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
几乎所有爱好艺术的人都知道《蒙娜丽莎》
它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
以《蒙娜丽莎》同名的电影,歌曲以及戏剧
更让这幅世界名画路人皆知
这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
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
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这样一幅举世闻名的作品
曾经冒险离开法国
在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展览
1913归还法国前,《蒙娜丽莎》曾暂时被保存在佛罗伦萨乌飞齐美术馆展览。
1962年5月11日
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到美国访问
他在参观美国美术馆时
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突然对他说
法国应该借给美国一些艺术品
比如《蒙娜丽莎》
让美国的人民可以看到高端的艺术
当天下午举办的记者发布会上
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
一位美国记者向马尔罗提议
是否能够在美国展示名画《蒙娜丽莎》
当晚,肯尼迪夫妇在白宫宴请马尔罗
美国文化精英会聚一堂,气氛异常友好
在晚会即将结束时,也许是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批准
马尔罗向肯尼迪夫人承诺
他将为她送来《蒙娜丽莎》
但就租借给她与肯尼迪总统本人。
肯尼迪总统和夫人
消息传到法国
举国上下愤慨而不安
媒体甚至呼吁法国人民行动起来
反对将这幅保存400多年的世界名画外借
达官名流更是奔走串联
抗议这一承诺
的确,任何了解详情的人都会为这次的行程捏一把汗
《蒙娜丽莎》是艺术家在涂了含砷亚麻油的杨木板上所画的肖像
由于木头本身容易受潮,这块单薄的杨木画板在数百年之后变得弯曲
而且在画像的上半部分已经有一道裂缝
另外,作品还经历过一系列其他的灾难
弱不禁风的《蒙娜丽莎》确实不宜再冒任何的风险了
但是,对于美国和法国来说
政治上的需要有时高于对艺术品的保护
1962年12月19日《蒙娜丽莎》从法国启程
在全体法国人民的担心下
《蒙娜丽莎》了横穿大西洋
于1962年12月19日抵达美国
并在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展览了52天
抵美后的欢迎仪式
这是迄今为止最具胆魄和最为精心策划的艺术展
而此画传奇般的美国之旅也攫住了全世界的想象力
有人甚至脑洞大开
按照人物线索得出肯尼迪总统和蒙娜丽莎是远亲的结论
大都会美术馆的展厅
《蒙娜丽莎》在展出的头一个小时里
将近3000人从画作前走过
据估计,一天下来,有12000多人从画前经过
第二天又有28000多人赶来
大都会美术馆前的队伍
马尔罗在之后回忆说
“最令人感动的是
很多贫民家庭的父母用帽子和围巾裹着孩子来看画
他们低着眼睛走近《蒙娜丽莎》 抬起眼睛看着它
走到人群中,又再次地返回
仿佛是看到了圣像一般 ”
这就是伟大艺术的魅力
更多的人看到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接下来,1974年,
戴高乐的继任者乔治•蓬皮杜总统又同意将《蒙娜丽莎》送往日本展览
并于4月17日至6月11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
险遭到一名日本女性喷油漆
因为收藏在防弹玻璃中
并没有受到损坏
但不知墙上的《蒙娜丽莎》又做何想
会不会为这样的行径哭泣
后来,这幅名作又转至莫斯科的普希金美术博物馆展览
这是该作品最后一次出国展览
(文中文字资料: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