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陈永贵质疑改革路线,邓公怒斥:你提的问题像小孩一样幼稚

洞鉴五千年 2025-02-17 10:35:21

无论在什么年代,总有一些人是幸运的,他们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突破自己成为人上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要提及这样的人就不得不说起陈永贵,他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人,当地非常贫困,甚至连识字的人都没有。

在新中国刚成立时,这里老百姓住在土窑洞里,几乎没有一家是富裕的,因此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个地方会引起国家的关注。

然而到了六十年代,大寨村成为了明星村寨,家家户户脱了贫,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普遍家庭都过得艰难。

当时大寨村的人民不仅能吃饱穿暖,每年还能给国家贡献20多万斤粮食,这在当时简直是奇迹,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随着深入了解,发现大寨村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全靠一个叫陈永贵的人,正是因为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才创造了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来毛主席专门到这里考察,而陈永贵作为功臣,有了和毛主席交谈的机会。

然而在陈永贵认识毛主席的时候,他还在读书识字,按道理这样的人和毛主席不会有第二次接触,但事实上后来成为了“同事”。

1975年陈永贵被任命副总理,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而陈永贵也始终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坚持不拿工资,吃穿都非常俭朴。

陈永贵是个农村人,他不会搞那些弯弯绕绕,进入中央后始终热情地对待他人,但尽管他这样坦诚,可中央喜欢和他交谈的人不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华国锋和李先念十分喜欢陈永贵,或许他们都是从农村爬上来的,始终有一份农村情怀在。

陈永贵虽然是从基层爬上来的,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强大,于是在中央的每一天都学习,但还是会有不认识的字。

说起来,陈永贵学习识字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记忆力自然不比年轻人,因此据陈永贵的秘书回忆道,陈永贵批准文件时会画一些圆圈。

说起来,陈永贵是毛主席提拔上来的,当年他一直跟在毛主席的身后,但随着毛主席的逝世,陈永贵的仕途也开始走下坡路。

后来华国锋担任国家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陈永贵内心十分高兴,而后来华国锋要求抓农业生产,陈永贵也完成的很好。

但就在华国锋后来提出“两个凡是”的问题上,陈永贵选择支持,因此这个政策延续了毛主席的政策。

实际上,“两个凡是”政策太过绝对,毕竟国家是要发展的,当新的思想注入到国家时,太过绝对的一些事情反而会引起不好的后果。

后来有人说陈永贵是“四人帮”的人,他十分生气,还去找过邓小平,当时邓小平给出的回答是:“你不是四人帮的人。”

这句话让陈永贵很高兴,但随着社会发展,他逐渐跟不上社会的发展,1980年国务院会议结束后,他去找了邓小平。

陈永贵就当时的问题提出质疑,但邓小平这次没有了往日里的亲切,直接说道:“你提的问题像3岁孩子那样幼稚。”

此事过去不久后,陈永贵辞去了自己职务,或许是他认识到了自己已经跟不上这个社会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陈永贵这一生的经历是比较精彩的,能从农民干到副总理,这才我国还没有出现过第二个例子。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