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80度反转,敦促乌无条件顺从美国首先停火,左右横跳为哪般

不世浮华谈体育 2025-03-04 08:04:36

在泽连斯基悻悻离开白宫后,英国第一个敞开怀抱拥抱了他,首相斯塔默表示,英国坚决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实现持久和平,并慷慨解囊,给乌克兰22.6亿贷款用以武装乌克兰军队。在美国不打算再给乌克兰军事援助,且刚刚美乌翻脸的情况下,这笔贷款虽然对乌克兰试图扭转战局的努力也仅是杯水车薪,但无疑给了泽连斯基以极大安慰。

这两天国际政坛上演了一出"川剧变脸"大戏:英国首相斯塔默前脚刚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完"百年互助协议",后脚就逼着乌克兰去白宫"磕头认错"。

更魔幻的是,当全世界都以为英国要当抗俄急先锋时,他们驻美大使突然放话要求乌克兰"必须无条件接受特朗普的停火条件"。

这180度大转弯,看得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一、百年协议成笑话 英国翻脸比翻书快

就在半个月前的1月16日,伦敦唐宁街10号门口还挂着英乌两国国旗。

斯塔默握着泽连斯基的手信誓旦旦:"英国将毫无保留支持乌克兰,咱们要签个管用一百年的铁盟约!"

当时乌克兰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毕竟美国已经半年没给新军援,德国给的防空系统拆了东墙补西墙,这个节骨眼上能拿到22.6亿英镑贷款,简直比雪中送炭还金贵。

可谁能想到,这份号称要维持"百年友谊"的协议,保质期连15天都没撑过。

2月1日英国驻美大使曼德尔森在ABC电视台的发言,就像一盆冰水浇在了乌克兰人头上:"泽连斯基必须无条件接受特朗普的停火方案,而且乌克兰要主动宣布停火。"

这话说得比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狠——人家好歹还说"俄乌都该停火",英国直接让乌克兰单方面举白旗。

二、百年盟友变仇敌?英国当起美国跟屁虫

这出戏最荒诞的地方在于,英国过去两年可是欧洲最坚定的"挺乌派"。

还记得那个金毛首相约翰逊吗?俄乌开战头三个月就往基辅跑了四趟,硬是搅黄了俄乌达成的和平协议。

去年英国还率先给乌克兰送贫铀弹,气得俄罗斯放话要炸英吉利海峡隧道。

现在突然调转枪口逼乌克兰投降,活生生把盟友往火坑里推。

要说英国为什么变脸变得这么彻底,答案就藏在华盛顿。

1月30日泽连斯基前脚刚离开白宫,英国后脚就开出了22.6亿英镑的"毒糖果"——这笔贷款说是军援,实则绑着GPS定位器:拿了钱就得听美国新主子的话。

看看曼德尔森的身份就明白了,这个驻美大使的每个字都不是说给乌克兰听的,而是在向特朗普表忠心。

三、双标玩出新高度 欧洲集体沉默藏玄机

英国的变脸大戏暴露了西方世界的丑陋真相:所谓"价值观同盟"不过是利益交换的遮羞布。

当拜登说要"支持乌克兰到最后一刻",英国就跟着递刀子;等特朗普暗示"该让乌克兰割地求和",英国马上改口劝降。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表演,连俄罗斯人都看笑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早就预言:"欧洲改变立场只是时间问题。"

更讽刺的是,整个欧洲集体装聋作哑。

德国总理舒尔茨装模作样说要送"金牛座"导弹,转头就设置18道审批程序;法国总统马克龙喊着要派兵,实际连个医疗队都没往乌克兰派。

这些政客心里门清:2024年美国大选才是真正的风向标,现在站错队明年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四、小国命运如浮萍 弱肉强食才是真相

这场闹剧给全世界上了血淋淋的一课:国际政治从来都是丛林法则。

当泽连斯基在唐宁街10号接受军援时,他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可当英国突然抽走梯子,乌克兰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国博弈的棋子。

就像当年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反复,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霸道,这次对乌克兰的背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现在最该警醒的是那些迷信西方承诺的国家。

看看阿富汗前政府军的遭遇吧——美国说撤就撤,留下价值850亿美元的装备成了塔利班的战利品。

如今乌克兰的遭遇再次证明: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的善意上,无异于与虎谋皮。

这场英国主导的"变脸大戏"还没落幕,但已经撕下了西方道义外交的最后遮羞布。

当"百年盟友"变成"百日盟友",当22.6亿英镑贷款变成催命符,我们终于看清:弱国无外交,强权即真理。

此刻基辅的寒冬里,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起中国那句古训——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乌克兰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是咬牙硬扛到底,还是含泪签下降书?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讯来源:

0 阅读:26

不世浮华谈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