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供销社卖过的14个生活用品,见过一半算你厉害,你认识几个

琦琦评过 2025-01-23 17:00:33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老物件的意义不仅仅在与缅怀那段过往,更重要的是找寻到曾经祖父辈经历的艰辛岁月,去体会他们困难的同时感受到那段时光中每个人心中的乐观与积极,老物件是一个人近乎用了半生甚至一生的物品,斑驳的痕迹都是生活中磕磕绊绊的印记,是岁月无法复刻和还原的存在。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被繁杂的事物侵扰,每当我们困扰时看到这些老物件就总会想起曾经娴静的漫时光,高速生活的过程中也要适时的停下来,用承载着回忆的物件去细想那段真挚时光,不过随着年代的发展,这些农村老物件你还认识多少呢?

还有多少人记得小时候在奶奶家里帮忙铡草的生活呢?年幼时不少孩子的父母都会选择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就成为了农村最常见的人群,他们之间也成为了彼此的牵绊,因为年纪小好奇心重所以看到新鲜事物就想要探索,其中铡刀就是之一。

不过爷爷奶奶因为担心切到手,所以通常都是会在他们的陪同下使用,奶奶总是会将猪草或野草摘回来,然后幸福的看着孩子“摆弄”他们常用的物件,这种铡刀切东西很快,刀刃也十分锋利,现如今这样的铡刀已经很少见了,我们也脱离了“留守儿童”的称号,进入了大城市,在时代发展中失去了曾经的自由与开怀。

打谷机还有多少人认识呢?这个在六十到八十年代之间非常受欢迎,主要也是因为那时候是由机器代替人工的早期,虽说这样的打谷机并不是全自动的,但是相较于人力来说还是能节省许多时间,属于那时比较高效的物件。

不过这样的打谷机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在有水的田里使用,那简直就是“累死人”,因为在水里这个打谷机想要移动位置就只能依靠人力,等到人站在上面卖力的打完附近的谷子,打谷机也已经陷进了泥巴里,这时候再去拖就是“难上加难”。

在现如今流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在祖父辈时期却是“缝缝补补又三年”,日子过得十分节俭,一分钱都巴不得用出三分钱的效果,因此那时候很少有人是会将穿坏的鞋子、衣服直接扔掉的,都是收起来缝补一下又接着用。

如果说衣服好补那鞋子缝补起来总十分困难了吧,其实不然,照片中这个机器就是专门用来修补鞋子的,补鞋匠会带着机器一边吆喝一边穿行在农村每家每户的门前,因为做农活鞋子容易坏,所以那时候补鞋匠的生意是非常不错的,不过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补鞋匠也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这样的机器也被淘汰了。

现在我们常用的就是塑料水瓢有的家庭为了能够用得久一些都是买不锈钢的水瓢,但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地区,能够用天然的就一定不会花钱去买,办法总是比困难更多,买不起水瓢就用葫芦制作一个。

将葫芦对半劈开,把外壳稍微打磨一下涂上清漆,有的家庭不买清漆就直接用油刷一遍,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以后冲洗几次就直接得到了一个结实耐用的水瓢,你还记得小时候奶奶院中大缸里总飘着的那一个大葫芦瓢吗?

葫芦能够制作成水瓢当然也能制作成漏瓢了,不过这种样式的漏瓢却是有专门的用途,小时候农村里每家每户几乎都会种红薯,因为它饱腹感很强吃完不容易饿,干农活的人就非常喜欢吃,其次就是红薯的种植过程非常简单,一般只需要播下种子,时不时浇水就可以了。

这也导致了当时家中最长出现的粮食就是红薯,有时候种太多了吃不完就会直接将红薯做成红薯粉,再用这种漏瓢将红薯漏到煮开的锅中,煮一会好吃的红薯粉条就出锅了,上面大小相同的孔洞也让红薯粉条的成熟时间精准得到了控制,不得不说那时候老一辈的思想还是非常厉害的。

既然有了专门漏红薯粉条的漏瓢那自然也有家中常用的普通水瓢,不过和现在使用的不锈钢、塑料的还是有差别,毕竟那时候的物件几乎都是采用了“不花钱”的模式,照片中这个水瓢就是用竹子、高粱杆等编制而成的。

形状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漏勺差不多,为了能够保证漏瓢的中间是凹进去的,因此在编制的时候就要在上面压一个圆形或方圆形的重物,环绕着编制等到最后完成时在将重物取下,就得到了一个结实耐用的漏勺了。

现在还有多少人见过这样的秤呢?老一辈人就非常喜欢用这样的秤,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原始使用秤砣来计量的杆秤才是最公平和准确的,现如今城市里大多都是使用电子秤,已经很少看到这样原始的秤了,有的孩子甚至连这种秤如何使用都不清楚。

不过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是有不少老人依旧使用这种秤,还记得小时候每当奶奶买了肉、排骨回来后第一时间就是拿出自己的秤来看看摊贩是否缺斤少两,遇到有流动的摊贩来家门口卖辣椒、花椒的时候也都是拿自家的秤来用,那时候物资匮乏,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被骗。

这样的“棒槌”你用过吗?这样的木棒在农村家庭是每家每户的家中必备,因为那时候农村地区还有很多都是没有通电的,即便有的地区通电了但是电费也让他们觉得很不划算,加上那时候洗衣机购买还是要有票才行的,并不是谁家都能买的。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浆洗衣物就有了“木棒”的诞生,因为是实木的,所以这样的木棒虽说看起来不大,但是却很重,并且它还有许多不同的形状,有圆柱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在浆洗衣物时用它来拍打,能够将衣服里的污水全部拍出来,起到了一个“脱水”的作用。

你见过早期的户口簿吗?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红色的户口簿,基本上是没有见过照片中这样的,在早期人口普查还没有正式展开的时候,统计人口都是由村组来进行,这样的户口簿也没有联网登记,都是人工直接抄录上去。

因此那时候在不少地区才会出现为了多得两亩田,在户口簿上添哥嫂家孩子的名字,并且那时候因为生活困窘,有不少人生下孩子无力抚养就希望能够找个好人家,名义上说是“过继”,而过继去的孩子不用去登记只需要在户口簿上改一下。

不过这样的行为在现如今来说是不人道的也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国家在慢慢发展和进步,有效的管理人口就能避免许多不法事件的发生,因此户口簿被替换是所有被取代的老物件中最值得推崇的。

照片中的独轮车在清末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民国时期一度十分流行,后来也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这种独轮车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木架卡在自行车轮上,运送货物时就能节省很多力气。

不过这种独轮车不太好操控方向,尤其是在货物比较重、比较多的情况下,因此使用这种车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确保独轮车两边所放置的货物重量相同,这样才能控制好方向,遇到下坡时为了避免独轮车溜车会将麻绳套在车上,另一端直接绕在人的后背上,通过人力去减缓速度。

板车现在见到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在极个别城市里会有一些移动商贩用板车来拉水果贩卖,这种车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地区非常常见,人们运送货物、拉泥土、装稻谷等都会使用这种板车,它和独轮车的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板车有两个轮子,能够更加轻便的控制方向,加上是由木板拼接成为一整块,不用担心货物会因为左右两边重量不同而侧翻的情况。

但是也正因如此,人们在拉重量比较多的货物时才会用到,并且货物太重下坡时就必须倒着走或者有人能够在另一端拿着绳子,两人配合下坡,不然稍不注意就成为了“车溜人”。

还记得小时候这个物件还会被当成“跷跷板”,属于小孩子们的娱乐设施,有一些年长的孩子带弟弟妹妹时就将他们放在板车上,然后轻轻将扶手往下压,小孩子就会腾空而起,院里也会出现一片欢声笑语。

这个物件叫做簸箕,即便是现在的农村地区也已经很少见了,不过80后对这个应该非常熟悉,小时候家中的簸箕也都是由爷爷亲手编制的,将竹子削成薄片,放在水中浸湿增加韧性后在扯出来编制,这样一来簸箕不仅结实耐用还不容易发霉。

簸箕主要是用来清除大米、小米、玉米等粮食中的杂质和空壳,不过南北地区使用的编制材料也不同,南方常用竹子,但是因为北方地区寒冷竹子不宜生长,因此北方就使用柳条来编,不过效果都是相同的。

这些老物件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与我们共同经历了岁月和时代的更迭,现如今不少老物件已经被机器所替代,虽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在那个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老物件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回望过去,珍惜现在的同时展望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