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
基辛格在生前数百次访问中国,可以说对中国了解颇深。
所以,当初就有位美国上将,向已经99岁高龄的基辛格,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何战胜中国?
听到这个问题后,周边一片哗然。
唯有基辛格淡然不动,说出的答案却一针见血。
那么,基辛格是怎么回答的?人们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局势紧张·】——»
2023年2月6日,为了纪念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诞辰112周年,美国政界人士、海陆战队高级官员纷纷前往。
就连年仅百岁的基辛格都在年轻人的搀扶下,上台发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美国上将挤过人群,向基辛格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
毕竟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早已陷入紧张对峙的局面。

要知道,就在前三天,也就是2023年2月3日,中国的一艘民用气象飞艇,就因不可抗力偏离预定航线,误入美国领空。
虽然中国第一时间坦诚同胞,并愿意妥善处理。
可是美国却反应过度。
不仅出动战机将飞艇击落,还借此大做文章,就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都随后宣布推迟访华行程。

当然,就在发生这件事之前,美国就“早有准备”。
2023年1月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5票赞成、65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表决批准成立“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
其成立的目的,就是专门研究中国政策。

这一举措,无疑是美国政府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妄图加强美国军事态势,遏制中国的发展。
所以,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战胜中国”这个问题,对美国来说显得如此迫切。
尽管如此,基辛格还是从容应对。

«——【·基辛格的回答·】——»
基辛格不假思索,沉稳地吐出“凝聚力”三个字。
毕竟,中国强大的凝聚力,早就深深的扎根,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
从古老的儒家思想倡导的家国情怀,到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抛洒热血,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每逢重大挑战,中国人总能迅速团结起来,携手共进。
就拿新冠疫情来说,短短时间内,全国人民响应号召,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民众积极配合防控。
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凝聚力。

接着,基辛格将矛头转向美国。
直言美国若想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首要任务是解决自身内部的分裂问题。
如今的美国,政治宗派主义盛行,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之间矛盾重重。
以“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例。
2011年,众多民众因对金融领域的贪污腐败、经济不平等和社会不公感到不满,聚集在纽约华尔街进行抗议,喊出 “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口号。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也在报告中指出,美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路线上的分裂程度,超过了19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
就连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还有“匿名者Q”组织宣称:2020年美国大选存在舞弊行为,相关阴谋论甚嚣尘上。
民众也因政治观点的差异相互对立,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美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上风,必须先增强国内的凝聚力,弥合内部的分歧。

而且,想要战胜中国,绝非通过挑起冲突就能实现,建立稳定互信的合作才是正途。
拿中美农业领域举例。
近50年,美国农场主金伯利和儿子20余次到访中国,其农场已在河北、浙江开展多个农业示范合作项目。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参观金伯利农场时就表示,农业是中美起步最早、最富实效、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
所以说中美农业合作,不仅鼓起了两国农民的 “钱袋子”,还惠及全人类,助力应对粮食安全等挑战。

所以说,面对当下的国际局势,美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以合作共赢的态度与中国相处,寻求共同利益,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
毕竟,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合作不仅对双方有利,更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管显然,美国对于基辛格的回复并不满意。

«——【·各方回应·】——»
部分美国保守派人士对基辛格的观点提出尖锐批评。
他们指责基辛格秉持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过于“冷血”,严重缺乏道德和原则。
回溯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推动的美苏缓和政策,就遭到诸多保守派的抨击。
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曾嘲讽该政策是“苏联用来实现其目的的捷径”。
在他们看来,美国应在外交中始终坚守自身价值观,而非为了利益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妥协。

而在中国,基辛格的讲话得到了学者和评论家的普遍认可。
基辛格一直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呼吁双方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问题,还指出中美需要共存,这一观点契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比如,基辛格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深知台湾问题的敏感性。
一再警告华盛顿不要试图改变“维护了中美两国50年和平”的基本框架。

支持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告诫白宫不要“通过阴谋诡计或循序渐进的过程搞‘两个中国’”。
中国学者指出,基辛格对中国的看法颇具前瞻性。
他强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呼吁美国不要将中国单纯视为威胁,这种观点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毕竟,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合作不仅能造福两国人民,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至关重要 。

«——【·结语·】——»
总之,基辛格在里根诞辰活动上的讲话,在美国和中国引发了不同反应。
美国部分保守派对其观点持批判态度。
而中国学者和评论家则认可其对中美关系的积极思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群体,对中美关系走向的不同判断与期待。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3年2月7日,基辛格:应对当今全球挑战,美国缺乏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