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也能“智能”领航?
这玩意儿靠谱吗,别到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心办坏事,像广州那位老兄一样,乐极生悲?
2024年3月,广州一位车主就因为高德地图的红绿灯数据闹心了一把,本来开开心心想抄个近道,结果跟着导航一脚油门就闯了红灯,直接跟一辆正常行驶的车来了个“亲密接触”。
你说冤不冤?
这导航要是靠谱,谁没事儿想跟荷包过不去,白白送钱给交警叔叔?
高德地图这边厢刚宣布红绿灯AI领航全国上线,那边厢百度地图就坐不住了,2024年5月也推出了个“智能红绿灯”,直接叫板。
这俩巨头一出手,明摆着要抢占市场,可咱老百姓心里也犯嘀咕:这“智能”到底能智能到啥程度?
要说这俩家的技术,各有千秋,就像武林高手过招,你来我往,热闹得很。
高德地图号称“更智能、更实时、超视距”,用了AI导航智能体(NaviAgent),听着就高大上。
百度地图也不甘示弱,说自己整合了实时交通数据和AI算法,更精准。
问题是,谁家的算法更准?
谁家的数据更新更快?
这还真得用户说了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好不好用,还得跑两圈才知道。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杭州了。
这地方政府脑子活络,2024年3月就跟高德地图勾搭上了,搞了个战略合作,说要一起优化交通信号。
这事儿听着挺好,能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简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可也有人嘀咕:这数据共享了,算法也让高德地图插手了,会不会有啥猫腻?
万一算法偏向某些特定人群,或者泄露了市民的隐私,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权力这玩意儿,得关在笼子里才安全。
那啥,高德地图这AI领航,听着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能告诉你啥时候该过灯,啥时候该等灯,还能给你推荐个最快的车道。
要是顺利通过,App界面上还会冒出“收益”,让你感觉自己赚到了。
这玩意儿真能提高效率?
我看不见得。
就像我朋友上次去上海,跟着这玩意儿跑,结果还是堵得一塌糊涂,白白浪费了5分钟。
不过话说回来,也有车企挺吃这一套。
蔚来汽车2024年2月就跟高德地图搞了个“联姻”,把红绿灯AI领航直接装到车里。
用户是方便了,直接在车机上就能看红绿灯信息,不用再低头看手机。
可问题也来了,这数据要是出了岔子,或者系统崩了,那可咋办?
蔚来车主倒是挺乐观,说用了高德AI领航后,对导航系统的满意度提高了20%。
但愿他们不是在自我安慰吧。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隐私问题。
2023年10月,工信部就因为用户数据过度收集的事儿,把高德地图叫去“喝茶”了。
这红绿灯AI领航要收集实时数据,那岂不是把你的行踪暴露得一览无余?
细思极恐啊!
高德地图也赶紧表态,说用了差分隐私技术,对数据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但话说回来,这技术到底靠不靠谱,咱老百姓心里也没底。
更让人无语的是,高德地图居然还想在红绿灯界面里插广告!
2024年6月就开始试水,推荐加油站、充电桩啥的。
这算盘打得,啪啪响。
可用户也不是傻子,谁愿意在等红绿灯的时候,被强行塞一堆广告?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骚扰!
话说回来,这智慧交通的未来,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V2X技术、自动驾驶,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没准以后真能实现“车在路上跑,人在家里睡”,彻底告别堵车烦恼。
可话说回来,技术再牛逼,也得考虑伦理问题。
万一AI出了错,或者算法歧视了某些人群,那可就麻烦了。
高德地图的红绿灯AI领航,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提升效率,用不好就可能伤到自己。
归根结底,科技这玩意儿,还得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初心。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走着瞧呗。
我清明节时用高德导航,也是胡说八道,错几次,改用腾讯地图全程没错[吐舌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