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年汽车芯自给率对比22年5%,23年10%,今年让我意外

闻使天绪 2024-12-19 17:53:32

前言

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芯片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智能座舱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每辆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

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仅为5%还相对落后,到了2023年直接翻倍增长至10%,然而,今年的数据却给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的意外。

那么,今年我国的汽车芯片自给率究竟怎样?

汽车芯片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芯片已然成为电子产品的灵魂,而在汽车领域,芯片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

传统燃油车都需要500到600颗芯片来支撑各种功能,就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了,芯片使用量没个1000-2000颗都不够用。

这些微小而强大的电子元件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语音控制、智能驾驶和智能泊车等炫酷功能的幕后英雄。

随着智能化成为现代汽车竞争的制高点,芯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在这场芯片大战中,中国还在奋起直追的道路上。

虽然中国芯片出口量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中芯国际的表现格外亮眼,甚至超越了美国的格芯,但在汽车芯片领域,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俨然是一个被国外企业把持的舞台,瑞萨、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微芯、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巨头主导着这个市场。

2022年,全球汽车芯片的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585亿颗,而这个庞大的市场几乎被欧美日企业瓜分殆尽。

全球前十大汽车芯片厂商无一例外都来自国外,这一现状令人不禁为之咋舌。

反观中国,2022年的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国产化率更是低得令人瞠目结舌,也就是说,中国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链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颇为复杂。

还得追赶技术

目前,国产芯片主要集中在功率半导体、MCU、传感器等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而那些高技术难度和门槛较高的芯片,如高性能处理器和复杂传感器,仍然需要仰仗进口。

汽车芯片,尤其是车规级芯片,对性能的要求可谓是苛刻至极,它们需要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工作,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剧烈振动、多尘环境或电磁干扰。

不仅如此,这些芯片还需要具备超长的使用寿命,通常要达到15到20年之久,更为棘手的是,汽车芯片在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方面的要求异常严格,必须通过一系列严苛的认证流程才能投入使用。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奋力追赶,然而美国对中国芯片研发的限制无疑给这场追赶增添了更多障碍。

美国禁止全球最大芯片研发厂商台积电与中国大陆合作,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了中国高端芯片的供应链,使得本就艰难的技术追赶之路更加崎岖。

尽管如此,中国芯片产业仍在不懈努力,国内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攻克技术难关。

从功率半导体到MCU,再到各种传感器,中国企业正在这些相对容易突破的领域稳步推进。

未来可期

近两年来,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如同一匹黑马,从不到5%一路飙升至2023年的近10%,虽说2024年又有些许下降。

但这个数字背后,仍是无数中国芯片企业日夜不息的努力和突破,而且今年无论是汽车的出产量还是芯片的生产量都更上了一层楼。

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等新兴“芯势力”正在这片蓝海中崭露头角,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还在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推动着整个产业链向前发展。

而在这场芯片竞赛中,一个重量级选手的加入让整个赛场都为之振奋,华为,这个在通信领域叱咤风云的巨头,正式进军汽车芯片领域。

华为的加入无疑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问界汽车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它实现了语音控制和智能驾驶,成为了国产汽车智能化的一面旗帜。

国家层面也在为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出台,为整个行业指明了方向。

这份指南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到2025年,将制定30项以上重点标准;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70项以上,覆盖汽车芯片的典型应用场景及试验方法。

这些标准涵盖了环境及可靠性、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既包括传统汽车芯片,也涉及电动汽车芯片。

更值得关注的是,指南还特别提出了一系列关键芯片的标准,包括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汽车ETC芯片、红外热成像芯片、蜂窝通信芯片、安全芯片、电动汽车功率驱动芯片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语

尽管中国芯片产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汽车智能化、国产化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奔驰。

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坐进一辆全新的国产智能汽车,轻声说出目的地,车辆就会自动规划路线并开始行驶。

途中,你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调节空调、播放音乐,甚至处理工作邮件,到达目的地后,汽车还能自动寻找停车位并完成停车,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数以千计的国产芯片在默默工作。

这样的场景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随着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等企业的崛起,以及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加入,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未来,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有望实现质的飞跃,这不仅将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也将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

封面新闻《画说热点|造新能源汽车易,搞汽车芯片难》

央视新闻《高性能中国“芯”!汽车芯片需求激增 我国车企正加速布局》

新浪财经《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产业链自主可控,汽车功率器件等有望2025年实现3成自给率》

0 阅读:9

闻使天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