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的甩锅悖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历代文人墨客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赞誉有加,该表也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常青树”,至今仍然被列为初中语文必修重点篇目。
其实,鄙人认为《出师表》有些诸葛亮“表扬与自我表扬”,显摆自我忠心的味道。
该表对后主刘禅带有明显的指责,认为“益州疲弊”是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宫中府中二心二意,陟罚臧否不统一的。
表中还指责刘禅不能开张圣听,堵塞忠谏之路。
那么这些都符合历史的真实吗?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亮点恰恰是他权力最弱的先主时代的前半生,那时候,刚出道的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借东风,火烧赤壁……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华章一蹴而就。
这是诸葛亮事业的巅峰时刻。
此时,诸葛亮的角色就是一个羽扇纶巾的军师。
顶多诸葛亮就是一个总经理的角色。
然而,刘备死后,托孤刘禅给诸葛亮,把蜀国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从一个出谋划策的军师直接上升为统领蜀国军政大权的总裁。
刘禅对诸葛亮是完全的言听计从,史书上找不出刘禅对诸葛亮不尊敬的只言片语。
整个蜀国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全部都是诸葛亮一个人说了算,刘禅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不知道当年刘禅先生看了《出师表》后有啥感受,鄙人觉得确确实实《出师表》里对刘禅的指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诸葛亮想干啥就干啥,想咋的就咋的,这还不够吗?
你能在史书上找出一处刘禅先生违背诸葛亮意愿的事情吗?
诸葛亮死前选定的接班人,蒋婉,费祎、姜维等人,刘禅不也不折不扣执行了吗?
《出师表》里对刘禅的各项指责,实际上根本子虚乌有。
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后诸葛亮,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小心谨慎,就像一个胆小怕事小媳妇,事无巨细,自己亲自处理,完全没有了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霸气。
七出岐山,寸土未得。
劳而无功的屡屡北伐,把蜀国弄得国力疲敝,到了“危亡之秋”的地步了。
因此可以说,诸葛亮所作所为加速了蜀国灭亡。
翻开史书,看看历朝历代,小皇帝对待权臣的态度,你再对比一下刘禅如何对待诸葛亮的,你就知道刘禅是多么的厚道仁慈。
汉宣帝对权臣霍光一家灭门,万历小皇帝对权臣张居正一家残酷清算,顺治皇帝对权臣多尔衮鞭尸,康熙除掉权臣鳌拜亲政……
刘禅一直心甘情愿做诸葛亮的提线木偶,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写《出师表》来恶心他。
难道诸葛亮七次北伐失败都是刘禅的错?
说人话
小编真是文盲,书中没有指责刘禅,只是建议广开言路
又一个汉奸
出师表,通篇之义有这个意思,最后一波妹纸福利,有没有联系电话,全部撅屁股来吧
图片好看,文字不值一哂
对一名历史爱好者来说,是很讨厌把演义当作历史的人,写出师表的前几年,季汉经历荆州失,夷陵败,先主逝,南中叛,谓之存亡之秋。
举报慢走。起码文言文及格再来蹭流量。
三国是比东汉末年相对稳定一点的时期,又不是制定了互不侵犯条约。蜀国不出击魏国会更强大,蜀国休整一年,魏国就等于休整了三年,实力悬殊到无法对抗的地步,鸡蛋碰石头,瞬间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