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古代哲学术语-杨丽太极拳知识大全

暖暖笔记 2025-02-06 12:11:04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最初指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物质。古人还将五行与五方相配:北方属水,南方属火,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中央属土。在春秋战国时期,五行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相生相克”的学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时,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在太极拳中,拳家们借鉴了五行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五种基本步法与五行相对应。《太极拳释名》中提到:“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即金、木、水、火、土也。”孙禄堂在《太极拳学》中也指出:“五行者,即进、退、顾、盼、定也。”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太极拳对动作与自然规律相结合的哲学思考,通过步法的运用,展现出五行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进一步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