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洁工变身北美恶霸?明明在中国是食材,到了美国却泛滥成灾

小马哥有知识 2025-03-03 04:53:11

谁能想到,老美聘来的“河道清洁工”,居然在五大湖发疯,被寄予厚望的“生态救星”,成了北美最恐怖的入侵,这不是瞎拍的科幻电影,而是美国的真实场景,亚洲鲤鱼凭借着“007干饭模式”,把本土鱼逼得集体失智,最终成功在北美的河道中管事

大家好啊我是小马哥如果你从密西西比河经过,船只所到之处,鱼儿尽跃而出,它们体长超过1米,体重可达百斤,精准度堪比制导导弹,能狠狠命中水面上的目标,你一个不留神,被拍到脑门,严重点连门牙都能打掉两颗,还有小伙被撞成了伏地魔他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百起渔民骨折事件

其实亚洲鲤鱼它并非一种鱼,而是包含青鲤鲢鳙等8种鲤科鱼类。它们简直是干饭小能手,每天能吃掉自身体重40%的食物,所以仅仅1年啊,鲈鱼、鲑鱼这些原住民,被挤得怀疑鱼生,因为鲤鱼大军所到之处,水草、浮游生物全被“光盘行动”,本土鱼饿得集体在岸边举白旗,甚至部分地区,鲤鱼密度一度达到惊人的每立方米3条,本土鱼类占比,也从30%急剧下降到了5%。

以前渔民撒撒网,就能捞到值钱货,现在一网下去全是胖头鱼,钓鱼佬更是头大,想钓条正经鱼吧,十次甩竿九次鲤,最后一次连鱼钩都被拖走了,活脱脱现实版《钓鱼模拟器》地狱难度啊

由于五大湖本土鱼数量减少,导致旅游业呢也陷入萧条,水电站涡轮机频繁被鱼群堵塞,每次维修成本高达30万美元,好家伙没人消费不说,你还得往里面倒贴。

既然亚洲鲤鱼这么折腾,当初引进它干啥呢?这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

那时美国大力发展工业,不注意保护环境,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藻长的是一茬又一茬,于是美国从亚洲地区引入了青鲤鲢鳙,充当活体清道夫,这操作和我国千岛湖治理思路类似。千岛湖曾因为富营养化,投放鲢鳙等亚洲鲤鱼净化水质,利用它滤食的特性,让水质达到国家1类标准。

但美国引入鲤鱼时,根本没考虑本土生态差异,到了1993年,一场洪水袭击了养殖池,鱼儿们趁机啊逃入密西西比河,从此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亚洲鲤鱼繁殖能力简直爆表,1条雌鲤每年产卵超百万颗,幼鱼存活率更是高达7成,无论是低氧还是高盐环境都能生存,甚至在洪涝时期,可以逆流而行数百公里

虽然美国也尝试过,在鲤鱼经过处铺设电网,但由于管理上存在制度性失能。不同州之间对于水域管辖权存在争议,捕鱼的时候各州:这里都是我的,花钱的时候各州:这都不是我的,结果导致防控工作延误,拦截率还不到40%

为了控制亚洲鲤鱼的数量,美国引入本土掠食性鱼类鳄雀鳝,鳄雀鳝体型巨大、牙齿锋利,能够捕食其他鱼类,几乎没有天敌,可惜的是,成年亚洲鲤鱼已经长到几十公分,甚至1米长,鳄雀鳝根本无从下嘴,最后只能和鲤鱼一起,欺负弱小的本土鱼

还有2009年,美国向密西西比河,投入大量的“特质毒药”,打算定向爆破亚洲鲤,谁承想鲤鱼一切正常,本土鱼差点团灭,本土鱼表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呢?

美国还花了12亿美元,开展基因绝育计划,想要研发出“绝育鲤鱼”。然而技术有漏洞,同时面临着诸多争议,最终只能搁浅。

除了高科技,美国也采取过物理打击,使用铲斗车,将捕获的亚洲鲤鱼推到土坑掩埋。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毕竟鲤鱼种群那么庞大,你捞一捞,埋一埋,又能消灭多少呢?牙签搅大缸了属于是

由于饮食文化不同,美国人看到肉包刺的亚洲鲤鱼,简直一个头两个大,用刀叉去细细的鱼刺?那场景简直是手术室再现,虽然政府曾大力推广鲤鱼食谱,推出炸鱼排、烤串等美式做法,可惜土腥味难以去除,市场接受度不到3成

美国还尝试向中国出口鲤鱼,但捕捞+冷链的费用,已远超鱼肉本身价值,据说每卖给中国1美元的冷冻鲤鱼,成本就高达4美元

当然亚洲鲤鱼也不是完全没去处,有的被做成肥料,有的被做成猫粮狗粮,但这些都是杯水车薪,没法从根本上缓解鲤鱼泛滥的局面

放眼全世界,从澳洲的穴兔到美国的鲤鱼,从日本的小龙虾,到巴西的大蜗牛,80%以上都是人类盲目干预自然的结果。

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就是瞎折腾自然规律的现世报!人类总觉得自己科技牛,就能随便引进外来物种,结果呢?生态系统这盘棋盘根错节,稍不留神就把棋盘给掀了。他们当年引进鲤鱼的时候,估计跟熊孩子拆电器似的,光想着解决眼前问题,压根没寻思整个生态链有多精妙

正所谓亚洲鲤鱼闹美国生态经济全搞破本土鱼类数量少渔民受伤泪成河

0 阅读:4

小马哥有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