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答题中(左侧两图)和日记(上图)里都出现了一些网络用词。
栓Q、老六、么么哒、尊嘟假嘟、完了,芭比Q了……
眼下,许多中小学生开始热衷于“网梗”,这些网络用语不仅出现在他们的日常对话中,甚至出现在试卷上和学生的作文里。对于孩子们来讲,这些网络用语就像一种“社交货币”,它作为一种特定而又有共鸣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自己与同伴之间建立社交关系。
有人认为这只是网络上的一种有趣表达,不必大惊小怪,但面对已经渗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网络世界,孩子们如果长期沉浸在这些网络“烂梗”中,他们的语言天赋、语言思维和思考能力必然会在无形中被束缚。
记者就网络热词现象采访到了部分家长、学生、教育专家,以及在校老师、校长,他们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热点问题的观点和想法。
家长如何应对
网络热词成孩子们口头禅
针对孩子在日常和学习中使用“网络热词”和“网梗”的情况,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家长深有感触:“我儿子在作文里写过‘大冤种’这个词,我认为不合适,让他改掉了。”
网络热词在小学生群体中流行速度往往很快,一天之内就能在班级里传播开来。
“我们班里最近流行说‘你个老六’”三年级学生康康告诉记者,“都知道是开玩笑,没有人生气。”
网络用语因为朗朗上口、含义精练,传播速度通常很快,让家长们有种“防不胜防”的感觉。“孩子的词汇量有限,很难分辨哪些是正规说法,哪些是网络用语。”市民张女士是一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对于这种现象,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一个成年人,很多网络热词都听不懂,也容易理解错,更何况孩子们了。”
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网络用语并不全是“烂梗”,其中也有“精华”。“就拿‘正能量’这个词来说吧,我们小时候不这样讲,也是网络用语。以前可能会说‘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现在只需三个字‘正能量’,人人都懂,既简洁又好听。我不会反对孩子使用这一类的网络用语。”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分辨能力更强的初中生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多数情况下,书面语和网络用语的区别老师会讲,我们也能分得清。特别是多读一些文学经典书籍后,就更容易分辨了。”初中三年级的小罗同学说。
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们知道无法做到将网络语言一律拒之门外。那么,日常生活中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我对孩子的要求是,网络语言只能口头使用,一律不能写在作业和卷子上。特别是含义不美好的,绝对不能跟着学。”一位学生家长说,“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首先做到自己不说网络烂梗,才有资格限制孩子。”
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想法,认为不能一味地“围追堵截”,要用疏导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同时,也有些家长认为这些热词只是网络上的有趣表达,不必大惊小怪。那些浅薄的语句,时间久了会自然消失。而能保留下来的,则是有生命力的表达方式。
“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出现过很多网络用语,比如‘886’(再见的意思)、‘美眉’(美女的意思)之类的,现在回头看,并没有对我们的日常表达和写作产生负面影响。”一位“80后”家长李先生说。
但更多的家长对孩子长期使用这些热词,还是表示了担忧,认为它们可能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产生负面影响,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限制。
学校负责人深度解析:
网络用语对小学生的双刃剑效应
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的负责人余校长,就网络用语对小学生的影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分享了她的深度见解。
余校长首先肯定了网络用语在小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她表示:“网络用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幽默感,成为了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新桥梁。它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
然而,她也指出了网络用语潜在的负面影响:“部分网络用语语意模糊、存在错词病句,甚至内容粗俗,带有攻击性,这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形成构成了严重威胁。孩子们在模仿和使用这些用语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受到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余校长表示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用语。她提到:“我们将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规范用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引导他们远离不良网络用语。”
余校长还强调,学校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用语环境,鼓励孩子们以更为积极、理性的方式参与网络交流。她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
采访最后,余校长表示:“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网络用语将不再是一把双刃剑,而是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有力助手。”
网络语言对孩子有啥影响?
看语文专家怎么说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而网络语言的兴起,无疑给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记者采访了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马岩。
马岩表示,网络语言对于孩子的影响,包括语言习惯的改变、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网络语言往往具有简洁、幽默、生动等特点,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而,长期接触和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使孩子逐渐习惯这种非正式、不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影响其日常用语和书面语的规范性。”
另外,网络语言中包含了大量的缩写、谐音等,这些表达方式往往缺乏明确的语义和语法规则,孩子如果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可能会影响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其认知能力的提升。更严重的,网络语言中不乏一些低俗、暴力、消极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马岩特别强调,尤其是在作文的写作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网络语言,“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词语,都不应该去运用,因为这对孩子未来初中、高中的语文写作,都是一个规范。”
对于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马岩表示,应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三方共同协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使用语言文字,同时也应该帮助孩子提高辨识网络语言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区分网络语言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另外,社会也要给孩子营造健康环境,像近期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就为规范网络语言文字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马岩还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孩子对规范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有效抵御网络语言的侵袭。”
本报记者 冯美琳 张帆 李晓明 刘正楠 张铂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