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李敏拿错了同学的笔记本,毛主席碰巧翻开,说:可以发表

崔崔不是催 2025-02-12 09:36:59
前言

大家都知道主席文采超棒,所以主席也特别喜欢好文章。1957年的一天,主席无意间翻看到女儿李敏同学的一篇笔记。

看完之后,主席不但亲自批阅了,还告诉李敏,让她的同学把文章发表出去。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事儿吧!

一、可以发表

李敏是主席的大女儿,可她并非从小就在主席身旁长大。小时候,我党正处于战争时期,对女儿的照顾难免有不到之处。李敏稍大一点的时候,她母亲就独自前往苏联了。

李敏小时候哪能不想妈妈,孩子眼睛都哭红了。主席瞧见了,心里可难受了。后来战事稍微松快了些,主席就把李敏送到苏联找妈妈去了。可谁能想到,这一分开就是好多年。

后来又打仗了,主席在国内的情况也挺糟糕的,而且李敏还小,让她自己一个人回国,这根本就办不到。

就这样,母女俩只能一个在大陆,一个在苏联,互相想念着。一直等到解放战争打赢了,国内慢慢安定下来,主席这才有空把李敏接回国内。

李敏懂事那几年没在主席身边,刚开头的时候,她跟主席这个父亲就不太亲近。主席,嘴上没说啥,可心里头挺失落的。

新中国成立后,主席把两个女儿送去一起上学。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主席政务特别繁忙,可他对孩子们的教育相当重视。

在学校里,李敏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叫王桂芹。她俩,课下老是凑在一块聊天,有时候搞些课余活动分组,也都是她俩在一组。

而且在学校的时候,李敏从来都没跟别人讲过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就只告诉过王桂芹。她俩之间没有秘密。

有一点得说一下,王桂芹的爸妈都是咱们党的前辈。王桂芹打小就在战乱里活下来的,所以她和李敏可有不少共同话题。

这天,他俩在学校搞完课外活动,眼瞅着快下课的时候,嘿,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俩赶忙手忙脚乱地收拾了一下,然后就回去。

可李敏不知道哇,她收拾东西的时候,不小心就把好友的日记本也给装进书包里了。这么着,王桂芹的日记就跟着李敏到中南海去了。

到了第二天周末,毛主席就回来跟孩子们一块吃饭了。每到周末,主席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们吃午饭,然后再玩一下午。

当然了,这也不是真就纯粹地玩。有时候,李敏或者李讷会讲讲学校里的事儿,再不然,就是主席给孩子们讲讲故事。

午饭后,李敏回房间收拾东西,结果在自己书包里发现一个陌生本子。她打开一看,上面明晃晃地写着三个大字“王桂芹”。

嘿,原来是自己把好友的日记拿回来了。就在李敏打算把日记收起来的时候,突然瞧见王桂芹写的是关于农业劳动的感想。

之前两人是一起参加这个活动的,李敏就打开看王桂芹对那次活动的感想。

李敏一看到,立马就被王桂芹的记载吸引住了。

“娇娇!娇娇!”突然,父亲的声音传了过来。李敏抬起头,这才发觉父亲都叫了自己好几声了,可自己却没听到。

瞧着李敏那出神的模样,主席笑着打趣说:“娇娇儿,瞅啥?也让爸爸瞅瞅!”李敏听到父亲的话音,眼睛突然一亮,说道:“爸爸,爸爸,您快瞧瞧这篇文章,是我同学写的,写得可棒!”

瞧着李敏那积极的模样,主席有意平静地问:“啥文章?”

“爸!我同学写得可好了,您肯定会感兴趣的!”李敏急得团团转,在主席身边打转。主席哈哈一笑,接过了李敏手里的本子。

主席坐在沙发上开始看(东西),刚看到内容的时候,主席脸上的笑意就一点点没了,变得严肃认真起来。看完一篇后,警卫员突然进来了,告诉主席天已经很晚,该休息了。

主席面带笑容地对李敏讲:“娇娇儿,你先歇着,这个本子爸爸拿回去看了后再给你!”

“行!”

第二天一大早,主席就找到李敏说:“你同学写得很棒,告诉她能发表!”

二、亲自批注

当天晚上,主席回去以后根本就没休息,而是把王桂芹写的文章全都看了一遍,最后还给出了自己的批准。

王桂芹日记里有些错别字和病句,主席都给修改了,这就能看出来主席是真的很喜欢这篇文章。

第二天,李敏一到学校,就拽着王桂芹去了小花园,接着把日记本递给她,说:“我得跟你道歉,我不小心把你的日记本拿回家了,你写得特别棒,我就拿给我爸看了!”

“你说啥?毛主席真看了我的日记?”王桂芹难以置信地问道。

“千真万确,我爸说你写得超级棒,还让你把这发表到报刊上去,你瞧!”李敏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日记给王桂芹看主席的留言。

王桂芹看到主席的留言后激动极了,李敏看着好友激动的模样,笑着说:“我爸爸还帮你改了错别字。”

回去之后,王桂芹就把本子郑重其事地搁在桌子上,然后慢悠悠地翻看起来,一看到主席的字迹,她眼里就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不久之后,王桂芹就按照主席所说的,把文章发表在了《中国青年》上,这自然是后来的事儿了。

三、尤爱读书

主席热爱读书,这事儿估计没人不知道吧。主席不管是以前在延安的时候,还是后来到了西柏坡,再或者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菊香书屋,那屋里,到处都是书。

这是主席青年求学时就养成的习惯。那时候主席还没安定下来,可每次离开时,他总是会带上一筐书。

别的先不提,就说当年大部队从延安撤离的时候,主席的行李里大部分都是书。大家都知道,主席在吃穿方面特别不讲究,但对书那可是爱护得很。

当年,主席就只有一条棉裤能换洗。警卫员当时就很纳闷儿,心想主席没多少衣服,咋会有那么多行李?结果一打开,全都是书……

主席生活特别节俭,没什么奢侈的东西能拿来送人。不过,在主席眼中,他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藏书了。

当年有别的国家领导人访华时,主席送的都是自己的藏书。

结语

毛主席可喜欢年轻人!毛主席说过:青年就像初升的太阳……

主席对祖国的下一代寄予厚望。从当年打仗的时候,主席在战事紧张的情况下还忙着筹办大学这事儿就能看出来,主席始终都在鼓励当代青年要有学识。

主席始终都盼望着,在他之后,中国的新一代能够把未来的中国发展得更加美好、更加强盛!

1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