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正月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间也称这天为“天官赐福日”、“上元节”和“元夕”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5c947f809670e3a54be2f30426bd52.jpg)
正月十五的民俗和传统很多,其中祭拜祖先和给祖先送灯祈福,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传统习俗,因为这天是万家灯火和普天同庆的一天,而作为把家族传承和孝道看的无比重要的中国人,这天自然也缅怀先人的日子,所以很多人会在这天选择上坟祭祖和送灯。
在中国的传统宗教中一共有三个跟月圆之夜有关的节日,这就是正月十五的“天官赐福日”,也被称作“上元节”;阴历七月十五的“地官赦罪日”,也被称作“中元节”;阴历十月十五的“水官解厄日”,也被称作“下元节”。
正月十五在民间就是“天官赐福”的日子,而这样的日子自然要礼敬祖先,所以民间在这天有上坟祭扫和送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记得:1不留,2不带,3不吃,福旺家旺人长久。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记得“1不留”![](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0996a5eb4686f5e78330f62488eff3.jpg)
在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祭祀用品和鞭炮之类的,来到正月十五当天,这天祭祖送灯之后,这些物品就不能留在家里,因为过了这一天以后,下一个祭祀节日就要等到清明节了。
过年期间有些地方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但是过了正月十五以后,这烟花爆竹也会被禁放,所以正月十五祭祖送灯以后,这鞭炮和祭祀用品就不要留在家里了,毕竟这些易燃易爆物品留在家里也危险,而且祭祀仪式过去了,还留这样的物品在家里显得不合适。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记得“2不带”一,不带未成年的孩子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这天民间讲究的是下午或晚上去送,而这灯现在都是装了小电池的小灯笼,毕竟在公墓是不允许焚烧纸钱和祭祀用品。
下午和晚上墓地属于阴气比较重的地方,因此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带着未成年孩子的,而且孩子天性顽皮,在这样的日子带着去也不合适。
二,不带易燃物品上坟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主要是摆放供品和摆上小灯笼,而像易燃物品是不适合带到坟地上去的,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天干物燥要防止山火的时候,而正月十五燃放鞭炮主要是祭祀完毕后在家门口或指定地点燃放。
正月十五是讲究喜庆的日子,因此祭祖送灯时是不适合把鞭炮和易燃物品带去坟地的,除了避免出现危险外,也要尊重老传统。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记得“3不吃”一,不吃会在口腔中留有异味的食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687350ff3440a66b57eae63b07def4.jpg)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自然需要念叨一番,而且送灯回来以后,大家还要去观花灯和进行正月十五的游园庆祝活动,这个时候吃的口里有异味会显得对别人不尊重,而且也会让人厌烦。
正月十五去祭祖送灯的时候,就不要吃诸如大蒜和韭菜这样,会在口中漏油异味的食物了。
二,不吃寓意不好的水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9b7c4eda8664e1a8ab3634e95327d0.jpg)
在民间是特别看重正月十五这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的,因为这天讲究的赐福和团圆,所以这样的日子是不适合吃寓意不好的水果的。
正月十五像寓意分离的梨,以及谐音发霉的草莓,很多讲究一些老人都不会吃的,所以这个禁忌还是要记住的。
三,不吃腌制的咸菜咸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175be4180f4d7c8ad4c6cc518adb24.jpg)
正月十五是讲究团圆喜庆的日子,而这天大家吃汤圆或饺子,以及制作一桌团圆宴,吃的食物和菜肴讲究的就是寓意好喜庆。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前是不适合吃咸菜和咸鱼这类食物的,因为这类食物在民间都有“翻不了身”的寓意,而正月十五正是春季万物萌发的时节,所以吃这样的食物不合适。
正月十五祭祖送灯,这是民间的老传统,也是为了慎终追远和传承孝道,因此祭祖送灯时记得:1不留,2不带,3不吃,图个新的一年福旺家旺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