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搭子文化,看社交形式的演变

流光微言 2023-08-03 22:45:34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改变,背后深层的原因,其实都是来自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问题。搭子社交文化是一种游离状态的社交,飘忽不定,可以随时开始,也可以随时结束。这种新的社交形式,只是为了满足个体在某一方面的社交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在情感上的孤独,填补心理上的空缺。你可以有很多个饭搭子,也可以有很多个电影搭子,遛狗搭子,运动搭子等等,所有的这些搭子,仅仅只是在垂直的某一个方向上满足一个社交需求。这种社交文化在年轻人当中非常流行,如果这个世界是一座孤岛,那么搭子文化就是年轻人试图在孤岛上寻求的一种短暂的稳定,一种碎片化的社交依赖。

互联网对社交形式的改变是具有颠覆性的,不是缓慢的渐变,而是彻底发生了翻转。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你看到的社交是无数个连接的有温度的灵魂,在互联网普及,并且不断发展之后,你看到的是无数个孤岛。现实社会当中的交互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内容通过线上完成,也许曾经的孤岛,会在一定的时候演变成一座禁闭岛,也不是没有可能。抑郁,焦虑,内耗,很多时候是没有机会打开自己和现实社会的人去接触,或者很多人本身就比较排斥去接触,才会导致在精神和心理上出现很大空缺。

科技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一切都在以快速高效的目标赶超,人工智能的火爆,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可是,科技在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在逐渐幽闭人们的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开始出现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寻求一些解决办法。搭子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在解决人们精神的需求,但这远远不够,也不可能解决,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越来越多人只会在拼命寻找搭子的过程当中,逐渐陷入更大的精神和心理上的空洞。

社交本身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去支撑。可是,当下的年轻人世间都是碎片化的,维系一段长久的关系,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这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所无法承担的事情,再加上本身社会经济的压力,无数的年轻人不得不主动去缩减社交,甚至放弃社交。搭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在于,一方面减轻了社交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对社交的需求,且不需要长期维系。当然,如果再往里深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无数的年轻人在一座城市工作,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本身就没有稳定的居所,对于将来是不是能够留在这座城市,都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发展一段长久且稳定的社交关系,本身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你明天不知道要去哪里,你今天肯定不会把所有的一切都留在这里。于是,社交就会变成精打细算的一件事,当社交开始被精打细算,直白点讲,就是贫穷。搭子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节约型社交,不需要互相随礼,也不需要互相请客吃饭,彼此达成一致,费用均摊,一起确定在某个时间段做某件事。搭子社交,可以说是零负担,零压力,但这种被切割式的社交,终究还是要面对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当人们想要情绪价值,想要倾诉的时候,是很难找到一个忠实的伙伴去实现这样的社交。

在某种程度上,搭子社交始终无法完成社交上的精神需求,也不能够真正去实现彼此精神内核的传递,无法产生共鸣,也无法产出共情。这或许是当下无数年轻人,更应该关注,也应该重视的问题。当情绪无法顺畅的表达,当自己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当心理上的那种空缺长时间得不到填补,必然会出现问题,而且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也许,在未来人们烦恼的问题不再是身体的疾病,因为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疑难杂症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精神的疾病,却是科技无法解决的,也就是说在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人会出现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因为当有些东西沉寂太久,憋太久,生病是迟早的事情。

而从整个社会的环境来看,短视频,直播,各种媒体的信息轰炸,每天都在轰炸着每一个个体,也在不断地改造着人们的心智,也许会改变,也许很难被改变,因为一旦和资本挂钩,和利益发生冲突,结果就不那么美好了。如果真的有什么好办法,也许就是多和现实生活的人去见面,去面对面交流,尝试去维护经营更加长久稳定的社交关系,或许才是正确且唯一的选择。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