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时常有大瓜,在各种专业名词面前,别说小白了,有些东西连业内人士可能也不是那么清楚。就比如北京越野BJ60增程版这款车,它用的是解耦四驱。而坦克400 Hi4-T用的是传统的非解耦式机械四驱分动器,围绕解耦和非解耦的形式,方程豹 豹5、奔驰大G等车型选择了解耦四驱。
有人说没有传动轴的电四驱可以越野,而长城汽车老总魏建军则认为解耦四驱不是真正的越野。
针锋相对的观点,比如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就直接丁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时代变了,燃油硬派的时代结束了。
这场由车企大佬甚至车企老总引发的热点,对普通用户来说,过程比较复杂,结果很重要。但偏偏解耦四驱和非解耦四驱谁才是最好这事儿,又很难有定论,所以相信谁和不相信谁,更多的就只能看理论了。
理论上,长城汽车魏建军说的解耦四驱不是真正的越野,他的观点是越野追求的是慢,甚至可以慢到每个小时前行2.7公里。这时候车辆倚靠强大的扭矩慢慢的挠上去。在魏建军看来电动机在低速时候会出现扭矩迅速衰减导致上坡或者脱困的适合打滑,遇到硬物又可能使车窜出去,所以解耦的四驱没有非解耦的好。
但是你反过来想想看,非解耦的四驱来源于燃油车时代。除了坦克400 Hi4-T这类的车型之外,包括宝马X5、奥迪Q5等车型都是非解耦四驱的代表者。非解耦四驱稳定性比较好,适用范围广,但是前后扭矩分配不够充分,车辆的驱动力不够稳定。和机械的链接相比,电动四驱有前后桥差速锁,动力分配比例可以随意调节,这些都是非解耦四驱做不到的。
要说谁才是未来的话,MYAUTO认为不能只看当下,更要放眼未来。北京越野BJ60增程版、方程豹 豹5、奔驰大G等车型之所以选择非解耦四驱,是因为非解耦四驱有它独到的地方。
比如说解耦四驱那些不好的地方,在非解耦四驱这里都不存在。相反,非解耦四驱的瞬时扭矩输出会比解耦四驱更大,而且扭矩分配也可以更加科学。也就是说非解耦四驱尽管靠的是一股猛力,但更大的力道通常意味着更好的脱困能力。
如果非解耦四驱能解决好好长时间高功率高负载下电机过热甚至着火的问题,如果能通过某种方式去放大扭矩的话,非解耦四驱将比解耦四驱更完美。如果您不是专业用户的话,MYAUTO认为非解耦四驱才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小编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