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一边买李嘉诚的港口,一边抛售中国互联网股票,这美国公司到底想干啥
2025年3月,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把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BlackRock)推上风口浪尖!
更让人惊讶的是,就在B站(哔哩哔哩)刚刚宣布扭亏为盈、赚了8890万元的时候,贝莱德却突然抛售了6亿港元的B站股票!
这是为什么?难道B站的前景不好?
更魔幻的是,这个手握10万亿美元资产的“犹太财团”,你会发现它在中国多家龙头企业从互联网到医药,从新能源到芯片,处处有它的影子。
贝莱德到底在中国下了多大一盘棋?
01买港口还是买未来?贝莱德的“东方作业”

2025年3月, 李嘉诚的“忍痛割爱”却引来了一场政治与资本的博弈,长和集团宣布向贝莱德出售全球港口业务,引发轩然大波。
长和港口业务原本“稳如老狗”,2024年业绩增长良好,甚至计划投资7亿美元扩建埃及港口。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施压巴拿马政府,威胁取消长和在巴拿马港口的经营权,最终迫使交易达成。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每年承担约6%的全球贸易,对中国与美洲的贸易至关重要,所以李嘉诚这个行为引发了社会上的巨大关注,连官方和外交部都下场表明态度。

贝莱德以“打折价”拿下全球航运枢纽,以190亿美元收购包括分布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配合其乌克兰矿产、格陵兰稀土等布局,为特朗普的“美国版四万亿”基建计划铺路。毕竟它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高达8.594万亿美元,比德国和法国的GDP加起来还多!它买下这些港口,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控制全球物流网络,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这无疑是对中国外贸和供应链的一种潜在威胁。
到时候如果贝莱德完全控制了这些港口,中国的物流成本可能会大幅上升,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严重的是,这可能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造成冲击!
这么看,贝莱德这波操作简直和2006年中信太子爷荣智健买澳洲铁矿港口如出一辙,表面亏钱,实则锁定战略资源。只不过,贝莱德要更聪明,玩的是“政治杠杆+资本收割”的组合拳。
02贝莱德的中国“摇钱树”

就在另一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巨头:B站、阿里都成了贝莱德的“提款机”。
贝莱德2024年7月在哔哩哔哩(简称:B站)持股5.05%,2025年1月减持至4.74%,3月再抛售至5.54%,套现6亿港元。讽刺的是,B站刚宣布季度盈利的好消息,股价却因贝莱德的减持一度跌4%。
如果要以商人的思想来分析,贝莱德的抛售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不看好B站。事实上,B站的股价在近期牛市中涨幅较大,贝莱德选择在高位套现,可能是为了锁定利润,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
但贝莱德在阿里巴巴同期也减持3693万股,持股比例从5.05%降至4.93%。

比起阴谋论的猜测,也有人认为贝莱德的抛售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它可能是在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毕竟,贝莱德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影响全球市场的走向。
除了互联网,更令人震惊的是贝莱德竟然隐秘布局了国内的新能源、医药、芯片等领域。

宁德时代:2024年财报显示,贝莱德持股比例达3.2%,位列前十大股东;
药明康德:通过旗下基金持有2.8%股份,涉足中国创新药产业链;
中芯国际:间接参投半导体基金,渗透芯片制造领域。


除此以外,十二家知名龙头企业,例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联想、比亚迪、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等,它更是这些企业的大股东,占据着绝对话语权。咱们直接用数据说话,贝莱德在中国资本市场管理超5000亿元资产,覆盖A股、港股、中概股近200家企业。这个数据面前,还是让人心里不得“一紧”!
贝莱德当时主要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直接入股。这种方式让它能够在不引起太多关注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对这些公司的影响力,所以直到李嘉诚卖港口的时间被曝出,贝莱德才真正的曝光在大众视野中,殊不知,它早已布局于我们的衣食住行。
03犹太资本的全球棋局

贝莱德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还与美国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贝莱德由8位犹太人创立,而犹太人资本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全球80%~9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这20%的人中有90%是犹太人。
它的创始人拉里·芬克(Larry Fink)曾多次为美国政府提供金融政策建议,甚至被称为“影子财长”。除此以外,贝莱德前员工遍布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中情局,甚至参与制定次贷危机救助方案,他们通过乌克兰发展基金控制能源、矿产,更是借俄乌冲突低价抄底资产。

这么看来,犹太财团的“资源帝国”无非三大目标就是:
控制命脉:港口、矿产、能源等基础设施;
垄断医药:辉瑞、阿斯利康等药企大股东,借疫情、核污水排放推高抗癌药需求16;
金融霸权:管理美国93%的退休基金,掌握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理财系统16。
所以这哪是投资公司呢?分明是“现代东印度公司”!
04外资的“深度控制”
外资对中国优质资产的“深度控制”,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其实所有的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从正面看:
外资的进入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推动A股估值体系国际化,更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从特斯拉与比亚迪的“鲶鱼效应”证明,优质本土企业不怕挑战,所以更是激活了竞争关系,让本土企业跑得更快。
但从反面看,外资对优质资产的“深度控制”也可能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比如,贝莱德通过风控系统掌握企业核心财务数据,另外贝莱德通过控制港口和龙头企业,可能会对中国的物流和供应链造成影响。新能源、芯片等战略行业若被外资控股,可能影响技术自主性。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既要防止“贝莱德式收割”,又不能闭门造车。资本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贝莱德的全球布局,真真切切的给中国上了一堂生动的“资本课”:
警惕“低价抄底”:乌克兰港口、夏威夷火灾地产、日本核污水背后的医药链……资本从不做慈善;
强化“反收割”能力:完善外资审查机制,培育本土资管巨头,避免关键资产流失。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2008年中信因次贷危机痛失澳洲铁矿,2025年的中国,绝不能让类似剧本重演。[给你小心心]
参考资料:第一财经-2025-03-20-《B站季度扭亏为盈,贝莱德一个月套现6亿港元》
四川观察-2025-03-06-《突发!李嘉诚拟228亿美元卖掉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两港口》
新浪财经-2025-01-20-《看好中国市场 外资持续扩大业务版图》
中国新闻网-2025-01-18-《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新” 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财联社-2025-01-16-《贝莱德:中国市场仍然具备明显投资机会 未来贝莱德集团将持续在主动权益和指数增强领域积极布局》
同花顺财经-2025-03-03-《一周盘点 | 阿里巴巴上周美股跌7.82% 港股跌7.94%》

第一财经-2025-03-20-《B站季度扭亏为盈,贝莱德一个月套现6亿港元》

四川观察-2025-03-06-《突发!李嘉诚拟228亿美元卖掉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两港口》

新浪财经-2025-01-20-《看好中国市场 外资持续扩大业务版图》

中国新闻网-2025-01-18-《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新” 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财联社-2025-01-16-《贝莱德:中国市场仍然具备明显投资机会 未来贝莱德集团将持续在主动权益和指数》

同花顺财经-2025-03-03-《一周盘点 | 阿里巴巴上周美股跌7.82% 港股跌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