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大意的是刘备诸葛亮而不是关羽,庞统的预言对极了!

品幽阁 2023-07-29 16:41:20

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小编认为这只是看到表面现象,并没有看到当时实质根源,不信且听小编一一道来,会让亲您心服口服的,因为刘备有三大谋士,行军打仗包括战略谋划的最厉害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甚至法正的军事才能可能都高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的长处是谋政,也就是诸葛亮抚国安民的本领是庞统和法正比不上的,我们先看看荆州丢失的前因后果,再听听庞统当时预言了啥,看完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过来。

(1)荆州之失

话说刘备刚取了巴蜀和汉中,自称汉中王,刘备大喜得到了诰命,派司马费诗前来赍捧诰命投荆州。云长出郭迎接司马费诗入城,礼毕后,云长问:“汉中王封我何爵?”费诗回答说:“五虎大将之。”云长又问:“那五虎将是谁?”费诗答道:“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听后十分生气,说道:“翼德是我的弟弟,孟起是世代名家,子龙则长期随我兄,也是我的弟弟,他们的地位与我相当。黄忠算什么人物,竟敢和我并列?大丈夫岂能与老卒为伍?”于是,他不肯接受印绶。当关羽知道老黄忠入列了五虎将,和关羽并列蜀汉五虎将的时候,关羽十分恼怒,其实关羽早就憋着一口气了,之前才送信到成都给刘备诸葛亮说他要和马超决斗分一高下!这已经是关羽耐不住他们都立大功了,而感觉自己屈守荆州却毫无半寸攻城略地之功!

这时费诗却笑着说:“将军想错了。昔日,萧何、曹参与高祖一起举大事,最为亲近,但韩信却是楚国亡将。然而,韩信的地位却高于萧、曹两人,这也未曾引起萧、曹的怨恨。现在,汉中王虽然封了五虎将,但他与将军有着兄弟之义,视为同一体。将军就是汉中王,汉中王也就是将军。怎么能与其他人相提并论呢?将军既然受了汉中王的厚恩,就应该与汉中王同甘共苦,不应该计较官位的高低。希望将军好好思考。”云长恍然大悟,再次拜谢费诗的教诲,并接受了印绶。费诗正在领取王旨,让云长领兵攻取樊城。云长立即差派傅士仁、糜芳两人为先锋,执行攻城任务。

看,刘备诸葛亮明知关羽想建功立业想出去攻城略地之心,显然就没有把荆州背后虎视眈眈的孙吴放在眼里!而且刘备还出王旨令关羽去攻打樊城,关羽立即差派傅士仁、糜芳两人为先锋,两个字“立即”派傅士仁、糜芳两人为先锋,这里就看得出关羽并没有仔细思考斟酌一番,前锋的人选并没有考虑妥当!竟派这样的两个窝囊废的人去!

尽管襄樊之战关羽前期打得非常漂亮,但那也是对曹魏,背后最大的敌人孙吴还真正出手呢!当孙吴派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关羽的惨败已经拉开了序幕,最后就是关羽全军覆没,荆州落入了孙吴手中。

(2)刘备诸葛亮所犯的错误

前面评论了,刘备诸葛亮让关羽出兵攻取樊城就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因为他们深知关羽立功心切,而又没多余的巴蜀兵能增援关羽,这样势必就会让关羽孤军作战,更要命的是,把关羽背后最大的敌人孙吴给忽略掉,这才是最致命的战略错误!

因为,在关羽的襄樊之战之前,孙吴就有过一次大的军事出击,就是为荆州而战的!据《三国志》中记载,在关羽襄樊之战之前,孙权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派遣吕蒙袭夺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知道情况后,当时的刘备还亲自率领五万大军下公安,派遣关羽入益阳。同时,曹操也在此时攻占了汉中,张鲁被迫逃往巴西。

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备和孙权才肯联合起来,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部地区划归孙权,而南郡、零陵、武陵等地则划归刘备。随后,刘备率领军队返回江州。这一段历史充分展现了三国时期各方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地进行着权力的争夺。

(3)孙吴的如意算盘

在《三国志》中,早在襄樊之战发生之前,吕蒙向孙权提出了一个策略:趁着曹操远在河北,刚刚打败了袁绍和袁术,正在安抚幽州和冀州,还没有时间顾及东方的徐州。而徐州的守军不足以言,只要派兵前去攻占,就可以轻易获胜。但是,如果只是守徐州,曹操后续必定会来争夺,即使有七八万人守卫,也难以保证安全。

因此,吕蒙建议孙权应该占领长江流域,以增强形势优势。这个策略得到了孙权的高度认可。他认为,这个策略非常明智,可以在曹操来攻之前,先占领长江流域,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实力。这个策略的实施,对于孙权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是这一个战略,荆州必取!对于东吴这一战略意图,孙权吕蒙都曾打草惊蛇过了,刘备当时还亲自率兵防守公安的!咋等到襄樊之战的时候,竟然把关羽背后的大老虎孙吴给忽视掉呢!这实在是不该!

(4)诸葛亮的战略并没有因时因势而变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意图是要与孙权和好,避免与曹操直接对抗。当初曹操强大,孙吴居中,刘备最弱的时候,诸葛亮这一战略百分百都是对的,可当刘备取了巴蜀之后,那时候刘备的力量已经大得可以威胁到孙吴了,孙权岂可甘心和刘备真心合作呢?

所以,诸葛亮这一战略最终导致了刘备集团的失败。孙权两次对荆州动兵,第一次抢了三个郡,第二次直接全据荆州,还杀掉了关羽,这表明了诸葛亮的战略是一个错误的策略。 诸葛亮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他们和孙权的关系,没有认清双方的利益关注点。诸葛亮想要以荆州为根据地,但孙权也想以荆州为根据地。这种争夺使得蜀汉占据荆州,始终威胁着东吴的安全,孙权怎么可能和你和平共处呢?因此,诸葛亮的战略在实践中并没有取得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深入了解对手的利益关注点,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因时因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战略,避免因为错误的战略而导致失败。

(5)庞统的预言日后验证都对极了

大意失荆州?大意的是刘备诸葛亮而不是关羽,庞统预言对极了!

在《九州春秋》里面有记载,庞统曾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九州春秋》中的这段话,提到了当时荆州的荒残和人才匮乏,以及东有吴孙,北有曹氏,这些都是难以得到鼎足之势的。而与此相比,益州却是国富民强,拥有百万户口和强大的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这使得益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权借之地,可以用来定大事。益州的国富民强,不仅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还因为益州的人民勤劳智慧,开发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产业,如益州的锦缎、茶叶、竹编等,都在当时享有盛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益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也为益州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益州的强大兵马更是让人们刮目相看。四部兵马是益州的精锐部队,他们训练有素,武艺高强,无论是在攻城略地还是在防御战中都表现出色。这些精锐部队的存在,不仅为益州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益州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益州的国富民强、强大的兵马,以及富有特色的产业,使得益州成为了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借之地。借助益州的力量,可以在大事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庞统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刘备不能对孙权掉以轻心,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他认为,孙权与曹操一样都是刘备的生死大敌,因此刘备不能想着与孙权搞好关系,而应该采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三足鼎立之计。这种计划的核心是保持对孙权的警惕,并时刻准备应对孙权的偷袭。庞统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

(6)总结

庞统认为,孙权一直觊觎荆州,只要刘备稍有疏忽,孙权就会抓住机会偷袭荆州。这种观点在历史上得到了证明,因为荆州最终还是落入了孙权的手中。庞统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因为他意识到了孙权的野心和对荆州的渴望。

庞统强调了刘备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孙权的偷袭。庞统的建议还表明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刘备的未来的关心。他不仅提供了一个明智的计划,而且还警告刘备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荆州落入敌人手中。

这种忠诚和关心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庞统作为一个忠诚的谋士所应该具备的品质。总之,庞统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建议不仅提供了一个明智的计划,而且还表明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关心。刘备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孙权的偷袭,并采取措施保护荆州。而事实上,随着刘备夺得巴蜀之后,当上汉中王之后,刘备诸葛亮理所当然认为已经联姻了的孙权不会对他们动真刀枪的,正是这些臆念和侥幸心理作怪,才导致刘备诸葛亮犯了令关羽出兵樊城的战略错误,严重低估了关羽背后的大老虎孙吴,导致曹魏和东吴的全明星大将和最精锐部队都全部出动去对付关羽,关羽又没有三头六臂,哪里能低得住曹魏孙吴两国的倾国兵马来攻啊!所以才说,大意失荆州?大意的是刘备诸葛亮而不是关羽,庞统的预言才是真正对的。

0 阅读:207
评论列表
  • 2023-09-11 19:43

    关羽并没有大意,魏吴联合名将群殴本就难挡。沿途留着烽火台,荆州还有刘备小舅子留守,没想到糜那么不靠谱,没想到江东鼠辈那么下作,后来吕蒙立像被当地百姓自发推倒,因为白衣渡江非常不符合当时规则,以后商人百姓遭到了各方不信任。相当于现在用生化武器那么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