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贪官或腐败分子的前身都是一个优秀的领导或干部。因为没有他艰辛的奋斗和努力他爬不上高位。然而,高位上风光无限,往往成为他们走向贪腐的起点。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也不例外。

谢建明,男,1965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1990年6月参加工作。早年曾在东南大学担任党委办副主任、主任,统战部部长,校长助理等职。2013年,他被任命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2018年担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在学术方面,谢建明曾获得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和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他还入选了国家人才百千万计划和江苏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4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观其相貌,此人天庭较为饱满,头脑聪慧、有福气之相;眉毛浓淡适中且较为整齐,性格较为沉稳、做事有原则;眼睛明亮有神,精力充沛、洞察力较强;鼻型挺拔端正,鼻翼有肉,财运较好、行事有主见。这么好的光环背后又有怎样让人探索的故事呢?

第一次面临权力诱惑,是在一次重要学术项目招标中。一家企业为了中标,找到他,直言项目中标后会给予一笔可观的 “感谢费”。那一刻,谢建明内心天人交战,最终,他咬牙拒绝了,可他没想到,这只是诱惑的开端。

随着时间推移,类似的诱惑接踵而至。有一回,一位企业老板找到他,希望在学院产学研合作中获得便利,并许下丰厚回报。谢建明想到辛苦一辈子的父母,想到想给家人更好生活的愿望,内心的防线开始松动。
“就这一次,应该没事吧,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他在心里给自己找借口,最终收下了第一笔 “感谢费”。第一次收钱时,他的手止不住地颤抖,心里满是不安与矛盾。但很快,他便说服自己:“这只是一点小意思,别人都这样,不算什么。”

自此,谢建明的堕落便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起初,他只是接受些高档礼品、旅游邀请等小恩小惠,可欲望一旦被点燃,便迅速膨胀。他开始主动索要好处费,利用职权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结识了一位企业家,对方暗示会给予 “回报”,希望他在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上提供支持。谢建明心动了,最终帮助企业顺利拿下项目,自己也收到一笔巨额 “感谢费”。
可这笔钱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让他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与不安之中。此后,他常常失眠,每听到敲门声都胆战心惊,可此时的他,已然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2023 年,谢建明被免职,他本以为事情就此平息,没想到 2025 年 2 月 16 日,江苏省纪委监委的调查将他彻底拉回现实。被带走调查的那一刻,他如梦初醒,内心满是自责与悔恨。

在调查期间,谢建明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奋斗历程,那些挑灯夜战的求学时光,那些在工作岗位上拼搏的日子,还有家人的期待和同事的信任,泪水夺眶而出。
他想起父母满脸骄傲地向邻居夸赞自己时的模样,想起妻子操持家庭的辛劳,想起孩子眼中对他的崇拜,如今这一切都被自己亲手毁掉。“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啊!” 他捶打着自己的脑袋,满心懊悔。
他开始反思自己为何走到这一步,是权力的诱惑太过强大?是欲望的膨胀让他失去理智?还是内心的贪婪彻底吞噬了他的良知?他渐渐明白,一切的根源在于他迷失了初心,忘记了作为一名党员和学者的使命与责任,被权力和金钱蒙蔽了双眼。
他写下一封忏悔信,信中他痛苦地写道:
“我曾经也是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的人,可如今却沦为阶下囚,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羞耻。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其他官员敲响警钟,千万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权力是把双刃剑,唯有坚守初心,保持廉洁自律,才能行稳致远。
要时刻警惕权力的诱惑,切勿被欲望冲昏头脑。”
严查到底!为民除害!
去小日子留过学的还被重用,这领导也是有问题的吧,该查一下可能是汉奸!
有可能是汉奸
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箴言(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