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总会在脑海中蹦出来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或她可能是你学生时代的初恋,或者是你成年后遇见的某人。
这种记忆常常不请自来,随时随刻搅乱你的情绪。
我们常常会问自己,这样痛苦的记忆,究竟该怎么去忘记?
刻意忘记为何适得其反?
不久前,我的一个朋友李明和我分享了他的故事。
他和初恋女友分开多年,但却始终忘不了她。
有人建议他切断所有联系,不去回忆从前的事情。
刚开始,他觉得这方法挺管用,自己也刻意不去想她们共同的回忆。
但渐渐地,他发现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让他忘掉她,反而让他更加痛苦。
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志愿者不要去想一只白熊,结果志愿者越是不想,脑海中白熊的形象反而越清晰。
这就是所谓的“白熊效应”。
李明尝试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忘记前女友,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
忙碌是最好的解药我的另一位朋友小王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在结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后,他没有刻意去忘记对方,而是让自己忙碌了起来。
他报名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从健身到烹饪,从画画到摄影,几乎每一刻都让自己充实。
电视剧《二十不惑》里的姜小果也是这样做的。
她对自己的白月光周寻念念不忘,但她没有选择自怨自艾,而是按部就班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最终,她在忙碌中逐渐找回了自我,即便再见到周寻,也可以平静而从容。
时间会帮你释怀我们常听人说“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这话并非没有道理。
我的表姐在经历了一段不愉快的感情后,花了很长时间来抚平心中的伤痛。
她告诉我,刚开始的几个月她几乎每天都在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的感觉逐渐淡化。
她并没有刻意忘记那个他,而是接受了他曾经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据研究,情感创伤的恢复确实需要时间。
张小娴在《谢谢你离开我》中写道:“有些东西是没法挽回的,有些人,过去了就没法重来。
”时间虽然会冲淡往事,但同时也会留下诗意的感觉,即便回忆中的人已经不在,我们也应该接纳这个事实。
充实自己的生活我的大学同学张晓,一直为忘不了的初恋所困扰。
她尝试了旅行、看书、结交新朋友等各类方法,最终发现这些活动不仅使她拓展了自己的生活圈,也逐渐淡化了她对那段感情的执念。
我建议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去读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去看一场喜爱的电影,或者安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我们把生活充实起来,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就不再容易侵占我们的脑海。
结尾:接受是成长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会有一段难以忘记的感情,有些人会选择闭门思过,有些人则决定走出门外,迎接新的生活。
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接纳自己的感受。
正如大冰所说:“缘来缘去,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
”
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忘记,更应该学会接受那些曾经存在的美好。
关注当下,活在当下,让自己不断成长。
热爱生活、充实自己、接受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在失去一段感情后,依然拥有完整和丰富的人生。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能决定未来的样子。
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会逐渐学会释怀,那些曾经的伤痛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不再那么痛了。
生活继续,我们也应该继续前行,把握每一个当下,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