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唐小楷,并不逊于《灵飞经》

书法易 2022-01-15 20:53:50

唐代的书法,气象规模博大,在整体面目上,是书法史成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楷书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这个时代在小楷领域,大家都知道“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但是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开启之后,唐朝大量的手抄经卷问世,这里面就有著名的武则天时期的一卷《金刚经》。

左为传钟绍京所书《灵飞经》,右为刘弘珪所书《金刚经》这件金刚经原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件经书乃是唐武则天时期,其为母亲祝寿时,请当代的御用书法家刘弘珪所书,写的细腻而多姿,且气象博大,堪称唐代小楷之冠。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从气象上讲,都是反映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象博大的人写字往往不会瞻前顾后,生平谨慎的人,写出来的字也并不会大开大阖,所以我们讲“书为心画”。中国书法史3000多年,在每一个时代,书法所呈现出来的气象都是不同的,大篆跟小篆的产生以及最初时期的陶器文字,都有着艺术性的表达,那是最天然的意趣。书法的鼎盛时期魏晋时期,读书人阶层普遍学识较高,且崇尚五斗米教,正逢家国离乱,这个时代造就了一个书法的盛世。到了唐代气象有为之一变,在诗歌领域,启功先生说先秦的诗歌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歌是喊出来的,宋代的诗歌是想出来的,后来的诗歌都是做出来的,从书法上讲也是如此,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萌芽与发展成熟的时候。在书法上,造极盛唐。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开元天宝年间。

小楷领域,大家都知道“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但是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开启之后,唐朝大量的手抄经卷问世,这里面就有著名的武则天时期的一卷《金刚经》。

在没有见到这件作品之前,《灵飞经》可谓唐人小楷之魁首,但是将《灵飞经》与这件作品对比看来,《灵飞经》还有有些板滞和生硬,且温厚、醇和以及笔势往来的连贯程度,包括字间气息所呈现出来的华贵面目,也是《灵飞经》多有不及的。

这幅字武则天为母亲祝寿写的小楷,字真是绝了,这件作品在敦煌藏经洞中尘封千年,是真正的“国宝级书法”。关于刘弘珪具体是何人我们如今已经不可查,但是我们知道的是,那个时候,皇家有很多御用“抄经生”,这些“抄经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小楷的最高水平。《灵飞经》如此,《转轮王经》如此,这卷《金刚经》更是如此。

敦煌藏经洞在1900年,被王道士无意中开启之后,大量的国宝经卷后来流失到了海外,这件珍贵的《金刚经》在机缘巧合之下,如今被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为其“镇馆之宝”。

武则天命刘弘珪写的这件《金刚经》达到了小楷的绝诣,用笔极为细腻,且有墨色层次变化,对于今人写小楷极有启示。

3 阅读:4189
评论列表
  • 2022-01-19 11:08

    唐楷其实很不成熟,笔画比较呆板。看过文征明和成亲王的小楷再看唐楷,感觉弱爆了。

    执念长如夜 回复:
    我不否认文征明和成亲王的楷书确实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像文征明的《离骚经》《草堂十志》等长横的起笔都是清一色露锋尖起,成亲王的《洛神赋》转折笔画都是外圆内也圆,太缺少变化了,他们受馆阁体的影响太重,把一种风格开发到了极致,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却不适合学习,学的人都一样,出不来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唐楷其实已经把楷书发展到了顶峰,笔画结构的变化很丰富,非常适合后人学习,每个人写出来的形态都不一样都很好看,文征明和成亲王也都是学赵孟頫,赵孟頫《汲黯传》文征明还学着补了两页,成亲王《赵孟頫大士赞》也是完全学的《汲黯传》,他们只是在赵孟頫的基础上把某种风格发展到极致,但你可知道董其昌说赵孟頫《汲黯传》也才学了唐楷《灵飞经》三成,褚遂良《阴符经》一个横画变化就有上千种,怎么可能呆板,文征明成亲王只是写了很多露锋尖俏的笔画你就觉得灵动了?那不是唐楷弱爆了,是你的审美水平太低级了,你根本不配学书法
  • 2022-01-19 21:21

    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古人的书法真是厉害,一种艺术的呈现,精神、意志完全呈现。

  • 2022-02-12 21:34

    中国人民银❤🌹🇨🇳🙏🌟👍

  • 2022-03-16 19:24

    真不知如何说写这篇文章的人,也不知这网站的编辑什么意思。 这篇东西已发了好几次了。 一句话,这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