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毛主席在写给柳亚子先生的信中提到周总理,随笔赞了一句:“周公却有吐哺之劳。”
这句话化用自“周公吐哺”的成语,其中“周公”本指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当初周武王早逝,周公旦在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为了治理好国家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当周公旦吃饭的时候遇到有贤士来访,从来不敢怠慢,曾经三次为了接待贤能,将吃进嘴里的食物吐出。
毛主席在这里把周总理比作周公旦,是指他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我们国家的千秋大业,付出了和周公旦同样多的努力。
周总理是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号离开我们的,早在他辞世的前几年,就已经被查出身患重病了。
周总理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一九七五年,他曾经点名坚持要见中央一位部长级的同志,就台湾问题进行了谈话,这次谈话的时间发生在一九七五年的十二月二十号。
当时周总理发烧到38.7度,由于病情恶化,长期无法进食,整个人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可是他仍然坚持叫身边的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给那位部长,叫他过来。
可是这位部长到了之后,周总理就只和他讲了几句话,接着就昏厥了过去,从此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了。
自那以后,很多人都想知道,周总理最后和这位部长说了什么。但是这位部长却一直守口如瓶。直到一九九三年九月,这位部长才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当年总理要对我说的话,并没有说完全。有些他交待我的事,现在还不能向社会公开。能告诉你们的是,总理叫我不要忘记当年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台湾朋友,特别是两位姓张的朋友。
那么,这位部长到底是谁,他口里提到的“两位姓张朋友”,又是什么人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这一年的九月三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名为《访蒋经国旧部蔡三省》的文章,引起了周总理的注意。
蔡三省曾是蒋经国的左膀右臂,抗战时期,他被认为是蒋氏政权里“太子党”的重要成员,当时传说他一个人在国民党内“身兼四职”,可谓是权倾一时,因此他知道蒋氏父子很多秘密。
一九四九年,蔡三省被我党逮捕,并送进了战犯改造所,到了一九七五年三月,蔡三省被特赦,去了香港。
中国共产党优待战犯,因此当初蔡三省被关在战犯改造所里,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头,也没有人非要逼他说出点什么。
现在人放出来,去了香港,马上就有大票的记者追着蔡三省打听消息,想听一听他会不会说出蒋氏父子什么秘密。
原来蔡三省是想经香港去到台湾的,可是蒋氏父子因为担心他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于是提前对他进行造谣污蔑,搞得蔡三省根本不敢去台湾,只有滞留在香港。
蔡三省想到自己为蒋家王朝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结果却被对方诬蔑,于是气不过,就接受了采访,把他知道的事抖落出来。
周总理看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找负责对台工作的罗青长,让他去了解一下情况。后来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周总理处于半昏迷状态下点名坚持要见的人正是罗青长。
罗青长是四川广元人,一九三四年以进步学生的身份参加过红军长征。一九三八年从延安中央党校高级班毕业后,转到我党专门的情报培训班学习。
后来,罗青长一直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成了毛主席、周总理二人身边的重要助手。罗青长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多年,他办事沉稳,心思缜密,长于情报分析。
一九六三年,罗青长曾率领情报部门,粉碎了一个针对我国领导人的暗杀计划。周总理安排他负责对台工作,就是看中了他这些优点。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周总理在弥留之际,仍然放不下台湾问题。他知道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于是叫人把罗青长叫到面前,对他说了那番话,让他不要忘记了“两个姓张的朋友”。
这两个朋友,一个就是我们熟知的张学良,另一个名叫张镇,是黄埔一期生,后来在蒋介石手下当过侍从官,最高做到南京卫戍司令。
周总理叫罗青长不要忘记张学良将军,这件事情是很好理解的。作为“西安事变”的发起人之一,张学良将军是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关键人物。
延安时期,张学良曾经帮助过不少我党人员的家属去往苏联,因此他与我党之间是存在恩情的,也可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
张学良虽然被蒋介石软禁多年,但是他与宋美龄关系良好,在台湾国民党元老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可能会获得自由。周总理显然是希望罗青长能设法与之取得联系,再看看能不能让对方为两岸的统一作出努力。
至于张镇,这个人的情况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张镇在国民党里职务不算很高,一九四九年他去到台湾,第二年的二月就去世了。
那么,周总理为什么要让罗青长记住张镇呢?这一点罗青长没有说明白,也许当时周总理没来得及说完就昏迷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推测。
一九四五年重庆谈判期间,张镇是重庆的警备司令。有一天晚上周总理和他的英文秘书开车送柳亚子回到居所,在返回曾家岩的时候被一队国民党士兵袭击,李少石中弹身亡。
因为李少石和周总理长得特别像,当时外界都认为这件事是针对周总理的一次暗杀活动,而主谋极有可能是国民党的高级官员。
后来在处理这一案件时,张镇充分听取了周总理的意见,并在接下来亲自开车送毛主席回到红岩村。
再回想一下,张镇是黄埔一期生。当年黄埔开办时,周总理是学校的政治部主任,所以周总理和张镇之间是存在“师生之情”的。
张镇从一九二七年开始担任蒋介石的侍从,然后担任宪兵团长、教导队长,卫戍司令,虽然军衔不高,但是一直是蒋介石的心腹,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他知道很多蒋介石的秘密。
现在张镇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门生弟子,也有自己的一套关系网,只要能和他的这些关系网接上头,那么自然就可以探知很多秘密。
从前蒋介石还活着,以他的睚眦必报的性格,绝不会释放张学良。而在蒋介石的高压统治之下,张镇的关系网显然也无法为我所用,但是现在蒋介石不在了,事情也许就有了“转机”。
或者当时周总理还有一些未尽之言,想要对罗青长吐露,可惜他病得太严重,只能对罗青长说:“我实在太疲倦了,让我休息十分钟再谈。”没想到周总理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罗青长在门外等了一个小时,他想等周总理醒过来把剩下的话讲完,可惜周总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醒来。
罗青长从周总理那里得知了“两个张姓朋友”的秘密,此后的十七年,从未向外透露半分。一九九三年,有记者采访罗青长,他只谈及了一部分内容,剩余的一半,他认为不宜公开,便未提及。
多年以来,每逢周总理的生辰与忌日,许多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便会与人分享那些“自己与周总理共事的细节”,并以此为荣。
然而,罗青长却鲜少在这样的场合发言,更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著书立说,讲述自己与周总理相处的日子。
或许正是由于罗青长这种谨慎、低调的性格,才让周总理放心地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台湾朋友”,特别是那“两个姓张的朋友”的秘密托付给他。
一九七八年,罗青长担任五届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他所在的情报部门于一九八三年与反间谍部门合并,成为了如今的“国家安全部”。
二〇〇四年九月,罗青长宣布离休。十年之后,罗青长在北京安详离世。由于工作的保密性质,以及罗青长个人谨慎低调、守口如瓶的办事作风,我们无法确切地知晓,他后来到底是如何在执行周总理的嘱托的。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罗青长以毕生的忠诚,维护了周总理对他的信任,并守护了我国对台工作的重要机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致敬所有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