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蛇口体育中心要拆了?”
“毕竟都开35年了...”
“那以后去哪里锻炼呢?”
......
早几年就传“要改造”的蛇口体育中心最近再次传来“拟重建”的消息,蛇口人自然是期待的,毕竟蛇口太缺大型的体育场馆了,已经开了35年的蛇口体育中心多少有点跟不上时代和需求。
另一头,6年的期盼终于有了回响,蛇口文体公园终于正式开放了。
旧场地重建,新场馆开张,蛇口人是一边陷入回忆杀感伤,一边幸福感拉满。

01
新蛇口文体公园 · 好看



蛇口文体公园坐落于南山湾厦,于2024年9月4日开放,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
这里与湾厦地铁站C出口无缝对接,出站即达,堪称丝滑。
自2018年开工建设,再到建成落地、开放运营,历时6年。
蛇口片区的文体设施本就不多,四海公园旁边的老体育中心虽然是开放式的运动场,但是今年已经35岁,“年事已高”。
可想而知,一座功能齐、环境美的新文体公园,承载了多少蛇口人的期盼。


蛇口文体公园的整体包含由一座运动场馆与一片户外公园。
其中最亮眼的当属这座多层次的运动场馆,其设计方出自深圳本土公司汤桦建筑之手。
远远望去,叠合错落形成的阶梯式空间,在一众居民楼之间显得格外别致。
大气的混凝土外立面与轻钢材质的天花板结合,在凸显着独到设计感的同时,也巧妙地诠释了体育和文化的融合。


02
文体多元化 · 好用

蛇口文体公园作为深圳南山重点文体设施,整个场馆占地面积约有67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1574平方米。
相比起深圳湾运动中心,这里规模不算太大,胜在垂直空间利用到极致。
从室内到室外,地下2层到地上4层,足够嵌入不同类型的场所。
光是体育运动场地就有十来个,例如跆拳道馆、壁球馆、冲浪馆、攀岩馆等等,而文化艺术场所也不少。
试运营期间,开放的场地则有室内泳池、羽毛球场、足球场和篮球场。

Prat 1
室内恒温游泳馆


游泳馆位于蛇口文体公园1楼,这里有25米短池游泳池以及戏水池各一个,大小朋友皆宜,还有标配男女更衣室以及淋浴间。
值得一提的是,前阵子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双金得主——王柳懿、王芊懿姐妹,担任着蛇口文体公园游泳馆的推广大使。
Prat 2
多功能体育转换馆


场馆3楼的多功能体育转换馆,平常作为羽毛球场地使用,也可以转换成篮球场。
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这里还适合举办各类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
Prat 3
露天足球场与室外篮球场


场馆建筑的顶层配备了三个五人制足球场,周边设有防护网保障安全。
而篮球场则位于场馆的2楼与3楼,有一个全场加两个半场,平时可以预约订场,也可以接待散客。
无论足球还是篮球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Prat 4
更多文化艺术场所


除了体育场馆外,文化与艺术自然是这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有与保利剧院共同创办的湾区(国际)舞蹈艺术中心,有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培训中心,还有书画空间等等,这些也都将在未来逐一开放。
体育和文化本就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但在蛇口文体公园,会发现它们能融合在这一片立体的城市绿毯中。
对于住在蛇口的深圳人来说,类似体验丰富的文体场所,自然是喜闻乐见、多多益善。

03
开放式场馆 · 好逛



如果去过其他文体场馆,那么进场之前,总免不了进大门、坐电梯,但是蛇口文体公园在设计上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封闭模式。
不同于其他文体场馆,这里的阶梯将建筑主体与周边环境相连接,不用进大门、坐电梯也能随处走走。

其实在来现场之前也好奇过,为什么文体场馆能称之为公园?
现场亲自走一走会发现,这座文体场馆其实还是一座特殊的“景观建筑”。
身处其中,一步一景,加上流畅的漫步体验、旁边大面积的绿色植被,将其称之为公园,确实是名副其实。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蛇口文体公园在设计上并没有保留周边的绿化,好在最终妥协,现在看来,实际效果其实不错。



04
新旧更替
再见蛇口体育中心

就在文体公园开放前一个多月,蛇口、乃至南山人最熟悉的蛇口体育中心,再度传出了要重建的消息:
“由于建设、改造年份相对久远,功能设计传统,蛇口体育中心的停车配建严重不足,且存在功能单一、设施老旧、土地利用率低、配套不足等问题。官方建议,加速推进蛇口体育中心改造升级。”
虽然不知道具体从什么开始,但几乎可以确定,这座老体育中心终有一天将要与蛇口告别。



自1989年新建,2005年改造,蛇口体育中心至今已有35年。
作为蛇口片区唯一的开放式体育场,这里的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滑轮等场地,能满足许多人的日常运动需求。
有人在2005年毕业后来了蛇口,习惯每天晚上在体育中心散散步、吹吹风;
有人喜欢清晨来这里跑上几圈,风雨无阻、冬夏不止,那时候的跑道还是碳渣铺的呢;
还有不少人在这里的篮球场、足球场,从小玩到大;
......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深圳从当初的小渔村成长为顶梁柱,也使得蛇口体育中心 “渐显老态”。
尽管新旧更替早已是常态,但情怀与记忆却始终难以替代。
毕竟蛇口体育中心承载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无数人刻在骨子里的生活习惯。

承载众多蛇口人回忆的蛇口体育中心要怎么重建?目前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相信,改造升级后一定会是体验更好、项目更加丰富的运动场所,正如刚刚开放蛇口文体公园一样。

图文/Vennphang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