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年纪轻轻,为何却能成为关东联军的盟主?他到底都做了什么?

灵巧饭团 2025-01-21 14:28:17

公元190年之时,董卓竟强行将皇帝废黜,如此行径激起了关东地区诸多地方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这些地方官员纷纷自发地集结兵力,他们怀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联合起来,一同对董卓展开讨伐之举。

彼时,这些地方官员相互间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他们起兵讨伐董卓一事,全然是出于自发之举呢。如此一来,在起兵之后,面对究竟该如何协同开展作战行动的问题,众人自然就犯起愁来啦。

然而没过多久,在联军当中便有人提出建议,应当推举出一位能够全权负责军事调度的“盟主”。经过众人一番商议探讨之后,最终,大家一致决定推选年轻的袁绍来担任这支联军的“盟主”一职。

于是,历史上声名远扬的关东联军就此正式诞生了。彼时还年轻的袁绍,经众人推选,成为了大家的首领,全面肩负起后续针对董卓展开战争的各项事宜。

在《三国演义》里,袁绍被推举为盟主的那段情节堪称经典。不过不少人在看这部分内容时,心里都会冒出这样一个疑惑:袁绍那么年轻,究竟是凭借什么,能够让众人都心甘情愿地推选他来担任联军的盟主呢?

倘若众人看重的是袁家的背景,是袁家四世三公的显赫地位,那同样身为袁家后人的袁术,为何未获大家举荐呢?在那场董卓讨伐战里,袁绍究竟都有哪些作为?究竟是何原因,致使这支原本强大的关东联军,最终落得个分崩离析的下场呢?

实际上,我们能够从袁绍离开洛阳的那个时候开始讲起这段故事。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一事,使得东汉高层局面大乱,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彼此厮杀起来。就在这场激烈的互斗过程中,有个原本在地方上地位并不高的军阀董卓,借着机缘巧合的契机,竟一下子带兵冲进洛阳,并且将其接管了。

在进入洛阳三天之际,董卓即刻召开了一场会议。会上,董卓抛出要废黜汉少帝刘辩,进而改立汉献帝刘协的提议。虽说彼时不少人都持反对意见,然而由于董卓掌控着兵权,最终这一提议还是得以付诸实施了。

恰恰是在这场会议当中,袁绍毫不畏惧地将矛头直指董卓,公然地与董卓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在那场“废帝会议”落幕之后,袁绍因公然剑指董卓,心中不免担忧董卓会对自己痛下杀手。于是乎,会议一结束,袁绍便赶忙逃离了洛阳城。并且在离去之际,他还把那象征自身官职的符节,径直挂在了城门之上呢。

就在袁绍成功逃离的同一时刻,董卓那边也有了反应,而这反应恰恰证实了袁绍此前的判断无误。原来,董卓紧接着就下达了抓捕的指令,明确要对袁绍进行通缉,可见袁绍及时逃离确实是明智之举。

然而,就在董卓正要着手通缉袁绍之际,不少官员纷纷前来劝阻他。这些官员大多是袁家的故交,在士族群体里的地位亦是颇高。经他们一番劝说,董卓当下便很快冷静了下来。

彼时的董卓,心里对袁绍那可是厌恶到了极点,简直就想立刻把袁绍给除掉。可他心里也明白得很,自己才刚刚进驻京城,根基尚未牢固呢。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把那些士族都好好拉拢过来,他才能够真正将当下的局面给稳稳地掌控住。

袁家在袁绍背后支撑着,其家族可是有着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人脉极广,门生故吏多得数不清。要知道,先前董卓还是靠着袁家的提拔才得以发迹的。在这种情况下,倘若董卓对待袁家人的态度过于严苛,那势必会轻易引发整个士族集团一致的反感之情。

就这样,在冷静下来后,董卓做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决定。那便是撤销针对袁绍的追杀令,不仅如此,他还依照那几位大臣所给出的建议,正式任命袁绍担任勃海郡太守一职。

沧州一带在东汉时期是被称作勃海郡的。

暂且先把董卓这边后续的故事搁置一旁,接下来着重说一说袁绍这边的情况。

袁绍逃出京城之后,那一刻,他心底忽然涌起一种极为强烈的感受,只觉这天地广袤无垠,可偌大的世间,竟仿佛没有一处能供自己安身立足之地。

倘若我们从袁绍的角度来考量一番,便会察觉到:在当时那种情形下,袁绍能够前往的去处,着实是寥寥无几。虽说袁家以往有着四世三公的显赫声名,袁绍此前的人际关系也还算不错。然而在遭受董卓追杀之际,真正愿意顶住压力,坚决保全袁绍的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那么,袁绍在刚刚从京城逃离出来之后,究竟应当前往何处呢?

一般人碰到这样的事,头一个念头准是回老家去。东汉末年那时候,各地的豪强都纷纷闹起了独立。就拿汝南袁氏来说吧,那可是顶级的大家族,在汝南地区的影响力,那显然是不用多讲的,自是极为深厚的。

这意味着,要是袁绍在第一时间就迅速逃回自己的老家,那么他起码能暂且保住自己这条性命。哪怕是董卓,想要直接大老远地派人前往汝南去捉拿袁绍,那也是极为困难的事儿。

不过在从洛阳离开以后,袁绍并未返回汝南。

在这个时候,袁绍察觉到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所在。

倘若返回汝南老家,他的确可保得性命无虞。然而如此一来,袁家必败无疑!要知道在京城那处,董卓已然掌控住了局势。要是他就这样袖手旁观、无所作为的话,那后续袁家注定是毫无翻盘的可能了。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究竟应当怎样去做呢?才能够紧紧抓住那仅有的、可以实现翻盘的一线希望?

袁绍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思索后,得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结论。

军队,便是那一线希望所在啊!

在董卓还未入京的那段时期,袁家实则已布局多年。凭借着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袁家于地方之上广泛结交诸多官员。并且,早在天下大乱前夕,袁家的长辈便有先见之明,预料到后续或许会出现一些状况。故而,从相当早的时候起,袁家就着手向军队方面渗透了。

就拿董卓来说吧,早先那可是袁家一手给扶持起来的。可谁能想到呢,等董卓进了京城之后,居然一下子就变了脸。好家伙,他干脆就把桌子给掀了,把袁家之前精心布置的所有局都给破坏得一干二净了。

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袁绍要是还存有翻盘的心思,那么对他而言,最为妥当的选择便是去寻求袁家在地方上所能掌控的那些军队。

史书当中并未对袁绍离开洛阳后的逃命路线予以任何记载。不过,众多史学家持有这样的看法:袁绍在离开洛阳之后,其逃亡之旅的首站,极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成皋,而此地便是如今郑州的西部区域。

从地图上看,成皋恰在洛阳的正东方,这恰好能与袁绍此前逃亡的情形相契合。据史籍记载,袁绍离洛阳之时,把自己的符节挂在了洛阳东门上。这表明袁绍是从洛阳东门出发,朝着东方逃窜的。在离开洛阳后,往东边行进不到两百里,便抵达了成皋。

那袁绍之所以会先来到成皋,其最主要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因为在成皋这儿存在着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

有这么一个人,其名为桥瑁。

《三国演义》里有一种说法,称东吴的大乔、小乔均为乔国老之女。这乔国老其实是东汉后期的名臣桥玄。并且,桥瑁还是桥玄的远房侄子呢。

如此计算一番的话,这桥瑁,理应算作是大乔以及小乔两人的远房堂哥。

在正史当中,压根就没有关于大乔和小乔父亲的任何记载内容。并且从年龄层面去考量的话,大乔、小乔姐妹二人与桥玄相比,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从实际情况来讲,她们俩确实不太可能会是桥玄的女儿。

然而,那桥瑁的确是桥玄的远房侄子。

东汉后期的历史长河里,桥玄算得上是个颇为重要的人物呢。黄巾起义爆发前,他的官职曾高至太尉,其地位与袁家那几位长辈相比可是毫不逊色。但可惜的是,桥玄在黄巾起义爆发前夕就离世了,正因如此,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他就没多少存在感可言啦。

当董卓进入京城之时,桥玄的那位远房侄子桥瑁,已然成为了桥家在东汉高层的代表人物。

当然啦,要是仅仅只代表着一个桥家的话,袁绍说不定都不会特意去找他呢。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那个时候,这个桥瑁的手中可是掌握着一支军队!

这件事实际上和之前的何进脱不了干系!在何进掌握大权之后,便决意要对京城内的宦官展开一场大屠杀。为了达成诛杀宦官的目的,何进采纳了袁绍所提的建议,着手从京城之外调兵进入京城。那时的何进可是一下子就下达了四道命令呢,依此调了四支不同的军队入京。

在诸多军队当中,有两支军队格外有名。其中一支隶属于董卓,另外一支则归丁原统领。待董卓进入京城后,他用手段收买了丁原帐下的吕布,致使吕布将丁原刺杀,而后董卓顺势兼并了丁原所率领的那支军队。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何进可并非只调了两支军队哦,除了其中特定的他们两人所带领的那两支军队之外,实际上何进还另外调动了其他的两支军队呢。

有两支军队情况如下:其中一支由桥瑁负责,桥瑁此前出任东郡太守,在何进的安排调遣下,他率领着一支军队进驻到了成皋一带。另外一支军队呢,是何进的心腹王匡前往泰山郡招募了几百个弓箭手所组成的。

在随后的那段历史进程当中,王匡以及桥瑁二人,实则皆为极为关键的人物角色。他们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对诸多历史事件的发展走向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呢。

在董卓还未入京的时候,桥瑁所率领的那支军队,实际上是何进调往京城的诸多军队当中的一支。结合桥家过往的经历以及桥瑁后续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大体上能够判定:桥瑁无疑是属于袁家阵营的人。

如此一来,在离开洛阳之后,袁绍逃窜的首个落脚点,十有八九便是成皋了,而这里恰恰就是桥瑁所身处的那片区域。

自然,上述这些内容,在《三国志》以及《后汉书》里,显然是不存在明确记载的。这些情况,也只能被视作是后世史学家所做出的推测罢了。

随后,差不多是袁绍逃至成皋,获得暂时安全之时,董卓任命其为勃海郡太守这一消息,便也慢慢地传开了。

很明显,对于董卓的主动示好之举,袁绍是决然不会接受的。不过,说到勃海郡太守这一职位,袁绍倒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心里头颇为看重呢。

身为一郡太守,可是掌握着一郡的军政大权。要是袁绍真能顺利上任此职的话,那显然对他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如此一来,他便更有条件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进而凭借这支力量去和董卓展开抗衡了。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就行政编制而言,勃海郡是归冀州所管辖的。而那时担任冀州牧一职的韩馥,恰恰正好是袁家从前的门生呐。

于是,对于袁绍而言,去勃海郡赴任,并在此过程中成功说服韩馥来助力自己起兵,便成了最为理想的选择。

如此一来,在成皋地区作了短暂停留后,袁绍便做出了北上的决定。而且,依据史书里的诸多记载能够知晓,正是在这一期间,袁绍着手与各地那些和袁家有旧交情的人,慢慢地建立起了联系。

在这之后,袁绍与桥瑁便各自展开行动了。他们就如同得到指令一般,按照既定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行动步骤,就此分头忙碌起来,向着目标各自前行。

桥瑁在袁绍离去之后,着手伪造三公的书信,并将其发往各个地方。于这些伪造的信件内容里,桥瑁严厉斥责了董卓那残暴的所作所为,且还写道“如今受到逼迫,自身已没办法自救,唯有寄希望于各路义兵,以解除国家面临的患难”。

桥瑁伪造三公书信一事,实际上也从侧面印证了此前袁绍应当是到过成皋的。就在数天之前,京城中宦官与外戚相互残杀之际,袁绍才刚刚伪造了圣旨,以此欺骗了几名宦官派来此地的高级官员入宫,而后径直将他们斩杀了。

况且,要是缺少袁绍的协助,桥瑁想要伪造三公书信着实困难重重。先不提笔迹、印信等方面的问题,单就那字迹一项,桥瑁便难以处理妥当。然而在有了袁绍为其提供信用支撑后,即便众人心里都清楚桥瑁所送出的书信是伪造的,可大家依旧会应允起兵之事。

就这样,伴随着这些书信在各地陆续被收到,先后有好几位地方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纷纷起兵予以响应。最终,与桥瑁距离较近的几位,同桥瑁在酸枣县完成会师。东汉时期的酸枣县,大致位于如今河南延津县一带,其地理位置处在郑州东北方不远处。

接下来,大家便把这支联军称作酸枣联军了。

桥瑁方面的状况大体上便是这样了,下面咱们接着来讲袁绍的相关情况。

自离开成皋一带后,袁绍便径直一路向北前行,最终顺利抵达了冀州。在袁绍此番北上的行程之中,他身旁并未携带多少人。据史书确切记载,当时袁绍仅仅带了两个人在身边。其中一位是许攸,也就是后来跑去给曹操出谋划策的那个许攸;另一位则是逄纪,即后来致使田丰被害的逄纪。

在袁绍后续的故事当中,这两个人可都称得上是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在袁绍所经历的诸多事情里,都占据着相当关键的位置,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呢。

然而,当袁绍等人抵达冀州之后,竟发觉冀州此地的状况,远比其预想的更为繁杂。特别是韩馥这个人,其立场看上去好像极为模糊不清,让人难以捉摸得透。

我们得先对韩馥做个介绍才行,不然的话,后续袁绍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咱们恐怕是很难理解到位的。

在史书当中,有关韩馥此人前期的记载寥寥无几。仅能知晓的是,韩馥来自颍川地区,后续成为了袁家的门生。凭借着与袁家的这层关系,在此之前,他一路顺遂,得以担任御史中丞这样的高位官职。

然而,在董卓进入京城之时,其究竟担任着何种职位,在各类史书当中,均未发现有任何与之相关的记载内容。

在那之后,董卓掌控了大权。他心里明白,想要稳住下面众人的心,就得做点安抚的举措。于是,董卓便将韩馥提拔了起来,让其担任冀州牧这一要职,以此来达到安抚人心的目的。

因此可以说,冀州牧韩馥这个职位,实际上是由董卓来进行任命的!

接下来便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韩馥得知袁绍与董卓闹僵之后,内心就陷入了犹豫不决的状态。毕竟谁都能瞧得出来,彼时董卓已然在京城牢牢掌控了大权。而袁家虽说对韩馥有过提拔之恩,可往后袁家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却是谁也说不准的。

那么,倘若我们站在韩馥的角度去看,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究竟是即刻追随袁绍,一同举事反叛呢?还是依从董卓所言,赶忙投向董卓那边,从而为自身谋得一份荣华富贵呢?

彼时的韩馥,在面临这样的抉择之际,内心亦是极为犹豫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最终作出的选择是暂且先保持观望的态势,并不急于做出进一步的行动。

一方面,韩馥接受了冀州牧的任命后便即刻赴任。并且,在袁绍前来之时,韩馥还对其表示了欢迎之意。可另一方面呢,待袁绍上任以后,韩馥竟安排诸多下属,直接领着人在袁绍门前驻扎下来,就那样紧紧盯着袁绍,深怕他会惹出什么事端来!

很明显,韩馥做出的这一选择,分明就是打算当骑墙派。要是董卓一方占了上风,说不定接下来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袁绍给卖掉呢。可要是各方都起兵对抗董卓了,那他也能够站在袁绍这边,一同起兵去讨伐董卓。

就这样,又过去了一两个月。在此期间,韩馥的目光始终紧紧锁定着袁绍,一刻都未曾放松过。然而,恰恰是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局势如同风云变幻一般,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转变。

起初,就在这一阶段,桥瑁已然凭借伪造书信的手段,成功推动数位地方上的重要官员举兵起事。于函谷关的东边区域,那讨伐董卓的呼声正不断高涨,声势愈发浩大起来。

其次,董卓在洛阳一带的暴行,已然将整个东汉王朝彻底激怒。诸多高层士族官员惨遭董卓屠戮,人数甚众。而底层的平民百姓呢,董卓竟纵容手下军队对其肆意烧杀抢掠,行径可谓恶劣至极,这无疑让东汉上下对其愤恨不已。

当然了,其中最为关键的还得是董卓废帝这一事件。要清楚,在整个东汉时期呢,就算是之前出现的那几位权势熏天的大权臣,他们的权势都大到甚至敢把皇帝给毒死的程度了,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胆量去直接废掉皇帝呢。毕竟废帝这种事,那可是从根基上对国家的统治基础产生动摇。

于是在此之后,一股反对董卓的浪潮,便在东汉迅速地形成起来。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情况,仅仅是在短短数月的时间内就已然发生了。

至于韩馥这边呢,当察觉到局势风向有所转变之后,其自身的立场也跟着出现了变化。起初,韩馥对袁绍可是严密加以监视的,心里时刻担心着袁绍会举兵造反。然而到了后来,他却渐渐转变态度,开始倾向于袁绍,并且对袁绍起兵一事给予支持。

如此一来,因韩馥渐渐放松了对袁绍的监视,袁绍这才抓住机会,在勃海郡的区域内开始招募兵马,正式着手筹备起兵事宜。不过,韩馥此前的种种表现,已然使得袁绍心中生出了警惕之意,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接下来,袁绍先是凭借自身名义,召集冀州其余几位太守,公然获取他们的支持。而韩馥呢,被袁绍以居中调度为由,挤兑到邺城去负责粮草调配之事了。与此同时,袁绍还着手带兵朝冀州西南部进发,慢慢向河内郡靠拢过去。

选择河内郡主要是因为此地当时存在着一个重要人物,他便是王匡。

此前,何进采纳了袁绍的提议,总共调集了四支军队开赴京城。在这当中,董卓与丁原顺利抵达京城,之后董卓把丁原的军队给兼并了。至于其余两支军队,桥瑁所率那支彼时正在酸枣地区驻守。而王匡所率这支,后来获董卓任命成为河内郡太守,于是他便带着自行招募的军队转移到了河内郡。

就这样,桥瑁领着数位地方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酸枣一带成功汇合,进而组建起了酸枣联军。而袁绍则与王匡携手合作,他们率领着冀州的军队前往河内郡完成会师,由此组成了河内联军。

其实在当时,除了那两支军队以外,还存在着第三支军队呢。

然而,第三支军事力量的出现,着实大大出乎了袁绍的预料。通过对史书所呈现出的诸多迹象进行分析,便能发现这一点,很明显,这是袁绍在此之前压根就未曾料想到的情况。

组建第三支联军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他的亲弟弟袁术。

袁术这边的剧情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史书记载而言,袁术与袁绍极有可能是亲兄弟呢,然而他俩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糟糕透顶,一点儿都不和睦!

在那场发生于京城的互杀事件里,袁术与袁绍皆是关键角色,二人都曾直接领兵攻向皇宫。再看那场董卓主持的废帝会议,袁绍因持剑指向董卓,随后便径直逃走了。袁术呢,想必也是察觉到了危险所在,于是也和袁绍一样,赶忙逃离了现场!

然而,依据史书当中所记载的内容而言,袁绍与袁术这两兄弟,貌似并非是一同逃离的。

因此在这之后,袁绍与袁术二人逃窜保命所选择的方向,那是全然不一样的。

袁绍后续前往了冀州,其目的是去找韩馥。至于袁术那边呢,他则是去到了荆州,并且是直奔南阳郡而去。

后世着实难以考证袁术逃至荆州、逃到南阳的具体缘由了。毕竟在后续的情况中,荆州这条线上相关人物的履历,在正史里基本都没有什么记载,这就使得探寻袁术此举背后原因变得无从下手。

不过在后世,人们普遍都有着这样的猜测:袁术之所以会选择逃往南阳郡,恐怕也是出于袁家关系网方面的因素考量。

彼时存在着两个极为关键的人物,其一是担任当时荆州刺史一职的王睿,另一位则是身为南阳太守的张咨。

在史书之中,关于这两人的早年经历压根就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如此一来,我们也无从知晓这两人究竟是否为袁家的旧部。特别是那张咨,其名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仅仅就出现过这么一回呢。

不过就王睿而言,我们所知晓的情况相对要多一些。能够明确的是,王睿必定是站在士族集团那一方的人,这一点是可以确定无疑的。

王睿之后有个侄子名叫王祥,就是位列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故事的主角王祥。他们所属的家族呢,便是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啦。

在东汉末年时期,琅琊王氏其实尚未达到特别厉害的程度哦。真正让琅琊王氏走向发达之路的,那得是到东晋的时候啦。

后世不少历史学家据此作出推测,王睿与张咨这两人,大概率同样是袁家的门生故旧呢。也正因如此,袁术才会逃往南阳,其目的在于荆州一带聚拢起一支军队。

然而没过多久,袁术所制定的这个计划,便有一大半被打破了。

就在这个时候,南边出现了一位猛士,竟带着军队径直杀穿了荆州。荆州刺史王睿也好,南阳太守张咨也罢,都没能逃过此劫,通通被这位猛人给解决掉了。

有一位堪称猛人的人物,此人正是孙坚。孙坚在当时可谓是相当厉害的存在,其表现十分勇猛果敢,故而被人们视作猛人,他就是孙坚,在诸多事迹当中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气魄与能力呢。

然而,孙坚带兵来到南阳之时,竟发觉袁术已然在此处集结了一支军队。孙坚与袁术相同,所打出的旗号皆是为了讨伐董卓。只是,袁术所担任的官职,相较孙坚而言,要高出许多。

于是乎,双方唯有暂且携手联合起来。就孙坚一方而言,其也明确表态愿意在当下听从袁术的指挥调度。但需注意的是,他们二者实质上仅仅是盟友的关系罢了,并非那种真正意义上的隶属关系。

袁术在南阳召集起了一支军队,而就在此时,孙坚又突然介入其中进行搅扰。这两种情况相互作用之下,在南阳郡当地,很快就催生出了第三支联军,也就是所谓的南阳联军。

就这样,董卓入京数月之后,关东各地的地方官员纷纷起兵。酸枣联军、河内联军还有南阳联军,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出现了。

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众人开始思索起盟主相关之事。当仔细了解三支联军组建的经过后便能够察觉到,除了南阳的袁术以及孙坚外,其余各地官员的起兵之举,大体上都是由袁绍所挑起的。

并且,在河内联军那里,袁绍本人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而酸枣联军这边呢,召集起这支联军的桥瑁,其态度也是较为倾向于袁绍的。至于袁术,他所在的南阳联军,看上去倒更像是个意外出现的情况呢。

就这样,当众人开始推选联军盟主之际,理所当然地,绝大多数人都会把票投给袁绍。毕竟在那种情形下,袁绍在很多人眼中有着诸多优势,所以在推选的时候,更多的人便自然而然地选择推选袁绍来担任这联军盟主之位了。

就这样,到了最后,袁绍顺利地当上了这支关东联军的“盟主”。

然而与此同时,这支关东联军自组建起来后,其内部便充斥着重重矛盾。毕竟这些地方上的大佬们相互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隶属关联。即便袁绍担任着盟主一职,可实际上他也未曾拥有能够直接去指挥其他人员的那种权力呢。

在那之后,那些地方上的大佬们虽纷纷起兵反抗董卓,可真正敢于和董卓正面交锋、硬碰硬的却寥寥无几。就拿酸枣联军来说,唯有曹操率领军队与董卓展开了正面一战,然而最终却被董卓打得一败涂地。而在南阳联军这边,孙坚的表现倒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打到洛阳,逼得董卓只能迁都长安。

其实最可笑的当属袁绍所在的河内联军了。

在河内联军这边,仅有王匡率领人马出去同董卓交战了一回。哪曾想,经历一场伏击战后,王匡所带的队伍竟然被打得片甲不留,全军覆没!再看身为盟主的袁绍呢,自始至终都在保存自身的实力,根本就未曾带兵真正去征讨过董卓呢。

袁绍身为盟主,却都不愿率先发起出击行动。如此一来,其余那些地方上的各路枭雄见状,自然也就纷纷各怀心思了。所以在后来,董卓完成迁都之后,众人的进攻态势便接连放缓,甚至发展到内部为了争抢地盘而陷入混战局面。

就这样,那曾经声势极为浩大的关东联军,除了孙坚与曹操这两方还稍微取得了些许战绩外,其余众人皆是毫无建树,便已呈现出四分五裂的态势。如此一来,原本看似无比强大的这个联盟,到最后也就彻底瓦解崩溃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