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接打电话为主要诉求,甚至唯一诉求,那千元机都没必要买,百元左右的功能机,一抓一大把,功能简洁,待机又久,但除了少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外,大家还是愿意用智能手机。
迈入了智能机领域,大家的日常功能感知就没那么明显了,所以,能满足必不可少的日常功能,微信,支付宝等的手机,理论上价格越便宜,性价比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再加上两三年,最多四五年的使用周期,剔除掉那些性能孱弱的百元机(1000元以内),1500左右的手机,理论上性价比最高,价格继续提升,对于使用体验提升的边际效应就逐步递减了。
具体分价格段说下
一、1000-2000
这个价格段仍然是主打专一卖点为主
1、线下机主打颜值,拍照,处理器一般(够用),但外围配置缩水较多,比如单扬声器,转子马达。另外NFC,红外则是能阉尽阉,但做工,尤其是第一眼印象和手感都不错,也会有曲面屏机型。
2、另一类就是主打线上的性价比机型,性能相对好一些,外围配置齐全(看齐中端机),做工,颜值,拍照,说不上差,够用的水平,总体比较务实。
3、个别中端机型的优惠小内存版本,性能更强,但小内存并不推荐,且优惠活动可遇不可求,不具有参考意义。
二、2000-3000
同上个价格段定位基本一致
1、主打颜值拍照2、主打性能/性价比
不同之处是,主打性能性价比的机型,性能水平/游戏水平,已经基本能和旗舰手机持平。主打拍照和颜值的手机,做工/手感也基本能和旗舰手机持平,并且性能提升不少,日常使用,包括多数场景的游戏体验和性能手机没太大差别,高负载场景,调低画质/帧率,也能流畅使用。
三、3000-4000
勉强还能算中端机序列,因为已经有很多旗舰机杀入到了3999价位。大部分机型都更加全能,单独靠性能和性价比杀入到这个价位的机型很少,即使有,也不推荐选择。更多的机型成为了全能机型,主要以中端拍照影像机型的顶配版本/大内存版本为主。除了游戏发烧友建议选择专业的电竞手机外,其它大部分人群的游戏,拍照体验都能在这类机型得到满足。可能算是性价比和使用体验结合最好的机型。
四、4000以上
属于旗舰行列,影像模组渐趋专业,做工颜值更加精致,配置全面。
这其中,主要分类是标准版旗舰和顶级大旗舰。两者主要区别入下
1、标准版旗舰,外观和顶级大旗舰几乎一样,核心配置,主要是影像配置会略有缩水,但仍然超越几乎所有中端影像手机。2、外围配置选择性缩水/缺失。包括但不限于,防水等级,无线充电,指纹识别类型,USB规格等。3、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卖点,能提升产品力。比如物理可变光圈,卫星通话/短信功能,或者是一些定制版,联名版本的机型等
五、总结一下:
1、价格的提升主要是体现在,外形做工,拍照,性能(包括存储),外围配置,附加属性几方面。其中,性能(包括存储)对于手机整体使用体验的影响最大,从实用角度来说,2000以内,很多机型都能满足这个要求,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完全够用。
2、颜值,做工,拍照以及附加属性的提升确实有助于体验提升,但相较于价格提升,溢价较为普遍。
3、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即使是性能或者主要配置一样的同品牌机型,实际体验也和价格成正比。比如同样的镜头模组,3000元手机在用,4000元手机也在用,那4000元手机的实际拍照效果极大可能会更好,因为除了硬件本身外,软件算法,对于硬件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包括手机的性能释放,包括整体系统的流畅度度,以及续航调度水平等。这部分软件算法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体现不到参数表中,也就很容易被人忽略。
4、另外,在经济条件基本变化不大(绝大部分人)的情况下,大家选择手机的价格段变化不会太大。这可能也使得很多人对自己认知之外的使用体验感触不深。当一个用惯的了主摄级的潜望长焦拍照的用户,突然换到一两千元的手机时,那种体验落差明显更有冲击力,而用惯了千元机的用户未必会觉得千元机拍照有多差。而实际上,很多千元机主摄在光线好的情况下拍照表现较过去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提升,镜头模组的差别主要还是在广角,长焦,和夜景暗光环境下。而这些场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普遍。
5、至于独特卖点,联名机型等,不用说了,有需求的且不差钱的,自然会买,够不着的,直接绕道即可。
其实就和有些人选择名车名表一样,相对于产品本身的功能,心理满足感可能也同样重要。
有没有必要,看自己兜里有没有钱
用过性能机(红米k50),表示再也不买性能机,宁愿买过时旗舰机,性能机看似这行那也行,实际体验这不满那不满。
目前两千以上的手机性能都足够用,剩下两点诉求,一个是屏幕,一个是信号。貌似除了三星其它都没得选
买往年期间就对了 便宜还配置高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要给任何人当专家
不超过自己一个月工资就行
没有该买什么就是看兜里票子多少
现在人 天天不离手机 都不会买太差的[捂脸哭]
只用麒麟的飘过
看自己对功能的需求强不强烈了!有些功能只有中高端机才有 低端机没有,你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