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广东妹子,大学毕业当国际客服,后来到美国当保姆,没想象中好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5-27 08:13:25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926位真人故事

我是李振园,小名果果,出生在广东惠州的一个小县城-博罗。今年,我28岁,正式成为一名美国留学生。从2022年来到美国的互惠家庭开始,我就更坚定地想要提升自己,于是,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美漂生涯。

(我和互惠家庭过圣诞节)

我出生于1995年,有个大我两岁的哥哥。妈妈是个朴实勤劳的家庭妇女,爸爸是我们博罗当地的一个小生意人。

说到我的家乡博罗,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讲到珠江三角区,大家都会想到深圳、东莞、珠海等大城市。我们博罗也是沾到了临近这些大城市的光。

(小时候的我和爸爸合影)

在我小学时期,县城周围发展了很多工业区,吸引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

家里靠出租店面和房子,成为先富的一部分家庭之一,所以我从小家庭条件还算可以。

爸爸总说自己没有读到什么书,吃得亏太多了,于是就对我和哥哥的学习抓得很紧。我俩也很争气,中学之前,学习一直是名列前茅。

(哥哥和侄子来参加我的大学毕业典礼)

后来,我也顺利考入了广州的一所大学,读英语专业。

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美国。那天课上,听教授细细地描述着在美国旅游的经历,我的脑海中已出现了一帧帧画面。

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到这里来学习,该有多好呀。

(我在纽约时代广场和米老鼠的合照)

大学毕业后,我直接到了快递公司,做了三年的国际客服。

机缘巧合,三年后我来到深圳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当英语培训老师。

也是在这里的圈子,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了美国互惠生的项目。也让我心里那颗向往美国进修的种子,终于发了芽。

2021年,我从事英语培训老师没多久,就赶上了国家双减政策。我只能转身投入到新的行业,一家外贸公司。

在外贸公司工作期间,我一直关切着美国互惠生的项目动向。那会正当疫情期间,我的驾照一直没有考下来,基本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

(我参加深圳工展会翻译工作时和荷兰设计师的合照)

但我没有灰心,仔细了解了这个项目必需的要求和资料后,马上开始一一做好准备。努力学车练车,只为快些拿到驾照,等待曙光来临。

但唯一自己不能把握的,就是互惠生不能超过26周岁。我一边祈祷着疫情快些过去,一边着手准备着所需要的资料。

2022年1月,终于迎来了大喜讯,疫情全面开放。我终于迎来了机会,以往的努力没有白费。

由于资料准备得充分,我很快就匹配到了一户美国白人家庭。

在来美国之前,美国家爸就把他6个月小宝宝的照片和日常动向分享给我,这种信任让我倍感温馨。

(我和互惠家庭参加排灯节)

1月底春节回家,我告诉了爸爸妈妈,要去美国当互惠生。正如我所料想的那样,爸爸妈妈都很反对。

“美国这么乱,电视和新闻上经常看到听到Qiang击案。疫情又不戴口罩,那里的华侨都想逃回国,你倒好,想出去,还是给人家当保姆。”爸爸隐忍着气愤着对我说。

妈妈也在旁边一边叹气,一边抹泪。

“互惠生不是保姆,我在那里可以学习。这样既解决了吃住的问题,还有收入。又可以在那里的环境,提升自己,接触到不一样的学习机会,还有很多其他好处的。”

(出发美国前,好闺蜜们为我饯行)

“爸爸妈妈不要太担心,我已经是成年人了,知道自己做什么。”我看到爸爸妈妈极力反对,只能简单地为自己辩护一下,在他们的认知里,过多的解释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就这样在家人的反对下,2022年2月,我一个人踏上了往美国的路程。

当我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才开始有些担忧。有点害怕会遇人不淑,也害怕自己会不适应,更多的是对未知前方的恐慌。

(我在墨西哥旅游时的留影)

到达美国旧金山已经快凌晨了。快到接机口的大门口时,我看见一个美国男孩,举着我名字的牌子。

“HI,果果,终于等到你了,我还担心你错过了这一班机,或者没有看到我!欢迎你!”家爸热情真挚地对我说。

机场距住的地方大约30分钟的车程。一路上,我们聊得很开心,就犹如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就这样,开启了我的互惠生活。

带宝宝、打理家里是我的日常工作。没有带过小月龄宝宝的我,开始也是一个考验,更让我难于接受的,就是饮食方面。

(我和附近其他互惠生一起徒步的合影)

家爸家妈都是事业狂,一心扑在工作上,对饮食方面都不太关注。

早上经常是peanut butter bread 或者bluberrye jam bread, 加一杯牛奶。中餐也是面包,甚至晚上也是面包。

天天面包面包,都快把我吃抑郁了。就这么饥一顿饱一顿,短短半个多月,把我多年减不了的肉,拜拜了十几斤,当时就剩这点安慰了。

看见家爸家妈都很自律,每天都健身,我也马上调整心态,饮食跟上来,因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我在这里是有工资的,虽然不多,每个星期大约有200美元,到后面有350美元左右。每个星期,我可以出去吃一顿30美元的麻辣烫,犒劳一下自己。

(我和朋友们一起吃麻辣烫)

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住家保姆吗?

是的,您也可以就这样理解!但来到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互惠生的收入。

来美国之前,我自认为,自己的英语还算不错的。真正来到美国之后,发现日常沟通的单词,在课本上往往是没有的。

美国家爸家妈对待我,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透着尊重和关爱。

在这里,我从白人家庭成员里,学会了肯定自己:第一次滑雪,第一次kayak,第一次坐轮船去墨西哥旅游。

(美国家庭妈妈带我一起Virginia 探洞)

我想要更大地提升圈子,想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我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免费教竖笛的帖子。

没想到,在这里,我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请问您是可以免费教竖笛吗?我会架子鼓,咱们可以互换技能,互相交流,你看怎么样呢?”这是他在社交网站看到我的帖子后,主动来联系我。

我们相约在周末,离各自都不太远的伊丽莎白湖见面。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和开心,到傍晚时分,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他很优秀,印度人,大我两岁,是在美国攻读MBA和MIS的留学生。第一次接触,就感受到了他的阳光和上进。

(休假时我和男朋友一起徒步)

我们联络得比较频繁,很快就确定了第二次见面,一起去爬山。

也是这一次,他很直白地向我表示:喜欢我。

在美国,确定恋爱关系是很复杂的文化。首先是朋友,然后才是dating(关系)(在这个阶段,是没有固定伴侣的,可以同时和不同的异性约会,找适合自己的那个人),最后是确认男女关系。

确定了dating关系后,我们会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爬山,一起去散步等等。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上他了。

我是中国人,他是印度人。这份感情能维持多久,以后能走到哪儿,我们都不知道,开始也不敢去探究,只顾着享受当下。

(喜欢冒险的男朋友带我漂流)

但问题不会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地显现出来。两个国度的人,文化差异大,而且对未来的规划也不一样。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投入的感情比他的多。

因为,我发现,当自己奔向他时,他会有一瞬间的迟钝;当自己满心满眼地望向他时,他的眼神会有一丝的闪躲。让原来在他面前就有点自卑的我,感觉到了更多的不确定。

是啊,互惠生过后,我可能要回国,他却很坚定要留在美国发展。

相处过程中,我总是提到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在谈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时,也是向往着简单恬静的生活,跟他满腔抱负的理想,南辕北辙!

(和男朋友一起去纽约看自由女神)

家妈跟我年龄相仿,她是我这里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在她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给我做了一套她们公司研发的情感测试题。测试结果:他,不合格的伴侣!

“你做你自己就好,任何时候,首先是你自己。”家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是的,别人只会因为你的价值爱你,不要对任何人有过多的期待。

而且,不要过快地把自己的未来和TA绑在一起,不要用牺牲来证明爱,这样只会给对方压力,没有任何的意义。

但,我真的很喜欢跟他在一起。

他带我一起健身,认识更多的朋友,教我勇敢,勇于捍卫自己的权利……

更多的是,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站在我这一边,已经是我的精神支柱,这难道不是对我的爱吗?

他曾教过我,有任何问题,不要总是憋屈着自己,而是要讲出来,让别人看到和听到。

于是,我鼓起勇气找他坦诚公布地谈一谈。

“亲爱的,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测试题很棒,但并不适合每一对情侣。只要我们想在一起,在哪里生活和发展,都不是问题。”

“美国是我们相遇的地方,也是经过我们很大的努力才到达的地方,或许我们可以努力地在这里扎根、发展,共同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相信我,我们肯定可以的。”

听到他对我说的这番话,我心里默默地,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点赞。

现在的我,已拿到留学签证,正在蒙特梭利攻读幼儿教育专业。

工作学习,行程满满,偶尔和他约个会!

(我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留影)

现在的我,明白了前途比爱情重要,还明白爱情比前途更难得,最后也明白了,对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与你并肩而行!

【口述:李振园】

【撰文:开颜】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