着枪林弹雨去救人着实不太现实,不过幸运的是,在这些干部中还有着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就是时任经参处秘书的王粤同志,作为一名三十七岁的退伍军人,常年的锻炼让他保持着健硕的体格,再加上精通外语、谈判能力突出,他显然正是前去营救医疗队的最佳人选。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眼见情况危急,王粤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不单揽下了这九死一生的任务,更是力排众议,决定由他独自一人开车前去营救!

单枪匹马,孤胆英雄,王粤的举动着实令人敬佩,那么问题来了,他又能否创造奇迹,带着十九名医护人员逃出生天呢?

我曾是一名军人!

1990年底至1991年初,索马里内战爆发,首都摩加迪沙战火熊熊,在叛军的猛烈攻势下,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不仅如此,滞留在当地的中国外交人员和普通公民也是一样,尤其是医疗队的十九名医护人员,更是命悬一线,男人被囚禁,女人躲在楼上瑟瑟发抖,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那么谁又能将他们救出生天呢?

话接上文,在危急关头,身为经参处秘书、退伍老兵的王粤同志站了出来,并且力排众议,决定孤身一人前去营救同胞!

闻听此言,相信一定有人觉得王粤这是逞匹夫之勇,想要搞个人英雄主义,但实则不然,他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他的脑海中早已构思出了一套完整的营救计划!

说干就干,在离开大使馆后,王粤并没有直接前去医疗队所在的街区,而是反其道行之,直接开车去到了相反方向的索马里民兵司令部,并见到了对方的指挥人员。

至于王粤此般做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深知无论是自己,还是大使馆的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在叛军的手中救回同胞,如果不想白白送死,寻找索马里政府军的助力显然至关重要。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见到对方的领导,也就是少校赛义德之后,王粤立刻就提出了请求,希望索方能够看在中国往日对索马里援助的份上,借给自己一支武装小队,帮助自己救回被困的医疗队员。

以中国对索马里的帮助而言,这点小忙根本就不算什么,本以为对方会欣然答应,但结果却并非如此,他们虽然愿意帮助中国朋友,却也不想冒险在深夜出动,翌日清晨出兵已经是极限,绝对不可能再早了。

其实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这种安排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又愿意拿自己手下的性命,去帮助他国人员救援自己的同胞呢?但若是站在我方的视角上,王粤也是有着非去不可的理由,要知道,医疗队所处的地点堪称四战之地,二楼的女医生们被发现也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被发现,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他又怎么会愿意耽误每一分每一秒呢?

就这样,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军营内陷入了僵持,见此情形,还是王粤率先开口,他的意思很简单,首先,感谢对方愿意提供帮助,其次,时间不等人,同胞的处境极度危险,实在是等不起一个夜晚了,最后,他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军人不怕死,没人陪他去,那他就自己去!

说罢,王粤便转身离开了军营,可谁知,还没等他走远,赛义德少校便叫住了他,先是表达了对中国军人的敬佩之情,随即又做出了让步,表示就由他本人亲自率领四名亲兵护送王粤前去救人。

就这样,在王粤的坚持和索马里政府军的帮助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开始了,一行人乘坐着吉普车快速朝着目的地进发,一路上,六人十分警惕,子弹早已上膛,就等着消灭来犯之敌了。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或许是出于畏惧政府军的武力,又或许是早已离去,从头到尾竟没有一个叛军前来阻拦,而王粤亦是顺利的抵达了医疗队所在地点,并成功救下了包括六名女医生在内的十九名医护人员。

坐上了车,众人都产生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几名女医生更是掩面痛哭,激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不过很显然,事情还并没有完结,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同胞在等待救援。

一等功臣

靠着一腔孤勇和身为军人的硬气,王粤成功得到了索马里政府军的帮助,并成功救下了十九名被困的医护人员,但是,危险还并未解除,除此之外还有百余名中国公民身处险境,而接下来的救援行动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救下全体中国同胞,并将他们尽数撤回国内,王粤在回到大使馆后,第一时间就与众人思考起了下一步的营救计划,很快,在大家伙的头脑风暴之下,行动的具体流程得到了敲定,那就是由王粤再度带队,先行前往索马里政府机关办理出境手续,随即再乘车去往沿海港口,与海上的中国撤侨船只会和。

怎么样听起来很容易是吧?但很显然,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单单是办理手续这一环节,王粤与另一名同事便是经历了九死一生,冒着枪林弹雨这才终于搞定,此时已经来到了深夜,在简单休整之后,次日清晨,撤侨行动正式开始,总计一百多名中国公民在索马里政府军的帮助下找到了十七辆汽车,最终成功抵达了港口,并坐上了由天津远洋公司派出的万吨巨轮。

其实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王粤已经算是立大功了,他完全可以和大家伙一起乘船回国,并在回国后接受祖国人民的鲜花与掌声,但令人感到动容的是,待得知索马里南部仍然滞留着一百多名中国农业专家后,他终究还是放弃了登船,随即义无反顾的乘车赶去了四百多公里外专家们聚集的费诺力农场。

同样幸运的是,这一次,王粤同样没有遭到任何的阻拦,很顺利的就将百余名专家送到了基斯马尤港的轮船上,如今他也终于可以回家了,可岂料就在此时,电台中居然再度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即,有几名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因遭遇叛军抢劫失去了联络,如今正在首都摩加迪沙郊区等待救援。

闻听此事,不顾众人的反对,好几天没有合眼的王粤竟然再度选择了出发,本来,在索马里警察的帮助下,这趟行程应该不难走才对,但谁知,就在众人抵达城郊之际,对方却无论如何也不敢继续前进了。

没办法,已经走到这里了难道还能放弃吗?王粤没有任何犹豫,只带着一个翻译,直接驾车闯进了城区,见此情形,叛军不清楚他们的身份,瞬间开始了乱枪扫射,所幸王粤车技高超,这才快速冲出了危险区域。

随即,王粤又联系到了之前的那位赛义德少校,借来了五名士兵,在对方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几名被困人员的踪影,见到王粤,几人喜极而泣,不过现在却并不是煽情的时候,快速返回安全地带才是重中之重,事实也的确如此,此后,王粤先是狂飙八百公里,将众人带到了安全区域,然后又趁着战况稍缓,将大家顺利送上了轮船。

自此,我国在索马里滞留的244名公民尽数上船,没有一个人遇难或是掉队,可以说,这一切王粤同志堪称头功,当然了,这也正是在回国后,中国政府授予了他一等功勋章的原因所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