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俘的志愿军,在阿根廷成为巨富,拥有60万亩土地娶总统妹妹

曦言说人间 2024-10-15 02:58:15

他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战争里却不幸沦为战俘。眼看着未来毫无希望,但谁承想,在被俘虏到之后,他愣是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不仅坐拥六十万亩土地,甚至还迎娶了总统妹妹,跻身上流社会。

他到底是谁?其中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衣锦还乡,不忘故土

19世纪80年代,正好赶上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远在阿根廷的程立人背井离乡已久,心里一直挺不是滋味的,总想着要回来看看。

此时的他已经是阿根廷数一数二的大老板,钱多得花不完,地位更是高得吓人。可甭管在哪儿发财,程立人从来没忘本,一直惦记着家乡。

1986年,他终于有机会回到老家,可算是了了一桩心愿,一下飞机,程立人就被家乡的变化惊呆了。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都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以前矮小的土房子,现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

家乡发展得真是太快了,回到家乡,乡亲们都可热情了,把他围得水泄不通,又是嘘寒问暖,又是拉家常,就像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听着熟悉的乡音,吃着村民给他做的家乡菜,程立人心里暖洋洋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家乡亲人的下落,可就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这次回来,他终于和亲人团聚了,心里那叫一个高兴。看到家乡变化这么大,程立人心里既高兴又感慨,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

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捐钱给家乡修学校、修路,还想着法子帮家乡招商引资,希望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乡人都被程立人的爱国情怀感动了,夸他是个有良心、不忘本的好人。当地政府也特别重视程立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推动家乡经济发展。

虽然程立人人在国外,但他一直心系祖国,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变化,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中国和阿根廷的友好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经常说:“我人是在国外,但我的根在中国,我永远都是一个中国人!”

这话说得朴实,让人听着心里热乎乎的,这就是一个海外游子的真心话,也是咱们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但就是这么一位功成名就的大老板,竟然是流落在外的被俘志愿军战士,在他背后,背后其实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少年求学,投笔从戎

要了解程立人这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程立人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特别好,再加上家里条件好,父母也舍得在他身上花钱,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除了学习本国的知识,他还对外国语言很感兴趣,没事就喜欢鼓捣那些外语书籍。

那时候好多同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程立人倒好,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愣是让他给学会了,而且还说得贼溜,跟外国人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1945年,19岁的程立人考上了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所大学,学习的还是当时比较冷门的西语系。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才,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应该不难,可是,那时候世道不太平,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好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只能在家里待业。

程立人也是一样,空有一身才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会儿他心里也挺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1949年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眼看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程立人所在的城市也人心惶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就在这时,他听说国民党军队正在招募翻译官,要求会说外语,而且待遇还不错。程立人一寻思,自己现在也没啥事干,不如去军队里试试,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天地。

就这样,程立人加入了国民党军队,成了一名翻译官。但他这个翻译官可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翻译文件那么简单,有时候还得跟着部队上前线,在枪林弹雨中传递消息,那可是相当危险的。

不过程立人福大命大,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他心里也清楚,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不得民心,早晚会被打败,他可不想跟着国民党一起完蛋,于是就一直在寻找机会。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他所在的部队宣布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也顺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对于这段经历,程立人后来很少提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特殊的经历,对他后来的选择和命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战火洗礼,命运转折

1950年朝鲜战火燃起,消息传回国内,中华大地群情激愤。曾在硝烟中几经辗转的程立人再次选择投身戎装,毅然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心和千百万中华儿女一起跨过鸭绿江,保卫新生的共和国。

在朝鲜,程立人被分配到了一支主力部队担任翻译工作,虽然不用直接上战场冲锋陷阵,但他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为了洞悉敌人的下一步行动,获取宝贵的情报,志愿军战士们经常要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地潜入敌后,抓获一些美军俘虏,从他们口中逼问出决定战局的关键信息。

每当这个时候,程立人就得硬着头皮上,用他那几门外语跟那些美国大兵“唠嗑”。说起来也怪,这些美国大兵一见到程立人,态度就缓和了不少,有时候甚至还会主动透露一些情报。

当然大部分时间程立人还是得跟着部队一起行军打仗。那时候条件十分艰苦,吃不饱、穿不暖,还得时刻提防着敌人的炮火袭击。在一次战役中,程立人所在的部队遭到了敌军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程立人和一些战友被困在了阵地上。

他们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终不幸被俘。

被俘后程立人和战友们被关押在一个条件极其恶劣的战俘营里。在那里他们不仅要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折磨,还要面对敌人的各种非人道待遇。

美军为了瓦解志愿军的斗志,对战俘们进行了残酷的折磨和洗脑,还挑唆战俘之间互相揭发、攻击,想要让他们背叛自己的祖国。在战俘营里,程立人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经历了人性的考验。有的战友为了活下去,选择了屈服,有的战友则宁死不屈,最终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这段经历给程立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也让他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战争结束后,程立人辗转流落到中立国印度,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段被俘的经历,无论回到哪里,都会成为他人生中抹不去的阴影。他需要一个新的环境,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就这样程立人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对未来的迷茫,踏上了前往印度的轮船。

异域奋斗,创造奇迹

抵达印度后,迎接他的却并非想象中的平静与安逸,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他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下曾经的骄傲和抱负,去做那些最苦最累的活计,而微薄的收入,也仅仅够他勉强糊口。

尽管现实残酷,但他没有就这么彻底放弃了。

他深知想要改变命运唯有靠自己,于是努力学习当地语言,一点点克服沟通障碍,同时努力去理解那些与故土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希望能早日融入这个陌生的国度。

后来出于巧合,程立人接触到了航海贸易,他利用自己会说多国语言的优势,给一些贸易公司当翻译,跟着商船四处奔波。几年下来他积累了不少航海经验和商业知识,也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1955年程立人几经辗转,来到了南美洲的阿根廷,当时的阿根廷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频繁,这对于程立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宝地。

初到阿根廷,程立人身无分文,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虽然生活艰辛,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寻找着发家致富的机会。

时间久了,他就发现,阿根廷出产一种叫做“红纹石”的宝石,这种宝石在当地并不值钱,但在其他国家却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印度,很多贵族都喜欢用红纹石来装饰自己。

敏锐的商业嗅觉告诉程立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他开始四处筹集资金,从阿根廷低价收购红纹石,然后想方设法运到印度去销售。由于成本低廉,再加上程立人头脑灵活,很会做生意,他的红纹石生意很快便红火起来,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资本后,程立人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开拓新的市场。他发现印度的豆粕价格非常便宜,而阿根廷是畜牧业大国,对豆粕的需求量很大。于是他又开始做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把印度的豆粕运到阿根廷销售,从中赚取差价。

就这样程立人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勤奋努力,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阿根廷赫赫有名的富商。

他不仅涉足宝石贸易和农产品进出口,还投资了房地产、餐饮等多个行业,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最后甚至有了60万亩之多的土地。

随着事业的成功,程立人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他风度翩翩,谈吐优雅,再加上财富带来的光环,很快便引起了阿根廷上流社会的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时阿根廷总统的妹妹,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最后还结了婚。

这段婚姻不仅让程立人获得了爱情,更让他成功打入了阿根廷的上流社会,为他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结语

不得不说程立人的人生真是精彩,谁能想到一个曾经在战俘营里九死一生的志愿军战士,竟然能在遥远的阿根廷闯出这么大一片天地。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只要不放弃希望,敢想敢拼,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参考资料:

凤凰网——2014-04-27——志愿军老兵远走阿根廷成总统妹夫 坐拥60万亩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