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克林想捏软柿子,韩先楚偏要打硬仗!上级决定:按韩的意见办

如松谈历史 2023-11-20 02:09:00

作者:我看行历史

这原本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役,但是谁也想不到,韩先楚指挥部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取得最后的胜利。

1947年3月下旬,根据种种迹象表明,东北保安副总司令郑洞国,正在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这次全面进攻,郑洞国一口气调动10个师的兵力,准备28日这一天倾巢出动,兵分四路。一场规模最大的临江保卫战即将爆发。

郑洞国

眼看最糟糕的情况即将到来,当时临江地区的东北民主联军却亮起了“红灯”。在没有友军部队支援的情况下,只有4个师,每个师6000余人的我军部队,陷入敌众我寡的尴尬境地,临江的形势变得非常严峻。

面对上级的询问:“你们打算怎么办?”辽东军区政委陈云斩钉截铁作出了如下回答:

“我们已下定决心,集中三纵、四纵五个主力师准备打运动战。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打到只剩千把人,也要保证完整的长白山。此次敌兵多,又相互靠拢。我们决心打几个硬仗、冒险性的大仗。若无此决心,必然这样也不便打,那样也不便打,其结果必然是部队拖垮,根据地丢失,贻害全局。”

既然一场反击战势在必行,那么,谁来制定作战方案,指挥这场战斗呢?

萧劲光与陈云

陈云与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商定,决定由三纵司令员曾克林,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共同组建前方指挥所指挥作战,两支部队一起研究作战方案。

意料之中的是,又一场关于怎么打的争论,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本来军区要求韩先楚4月4日赶到三纵,心急火燎的他快马加鞭,带着四纵作战科长肖剑飞,3月31日半夜时分,就赶到三纵的驻地四道沟子。

面对风尘仆仆赶来的韩先楚,三纵司令员曾克林与副司令员一起走出屋外,表示欢迎。韩先楚则笑着说:“我是来给司令员当助手的。”曾克林关心的说:“韩副司令先去吃饭,然后休息一下,有事明早再说吧。”

哪知道,韩先楚焦急地说:“司令员,还是抓紧时间开个小会,研究这一仗该怎么打吧。”

曾克林见状,马上召集身边的几个干部,与韩先楚一起研究具体作战计划。

曾克林少将

关于这一仗的打法,曾克林早有自己的想法:“柿子先拣软的捏,在湾口镇地区集中兵力,先拿中路较弱的滇军第93军暂编21师开刀。成功之后,从外翼侧面一步一步打下去,再乘胜扩大战果。这样比较有把握,而且也稳妥。”

说完,曾克林用询问口气问身旁的韩先楚:“四纵的意见如何?”

想不到,韩先楚马上站起身表示反对:“我认为还是先打敌89师合适。因为这个师是敌人主要进攻的一路,消灭了它,敌人的全面进攻,就可能被粉碎,这是关键的所在。”

没想到,曾克林并不赞成,他摇着头说:“敌89师是蒋氏的嫡系部队,全部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更何况,他们北面有滇军暂编21师、第六十军182师、以及重建的184师五个团兵力,南面有新22师和52军第2师,打起来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战斗,各路敌人增援上来,我军有被围的危险。还是先打暂编21师为好。”

韩先楚当即反驳:“这个89师初来乍到,在热河没打过什么大仗,一直与我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作战,没吃过大亏,以为我们不堪一击,急于冒进。南路第22师与第2师距离较远,我们可以用9师顶住,北路滇军暂编21师和184师,集中7师、8师、10师,加上军区、纵队的炮兵,完全有把握消灭89师。”

事实上,这一点韩先楚说的没错。经过我军半年多的打击,敌人已经收敛不少,吃过我军苦头的部队滇军第六十军,已经提高了警惕,相应变得难打了不少。就连王牌军新六军新22师推进过程中,也开始瞻前顾后。反观那个“千里驹”师向新开岭逼近时,连路边的村庄也没搜索过,狂妄的劲头倒与89师几乎一模一样。

韩先楚上将

虽然三纵司令员曾克林对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如雷贯耳,之前的鞍山战役、新开岭战役更是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但是眼下这场仗真能这么打吗?

结果说来说去,两个纵队的指挥员在作战对象上再度出现了分歧,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这时,韩先楚身边的肖剑飞,小声对韩先楚说:“副司令员,还是别争了,要不把两套作战方案上报辽东军区,请上级定夺吧。”

意料之中的是,请示的电报发出不到两个小时,陈云和萧劲光的回复电就来了:“按韩先楚的意见办,由韩先楚指挥三纵、四纵,歼灭89师。”

然而,对于韩先楚来说,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让三纵的干部战士尽快了解作战指导思想,完成作战部署才是当务之急。

不料,4月1日上午,当韩先楚在前方临时指挥所,召开师以上干部作战会议面授机宜时,不少三纵的干部第一反应,竟然都蒙了。

什么意思?主要原因是在台上,韩先楚竟然提出要在白天歼灭89师。

顿时,台下干部一片哗然,大家议论纷纷,一位干部迷惑不解的问:“副司令员,众所周知,我军过去的老战法,从来都是白天隐蔽,夜间攻击,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另一位干部干脆当着韩先楚的面发起了牢骚:“这场仗本来就是硬碰硬了,副司令员安排在白天进攻,敌人不就更硬了吗?这是打的哪门子仗?”

面对下面一片怀疑的目光,韩先楚直截了当阐明自己的作战意图:“如果8师23团和10师29团诱敌深入成功,那么,4月3日清晨,敌89师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向三源浦推进。这一带地形复杂,敌没有工事可以依托,便于我军隐蔽接敌,出其不意打它个措手不及。”

顿了一顿,韩先楚指着地图作出部署:“诱敌部队要顺着敌人嚣张狂妄轻视我军的心理,不断的示弱、示弱、再示弱,让这头蠢牛按照我们的节拍跳舞。主攻部队要等到89师被诱至红石粒子、张家街、油家街地区再出击。”

会后,我军部队分头采取行动。很快,战局的发展。果然不出韩先楚所料。不知是计89师越追越来劲,89师师长万宅仁甚至公开嘲笑自己的同僚:“都说南满的敌人厉害,今天就让你们看看,是他们厉害,还是你们无能。”

等到4月3日清晨,89师一头钻进我军包围圈,遭到四纵的猛烈炮击时,万宅仁这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随着韩先楚的一声令下,参战的指战员在呐喊声中,发起冲锋。

此刻,坐阵军区指挥所的萧劲光焦急万分,他知道89师来者不善,这是场硬仗。军区作战科长岳天培好不容易摇通了电话,萧劲光就拿起话筒,出乎他意料的是,电话里面传来了三纵作战参谋侯乐孔兴奋的声音:“司令员,战斗快结束了,部队都扑下去了,漫山遍野抓俘虏呢。”

萧劲光以为自己听错了,大声问:“什么?什么?快结束了?你给我再讲一遍,找韩先楚讲话。”

侯乐孔喊道:“韩副司令也下去了,我们马上要拆线了,指挥所要前移了。”说完,挂断了电话。

拿着话筒的萧劲光一头雾水,自言自语地说:“这仗怎么打得?怎么打得这样快?”

身旁的陈云也惊讶:“怎么打得这么快?”

最终,我军仅用10个小时歼灭89师和54师162团,俘虏89师代理师长张孝堂等7500余人。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斗示意图

得知消息的郑洞国大惊失色,根本无心恋战,匆忙命令各路人马撤出战斗,第四次临江保卫战,再次以我军的获胜告终。

此战之后,历时三个多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斗接近尾声。,由于北满、南满两地我军部队互相配合,不仅成功粉碎敌人制定的“南攻北守”的战略,还扭转了东北战局,我军由被动防御开始转向主动进攻。

作为四纵的副司令韩先楚,不经意间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人物。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