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现在最难受的可能是欧洲人。无论怎么看,这也是欧洲人自1648以来碰到的最大难题,用抓耳挠腮来形容现在的欧洲各国领导人一点也不为过。欧洲人的焦虑真实地反映出了在全球权力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存在的深层矛盾,欧洲人“着急、困难、忧愁、盼望”的事儿背后是多重结构性问题。急、难、愁、盼就是欧洲现在的真实写照。
一、安全自主方面的“着急”:如果北约这种范式崩塌之后,原本所说的集体安全就成了破灭的神话,往后的欧洲安全怎么办?北约东扩原本构想是“美国负责威慑,欧洲专注福利”,但现在这种模式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美国人不想再当冤大头了。如果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按照美国人的愿望停止,欧洲显然不是桌上的客人,而且有些欧洲已经进入了美国人的菜单。在 2023 年,美俄秘密接触被曝光,欧洲一下子发现乌克兰有可能变成美俄交易的筹码,可自己却被撇在谈判桌外面。
没有了美国的北约欧洲向何处去?德国的智库 SWP 研究表明,欧洲的防务开支得连续 20 年都保持在 GDP 的 3%,这样才能补上美国撤出之后出现的力量真空。而且由于欧洲人多年养尊处优,军事工业已经成了欧洲要命的短板。欧洲导弹集团 MBDA 的年产能只有俄罗斯乌拉尔机械厂的五分之一,法国想要重启战时经济体制的提议,遭到了北欧国家特别强烈的反对。所说的 5000 亿欧元的军备计划,实际上得分摊到 10 年,还比不上美国 2024 年一年的国防预算(8860 亿美元),这就是欧洲的安全现实。
二、欧洲战略选择方面的“难”:
1、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出现分裂,对俄关系很矛盾:比如波兰和匈牙利在俄乌停战的条件上,立场完全不一样,前者要求战争赔偿,后者却已经偷偷恢复了从俄罗斯进口油气。那其它欧洲国家呢?应该是都各有各的想法。这种分裂让欧盟没办法形成统一的对俄政策,可美国商务部却悄悄地批准了部分俄铝制品的进口许可。前天美国人已经开始在说“普京不是坏人”了,美国人已经悄悄把对俄罗斯人的基调变了,欧洲怎么变?是跟美国呢还是自主?
2、欧洲还面临着与美贸易战的困境:欧盟委员会估算,如果全面跟着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德国的汽车业每年会损失 210 亿欧元的利润。但要是不跟着加征关税,又会面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制裁,大众汽车都已经宣布要把部分生产线搬到田纳西州了。而且这个加征欧洲很清楚,这是要让本国的消费者买单。虽然欧洲对共产党中国也不是那么感冒,但它却是唯一能提供全全链条制造业的国家呀。欧洲看看自己的身上,哪里不是中国的影子。跟是价值观使然,不跟是利益使然,怎么办?
3、新帝国主义的阴影:特朗普在 2024 年的竞选演说里说“格陵兰是个不错的房地产买卖”,丹麦外交部赶紧启动了《防务联盟条约》的磋商。更需要小心的是,美国保守派的智库传统基金会最近把“北美经济一体化”放进了政策建议里。而且这些还不是特朗普野心的全部。比如巴拿马运河问题,当然也还有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洲的问题。或许人们认为特朗普这是信口开河的玩笑,但不一定,这些地方确实是美国的利益所在。据说,特朗普正在要求国防部制订夺取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的计划
三、社会稳定的“愁”:福利资本主义的军备化转型1、福利和军费置换的难题:法国提高退休年龄引发了骚乱,这说明任何削减社会福利的举动都有政治风险。要是不做出调整,到 2025 年,意大利的军费占比就得被迫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 3%赤字上限。
法国的情况难道欧洲的其它国家不会出现?我认为难。高福利的欧洲在温柔乡里呆的时间太久了,让他们稍稍抑制一下自己的欲望而多多少少罗一点给军备,不管是哪个党说,那这个党就别想掌权了。这也是欧洲社会的现实。2、能源转型的矛盾:北溪管道爆炸之后,德国企业给美国 LNG 供应商的钱是用俄气时候的 4 倍。就算俄乌停战了,德国经济部评估说,重新建设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基础设施还得花 5 到 7 年。且慢,花钱花时间的事后面再说,美国人允许德国人重建吗?那美国能源财团的钱从何而来?放大一下,这还不是德国一国之事,而是欧洲各国之事。
四、政治周期的“盼”:战略焦虑下的心理期望1、拜登主义的遗留难题:现在欧洲的精英阶层怀念的不是特朗普那个时候,而是奥巴马 - 拜登时期的“可预测性”。但民主党里面的桑德斯派已经公开支持“美国优先”的产业政策,这就意味着就算 2028 年民主党又执政了,战略收缩的趋势可能还会一直持续。这无疑告诉欧洲人,拜登主义不可能左右美国的发展趋势,美国战略收缩这是大势,不是谁能阻止的。2、欧洲右翼的合流风险:勒庞和特朗普的“民族国际”想法正在慢慢形成,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提议建立“主权国家联盟”来代替欧盟。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欧洲政客所盼望的“回到过去”也许只是空想。尽情地提吧,发挥欧洲人的一切想象力。只是谁来推行?怎么推行?现在欧洲有这样的领袖吗?现在的欧洲还有这样的精气神吗?至少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征兆。
五、结构性的无解困局
1、人口断层:欧洲劳动年龄人口到2030年将减少4000万,而军备竞赛需要更多青年参军。移民政策在极右翼压力下持续收紧,形成人力资本恶性循环。人从哪里来?
2、技术代差:欧洲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等关键领域研发投入不足美国1/3,爱沙尼亚国防部长警告"我们正在用数字化马其诺防线对抗算法闪电战",他就只差说我们在用梦想对抗现实了
历史地看,这或许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以来,欧洲首次真正面临"没有外部保障者"的战略环境。无论是17世纪的法奥平衡,还是20世纪的美苏核威慑,欧洲总能依托外部力量构建安全框架。如今这个延续372年的地缘政治传统正在终结,欧洲被迫在保持福利国家与重建军事主权之间做出痛苦选择,这种根本性转变可能需经历整整一代人的震荡才能完成调整。
我是真为欧洲人着急呀?
(所使用的各种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通知我自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