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狂飙,企业却猛“裁”刹车

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 2025-02-19 17:51:11

1月,人形机器人企业优理奇曝出裁员传闻,消息称其在北京已无团队;2月,泰瑞达机器人集团裁掉了全球10%的员工。泰瑞达拥有通用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 A/S)和移动机器人(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ApS),分别是协作机器人臂和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领先开发商。

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员工受到重组的影响。然而,Teradyne Robotics 在其网站上表示,它在全球拥有1400多名员工。10%中包括丹麦总部的6%裁员。

Teradyne Robotics的集团总裁Ujjwal Kuma表示:“总体而言,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超10家机器人企业卷入裁员风暴

2025年一开年,两起机器人企业裁员事件给行业浇下了一桶冷水,而当我们回观2024年,机器人行业的裁员潮同样汹涌暗流。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有超10家机器人企业纷纷卷入这场裁员风暴,涉及的员工数量众多,波及领域甚广。

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媒体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仓储机器人领域,2024年1月,著名仓储机器人公司 Locus Robotics 证实了裁员传闻,对销售和营销组织进行调整并开展小规模的裁员,具体裁员人数未透露。此外,还有多家仓储机器人企业先前也相继传出了裁员的消息,它们面临着资金短缺、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裁员成为了它们求生存、谋发展的无奈之举。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3月,人形机器人公司 Agility Robotics 确认了裁员“少量”员工的消息。公司表示,这一决定是公司商业化努力的一部分。同样的,12月,全球知名的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波士顿动力意外宣布裁员5%,涉及45位员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并非针对特定业务分支,而是“覆盖所有部门”。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波士顿动力一直备受瞩目,其技术实力亦不容小觑。然而,面对“资金消耗过快的问题”,以及来自特斯拉等公司的激烈竞争压力,且难以将媒体关注转化为实际盈利,波士顿动力不得不作出裁员的艰难决定,迫切需要精简运营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清洁机器人领域,扫地机器人企业iRobot同样深陷裁员困境。2024年11月5日,iRobot不得已宣布了一项运营重组计划,预计裁员人数将达到约105人,占总员工16%。此前,iRobot在2023年11月也进行了裁员,减少了约1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究其原因,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成为了iRobot裁员的主要原因,而亚马逊放弃了对iRobot的收购计划则成为了裁员的“导火索”。

在配送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一些专注于室内配送和物流自动化的企业同样未能幸免,它们或因资金链紧张,或因市场需求收缩,纷纷采取了裁员措施以缩减成本。

此外,在部分求职平台也频有机器人裁员消息曝出。例如人形机器人“独角兽”达闼机器人近年也频传裁员传闻。以上裁员事件给整个机器人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和不确定性。

是寒冬已至,还是黎明前的黑暗?

有人认为,此起彼伏的裁员潮是机器人行业步入寒冬的信号,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瓶颈难以突破,一些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或技术迭代而陷入困境,不得不通过裁员来缩减成本、维持运营。机器人行业的寒冬已经到来,企业需要做好应对准备,以度过这个艰难时期。

而另一部分人则持乐观态度,认为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认为,当前的裁员潮是行业洗牌的过程,淘汰掉技术落后、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为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腾出发展空间。从长远发展来看,尽管行业当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机器人技术的潜力和市场需求依然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当前的裁员可能是企业为了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而做出的必要调整,为未来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但无论如何,裁员现象都反映了当前机器人行业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对于从业者来说,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挑战。同时,也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相信机器人行业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和机遇。

0 阅读:127

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

简介: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