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全是“小阳人”,我还在苦苦挣扎,想想都觉得害怕的很啊。也就是这个原因,这段时间一直就没有写,连冬至都忘写了,罪过罪过,这不一有空就赶紧补上(给自己的懒惰找个借口(*^▽^*))。
有很多南方的朋友不了解北方人为啥那么爱吃饺子,不管过什么节都吃饺子。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笑话:“问:过年都吃什么?,答:饺子,大年三十吃饺子,初一初二吃饺子,初三初四吃饺子,初三之后吃之前剩的饺子,哈哈,可想而知北方人是有多爱吃饺子。”
至于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医圣张仲景。话说在东汉时期,有位很有名的大夫,他叫张仲景,他一生救人无数,功德无量,被人们尊称为“医圣”。有一年冬天,他辞官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路过白河的时候,看到白河两岸的父老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有的甚至还冻坏了耳朵。
他看到很是心疼,就让自己的徒弟们在河边搭起来医棚,支起了数口大锅,并将羊肉和各类驱寒的药材切碎,并用面将其包成耳朵的模样,称其为“娇耳”。煮熟后将其分给前来求药的百姓们,百姓们吃着“娇耳”,喝着热乎乎的羊肉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也慢慢的好了起来,大伙们忙称“神医”啊。
之后呢,每到这天,大家都模仿张仲景来做“娇耳”和热汤,以防止冻坏耳朵,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节日的习俗,而那天,刚好就是冬至。
当然了,这个只是传说,是不是真的都已经无从考察了,但是呢“冬至吃不吃饺子冻坏耳朵”这种却流传至今。因为过了冬至就进入腊月了,说不吃饺子冻坏耳朵也是对于后辈们的一种提醒。
因为过了冬至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所以要特别的注意别把耳朵给冻坏了,毕竟耳朵没特别好的保暖措施。如果您是在南方的话,就没有这种担忧了,哪怕一辈子不吃饺子,也不会存在冻坏耳朵这种事情。
中国人包饺子,喜欢将其包的像元宝一样,在一些特定的节日里吃,会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而且饺子可以包各式各样的馅,不同的馅有着不同的寓意。
比如说:韭菜馅的,寓意着长长久久,健康,快乐。
牛肉馅的,寓意着牛气冲天,身体健康。
鱼肉馅的,则是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什么芹菜馅、羊肉馅、酸菜馅等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寓意,你知道它们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吗?欢迎留言讨论。
冬至,你吃饺子了吗?还有就是南方的冬至吃什么呢?
2022年12月22日冬至》 今岁冬至立, 又将一年终。 晚归家桌上, 水饺飘香迎。 疫瘟消弭去? 全面放开中……… 昼短漫长夜, 最动离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