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被称为”花城“。
对于这个称呼,我一直没有直观的感受,因为没有在阳春三月去过,去过两次还是秋冬时节,虽然也有其独特的美,但一直没有“花城”的即视感。
直到看到近期一花友分享的广州一座天桥,美的好梦幻,让我感受到了广州被称为花城一点也不夸张。

广州这一天桥三角梅近来真的好火,看过的人,都说:美的“好梦幻”!
据分享的网友说,这里每天车来车往,还有很多人慕名来打卡,据说已经吸引上亿人来围观,太牛了。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上图。





怎么样,有没有被它的美给震撼到,反正我看到的时候,是无比的震撼。
当花友问我要不要看看广州最美天桥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屑一顾,一个天桥而已,能美到什么程度,心里这样想,但嘴上没说,就说看看呗。
但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这也太美了吧!


难怪很多第一次看,都直呼“美哭了~”,又美又梦幻!

看这些三角梅,粉的、白的,开得如此娇艳,好像要把积攒一冬的热情,在这个春天完全释放,美的梦幻,美的热烈。
这座天桥,仿佛是城市中的秘密花园,藏匿于喧嚣之中,却又独自绽放着宁静与美好。
三角梅藤蔓缠绕,不仅装饰了冰冷的钢筋水泥,更赋予了这座城市一份温柔与浪漫。
我尝试着想象,当晨曦初照,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洒在这些花朵上时,它们该是如何地熠熠生辉,仿佛每一朵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而那些匆匆路过的行人,在不经意间抬头,看到这一片绚烂,心中定会涌起一股暖流,让忙碌的生活多了几分温柔与期待。

更令人赞叹的是,广州不仅仅只有这一座天桥被花朵装点得如此动人。
据说,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老街小巷,还是新兴商圈,都能找到三角梅的踪迹。
它们或攀附在墙头,或盛开于路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花城”的美誉。

广州之所以成为花城,三角梅出力不少。
就像把这座天桥变仙桥的漳红樱,就以它独特的方式,为花城做着贡献。
它的美,让我等北方养花人,向往不已。
所以我想在家里栽种一棵漳红樱,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若是也有,就随我一起来了解漳红樱的好,及它的养护方法吧!

①优点:
花色多变:花朵颜色丰富,常见白色、粉色、红色,甚至同一植株上能呈现多种颜色,观赏性强。
勤花易爆花:开花能力强,几乎四季开花,花量大,尤其在华南地区,一年约300天有花赏。
长势快易造型:生长速度快,枝条软硬适中,易于修剪和造型,适合多种创意需求。
耐热耐晒:适应能力强,耐热耐晒,适合南北方种植。

②缺点:
怕冷:不耐寒,低于5℃容易冻伤,北方需盆栽并搬入室内越冬。

光照管理:漳红樱喜光,每天需6小时以上直射光照,光照充足花色更艳丽。
温度控制:适宜生长温度为18℃~30℃,冬季低于0℃需搬入室内。
用好土:对土壤要求不高,但需土层深厚。盆栽建议使用园土混合腐叶土、松针土,增加透气性和肥力。

花盆的选择我们可以视株型的大小来决定。
小苗阶段:如果是三角梅漳红樱的小苗,选择一个相对较小的花盆即可,以满足其初期的生长需求。
花盆的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即可,高度可以稍低,以便于管理和移动。

成熟植株:对于已经成熟的三角梅漳红樱植株,需要选择更大的花盆,以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此时,花盆的直径可以在40至60厘米之间,高度也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宜过高,以免浇水不便和植株不稳定。

外观最好美观一些,一个好看的花盆,能更好的衬托漳红樱的美
水分管理:耐旱怕涝,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避免积水。到了花期,适度控水,利于花芽的分化。
施肥技巧:生长期每周施含氮肥料,孕蕾期使用磷钾肥,注意“薄肥勤施”。

修剪与塑形:定期修剪过长、过密枝条,促进分枝和开花。花后及时修剪残花老枝,促进新芽萌发。
初步修剪:在小苗生长健康后,进行首次修剪,主要以确定主干为目的。
建议预留6-7个芽点,待后期枝条走向清晰后再进行疏枝。修剪时,可以舍直留弯,使姿态更显灵动。

促分枝修剪:在生长期进行修剪,有利于促发分枝,让后期株型变得更加饱满。
每次修剪一般在3-4个芽点处进行。同时,可以留下四片叶子,以促进更多分枝的生长。
除了修剪,我们还可以塑枝条与牵引来对株型进行调整

塑枝条:轻轻调整枝条的位置,让它们按照预定的方向生长。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牵引调整:用细线或铝丝微调枝条形态,打造出想要的造型。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
牵引调整时,要注意枝条的承受能力和生长方向。

通风要好: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病虫害。

温馨提示:天桥打卡方法
地点:越秀区东风中路天桥(导航“颐德中心”)
地铁:1号线农讲所站D出口,步行10分钟左右
公交:东风中路站
附近游玩:农讲所、北京路等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希望你喜欢,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