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重压,汽车供应链全球韧性大作战!

科技确有核芯 2025-04-09 22:12:46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4月2日,特朗普政府确认对所有在美国境外全部或部分生产的汽车和卡车征收25%的关税,在4月3日生效。此外,对美国境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将于今年5月3日开始实施。

“关税大棒”一出,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此次关税措施主要针对的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这不仅影响到直接相关的制造商和供应商,还波及了整个供应链网络。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进口车辆和零部件的市场规模巨大,这一关税新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影响。

对美整车出口不到总出口量的2%,但零部件企业压力明显

关税加征对美国汽车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此次汽车关税调整间接挤压了整个汽车电子产业链的利润空间,以价格上涨的形式转嫁至消费者端,也就是汽车售价将上涨。美国车企通用汽车表示,此次加征关税会使在美国销售的新车成本至少增加5000美元。《纽约时报》认为美国生产的汽车价格会上涨3000美元左右,而进口车型将上涨1万美元甚至更多。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的进口品加征关税,将使得生产一辆跨界车的成本增加大约4000美元。

消息显示法拉利、保时捷、奥迪等车企均计划提高售价,抵销关税带来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汽车行业整体定价或将被推高。

《纽约时报》公开的数据显示,2024年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近一半是进口的,墨西哥、日本、加拿大、韩国、德国、中国等国家均有汽车进口美国。另一方面,在美国当地制造的汽车也需要进口零部件。

美国进口车辆及零部件来源地是哪里?

《纽约时报》数据显示,美国从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进口的汽车总量约占进口总量75%;仅从墨西哥每年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就达到数百亿美元。国内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产品(包括零部件等)也达到了200亿美元的价值量,但占总进口额比例较小,不到5%。

对国内汽车产业影响的有哪些?可以分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来看。

在整车方面,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41万台,出口增速23%。但对美汽车出口约11万辆,不到总出口量的2%,约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0.4%左右。我国前三大出口国家为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对美出口汽车销售额不断减少,从直接影响来看,此次美国汽车关税加征对于国内直接出口整车的负面影响较小。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自主汽车不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

不过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美零部件出口额约为172亿美元(仅为海关税则列明汽车或机动车辆用的零部件),占出口总额的15.6%。出口产品包括动力总成及零部件、车身零部件、底盘零部件、玻璃、电子电气零部件等。

具体来看,汽车动力总成即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及部件、变速箱及传动系统、动力电池等。电子电气零部件包括控制模块、传感器、线束等。

其中,美国也是中国第一大锂电子电池出口国。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达611.21 亿美元,出货量美国市场的金额为15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约占出口总额的25%。关税战将对锂电产业链产生明显影响。

中国锂离子电池的出口目的地(图源大西洋月刊)

关税风暴下影响较小,汽车产业链企业加强韧性

新的汽车关税政策对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的影响绝非单一维度的价格波动,而是从供应链安全、技术发展路径到市场竞争格局的全方位冲击。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后,我国政府宣布对自美进口汽车产品也加征34%关税。数据显示,2024年自美进口约19.2亿美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包括自动变速器及零件、发动机零件、底盘零部件等。此外还有最为关键的智能驾驶芯片等。

在进口产品中,车规级MCU、功率器件以及其他面向中低端市场的产品,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尽管国产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国际情形也充满不确定性,但加速替代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局势。

面对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所带来的压力,国内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多种应对策略以减轻负面影响。目前,已有多家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回应。

万通智控表示公司销往美国的车联网产品、TPMS产品,以及气门嘴产品目前主要在海外生产基地生产,暂不受到中美之间关税的影响。

锐明技术提供车载终端设备、监控设备,其表示美国新关税政策不会对公司收入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锐明技术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均有业务落地,美国单一市场营收占比逐年降低,今年一季度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已降至不足15%。且绝大部分美国客户评估关税引发的成本上升属于经营可控范围,公司已经做好承担新增关税成本的准备

转移生产工厂,拓展美国之外的海外业务

在目前公开回应的企业中,大部分均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尽管加征关税直接冲击有限,但蝴蝶效应依旧会存在。国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不少企业也提出了举措。

道通科技提供汽车智能诊断、新能源充电桩产品等业务,道通科技在回应时提到五大方面:一是公司在美库存产品可满足未来6-9个月的销售需求。二是考虑将工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部分数字维修产品(如TPMS产品)转移至收购的美国本土工厂生产。三是公司将在墨西哥设厂等低关税区域设厂。四是合理调整产品价格、提价降本提升产品毛利。五是将不断加快美国以外市场拓展,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占比。

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必须建立从供应链韧性到技术创新突破,从市场多元开拓到产业生态协同,多管齐下的应对政策,包括供应链自主可控战略、技术创新突破、市场多元化布局等。

例如在市场布局方面,提供汽车连接器等产品的瑞可达,已经在美国和墨西哥设立了工厂。该公司认为美国加征关税,会更有利于海外工厂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就近服务客户,也更有利于海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立讯精密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全球产能布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不确定性的影响。

崔东树提到,美国“对等关税”下的中国汽车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应该实现更强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要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在海外市场的普及,同时针对燃油车的需求突出我国产业优势,实现全球市场的燃油车差异化。

小结

此次关税风暴引发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震动。尽管对美整车出口不到中国总出口量的2%,但零部件企业面临压力。汽车半导体行业遭遇三重冲击:供应链成本上升、技术壁垒抬高和市场格局重构。国内汽车产业链企业正面临供应链安全、技术发展路径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全方位冲击,加速国产化成为趋势。预期未来产业竞争将聚焦于供应链韧性、核心技术话语权与区域化市场策略三大核心能力。

0 阅读:0

科技确有核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