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宣告灭绝!专家曾人工养殖,但最长只养了29天

雁菡看单品时尚 2024-11-28 21:04:47

2022年,长江特有物种“象鼻鱼”被宣布灭绝,令动物保护界震惊。

令他们感到不解的是,距离上一次被捕获仅过去了不足2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人类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一种生物突然之间就灭绝了呢,从此之后“象鼻鱼”也只能在博物馆中展出供人观摩。

而“象鼻鱼”的灭绝也令我们从中看到了作为一个生物的脆弱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象鼻鱼”这个物种从此灭绝?

人也曾尝试人工养殖过“象鼻鱼”,可惜的是最长只养了29天,本篇文章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象鼻鱼”是长江中一种什么样的物种?

“象鼻鱼”的正式学名叫做长江白鲟,是我国特有的鱼类,那么长江白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

其实长江白鲟可能是史前的古代鱼类留下来的后代,是从恐龙时期就已经繁衍存活下来的物种,其身高可以达到3.52米,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除此之外,长江白鲟还有着非常独特的一个标志,那就是其头上的长鼻子。

长江白鲟是一种生活在长江中的混合栖息性的鱼类,一般它们栖息在长江干流处深水的地方,它们不仅会游动,还会利用自己那根长长的鼻子在水面上呼吸空气。

因为濒临灭绝,所以在2002年也曾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极危动物之一,但令大家十分不解的是,为什么原本数量还挺多的长江白鲟,后来会一下子数量急剧减少呢?

其实这和当时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不无关系,人们为了更快更高效地开采资源,将长江两岸的湿地用来建设稻田,不仅这样,还在两岸种植了许多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的生长少不了农药的施用,这些农药在经过雨水冲刷之后,便会流入长江之中,对整个长江生态造成污染。

污染不仅对人类有危害,对其他生物来说同样如此,尤其是在生存能力上,淡水鱼显然比陆生动物的耐受性要低一些。

因此随着环境污染程度加重,导致长江水质变差、另外还有人们在江中排放工业废水等原因让致命性污染物不断涌入,使得长江中原本就较少的食物链断裂,直接饿死的同时还有大量因水质污染死亡的,除此之外,因为栖息环境发生过大变化也导致长江白鲟难以繁殖后代。

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人类对待生活资源的态度,本来长江能够提供给人民夫妻俩过上小康生活质量就已经足够了,但我们却一味地想要往高处再爬一步想奔小康,这就使得人们开始盲目捕捞。

可即使是这样,人们终究有自己可以发掘的领域,有的人因为好奇开始探索科学,在探寻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发现了试管繁殖技术,当时我国专家曾尝试过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濒临灭绝的长江白鲟身上,在一次试验当中居然成功地从一条雌白鲟体内取出了43枚卵子,并进而成功繁育出了8条小白鲟,由此这也燃起了大家心中的希望。

然而就在大家齐心协力想要救回这一物种的时候,一位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却因为一件事痛彻心扉,他叫穆天荣。

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

穆天荣也是一位资深的爱鱼人士,他从小便跟着爷爷下河捕鱼赚钱,小小年纪就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捕捞鱼类的小知识。

而他对于鱼类不仅要研究,还要珍惜,因为他相信大自然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就该平等地给予什么去尊重这些生命。

1976年,定居于夔州(今奉节县)的穆天荣被派往宜宾市水产科管理处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提升自我,他还在家乡读完了高中开始进修学习。

1985年,他被聘请到日本参加了第二届国际增殖技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大力研究增殖技术的时候,作为专业人员,他污水灌溉稻田的问题引起了大家注意,并认为这是导致我国陆地众多鱼类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这次大会上,他讲述了我国鱼类急剧减少一事,并因此吸引了许多养殖员前来购买各种增殖用设备,随后这些设备大批量涌入国内。

有这样的技术加持,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上升十分迅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捕捞数量。

1990年,我国第一套人工授精试验完整方案获得成功,穆天荣大力推行人工繁殖试验,并促进我国淡水鱼产业水平提高。

但令他痛心的是,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专家试图人工繁殖长江白鲟的时候,他也作为一个爱鱼人士参与其中,但令他痛心的是,专家们试验难度最大的步骤是在雌鱼体内原圈取出精子。

但令人痛心的是,在1999年最后一条雌白鲟死后,也打破了我国人工繁殖淡水鱼73年的记录,从此我国再也没有发现长江白鲟,更不用说人工繁殖了。

但令大家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最后一条雌白鲟会突然死去?

难道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吗?

专家们认为错不在于环境污染或者栖息地丧失等原因,而是由于当时捕捞者将其捕捞上岸时错误地给它将气囊刺破,这直接就导致它将不能再呼吸氧气,于是这条最后雌性白鲟便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慢慢窒息而死。

听闻此番他很懊恼为何青红不接,这还没完,更气愤的是,在捕捞者将最后一条雌性号称成大肚子之后,再也没有见到过它的踪影。

穆天荣为了拯救生态平衡牺牲了人生旅程的重要时刻,从小就一直想考清华大学的他因为忙于此事未能如愿入学,而他对于自己向专家推荐的人工繁殖试验一直回忆到2001年停止整改。

并于2003年结束试验运行,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白鲟之身,这笔账他一直记在心里,但真正感受到痛苦的是从2010年开始,全国各地再也找不到任何一条白鲟,这也宣告着我国第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白鲟最终还是走向灭绝。

对此穆天荣惋惜无比,并懊悔之感就是当初自己的决策果真影响到了结局。

长江十年禁渔。

2021年发布十年禁渔令会否改变这种结局呢?

其实不会,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濒临灭绝种族来说已经算是比较久的时间了,纵然十年禁渔能一定程度修复生态系统,但是回天之力却无法逆转,因此之后也终究会再次消失。

值得欣慰的是,在经过十年禁渔后,我国迎来了生态环境恢复许久以来最积极的一次,但是这种积极并不能掩盖长江所承受的一切,也不能使其重新诞生新的生命,这些都是我们日后的教训。

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强环境保护,让那些曾经离我们远去的生灵不再离开。

0 阅读:0

雁菡看单品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