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玫瑰的故事》这部剧中,最令人喜爱的角色是玫瑰的父亲,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儿女们深刻的启示。每当玫瑰遇到难题,她总是首先寻求父亲的指导。
在婚前,有一次玫瑰没有回家,父亲便亲自送饭给她,并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玫瑰好奇地询问父亲,为何自她记事以来,父亲从未批评过她。父亲回答说,如果一个人违法,法律会对其进行惩处;如果一个人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公众舆论和良知会对其进行谴责。除此之外,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在那个时代,黄父的教育理念显得非常先进。尽管他是六十年代的人,但他的思想一点也不陈旧,反而非常正直。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傅家明生病后,玫瑰感到非常为难,于是她与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黄父的话语如同醍醐灌顶,他告诉玫瑰,家族中的人不会做出趁人之危的事情。如果她选择与傅家明在一起,家人不会反对;如果她选择放手,家人也不会认为她无情。黄父对孩子们的引导,从来不是严厉的管教,也不是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黄爸爸无疑是教育界的典范,他不仅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且在家庭管理方面也颇具智慧。
当玫瑰和她的哥哥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首先与父亲商量,但在家庭中,发言最多的却是母亲。有一次在饭桌上,母亲一个眼神就让父亲立刻沉默,孩子们也只能习惯性地微笑而不语。当玫瑰向父亲要钱时,父亲拿出的是自己的私房钱,这表明家中的经济大权实际上掌握在母亲手中。
这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妇从未争吵过,父亲博学而朴实,母亲既能在客厅中应对自如,也能在厨房里大展身手。父亲唯一一次发怒是因为玫瑰失恋时,深夜无意中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回拨过去却无人接听,导致他们整夜担心,无法入睡。
父亲的愤怒源于儿女们让母亲担心。这样一对相互扶持的夫妻,能够将家庭经营得如此幸福,确实值得称赞。但只有黄爸爸知道,作为家庭的支柱,他能够让家庭如此和睦的原因在于他的智慧和责任感,以及他如何扮演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当玫瑰问父亲,他这样一个浪漫的人是如何与务实的母亲相处时,她直接指出了父亲是浪漫主义者,而母亲是务实的,两人性格迥异,却能生活在一起。父亲引用布霍特的话回答说,爱情的萌芽就是智慧的结束,意味着一旦陷入爱情,人们就会失去理智,但他坠入爱河时并没有想那么多。玫瑰又问,这么多年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即使是真正的恩爱,儿女们也认为父母的相处方式,无论是因为生活太过平淡,还是父亲太过委屈,都有许多外人难以理解的好奇之处。父亲引用培根的话回答说,爱情和智慧不可兼得,意味着在恋爱时他可能追求的是爱情,但进入婚姻后,他已经不谈风花雪月,而是用智慧去经营婚姻。
黄爸爸的这两句话深含哲理,虽然在家庭中妻子占主导地位,但他的智慧在于放下自己的性格去适应妻子的节奏。婚姻的最高境界是在磨合后相互妥协和容忍。
黄爸爸心里清楚,家庭中总需要有人让步,否则无法换来幸福。他也深知,作为他这个角色非常重要,既可以成就家庭的幸福,也可以导致家庭的破裂。当他决定用智慧支撑家庭时,就不再追求爱情的完美。因此,只要他一直带着智慧,家庭就会保持稳定;如果他哪天只追求爱情,他们的恩爱就会变得脆弱。每段关系都是如此,关键在于选择长久还是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