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昌以高达96%的得票率顺利当选党主席,这下可让他在党内挺直了腰杆。不过,接下来他得面对一个关键任务,就是2026年的岛内县市选举。这任务好像是专门给他安排的,毕竟他的党主席任期到2026年年底结束。从当前的情况分析,黄国昌亲自参加选举的可能性不高,在他看来,立法机构还是他的主要阵地。
然而身为民众党中声量最大的那一位,要是他不参选,那要怎样才能在县市选举中获胜呢?只有借助蓝白合作,来拓展民众党的执政区域,要不然就把现有的新竹给稳住。
当下新竹市可以说是蓝、白两方连接最为紧密的地方了,原因在于它是岛内唯一市长和区域民意代表都遭到罢免的城市,所以蓝白得团结互助,这样才有希望抵御绿营的罢免行动。
不过当下双方有个很实在的问题,就是咋去分配各自的利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蓝白要是能紧密合作,保住高虹安和蓝营民代郑正钤,那肯定是最好的了。但要是这两人都被罢免了,那蓝、白又该咋办呢?
显然,黄国昌的打算是让现任代理市长、民众党人邱臣远顶上。然而,“不二”觉得,不论是声望还是影响力,邱臣远都没有稳赢的把握。自柯文哲弊案出现后,民众党的支持度持续走低,在新竹的支持度仅为10%。当下民众大力支持高虹安,原因是她已名义上脱离民众党,是无党籍市长,这是黄国昌面临的最大难题。另外,蓝营那边不会同意,因为作为区域民代的郑正钤显然更具影响力,他此前还表示过有参选的意愿。但就算蓝营有诸多理由,黄国昌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民众党内部也不会答应。
可以看出蓝白合作存在的最大难题在于,白营选不上还得护住自己的地盘,白营觉得蓝营若要合作就得表现出应有的态度,而蓝营这边则认为既然白营选不上那就该自己上,蓝白合作关键得看谁更厉害。
据岛内媒体消息,蓝营高层比较倾向于让郑正钤去竞选市长,让高虹安当选无党籍区域民意代表,到那时候,他们肯定能和黄国昌达成默契,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强民众党在立法机构的影响力。
当然,这只是蓝营的单方面想法,不过也体现出了蓝白合作存在的潜在最大危机,即蓝营在县市选举中毫不退让。当然,蓝营这样也是没办法,下面等着有机会表现的人太多了,不可能干看着本该到嘴的好处,被拿出去当筹码,这是未来蓝营党主席必须要去面对的难题。
可以看出,新竹市会是未来蓝白合作的首个考验点,如果双方在候选人提名以及资源分配方面不能取得一致意见,那蓝白合作的破裂将会在瞬间发生。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众党得靠着蓝营来让自己变强,不过这个变强的过程只能是去抢蓝营的份额,绿营那边差不多已经固若金汤了,民众党很难从那儿获得发展空间。而蓝营也需要民众党的帮忙,以此应对绿营的大罢免,可把县市执政权这么大的权力送出去作为代价是否值得,蓝营内部大概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黄国昌正式当选后,蓝营党主席朱立伦很快就表达了祝福,显然当下他很需要黄国昌的助力,只有在和绿营的罢免战中获胜,他才可能争取连任,县市选举的蓝白合作才有可能顺利开展。然而,这时蓝营内部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响,这对朱立伦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由此可见,对于他争取连任,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而蓝营党主席人选的不确定,也给明年的县市选举蓝白合作增添了很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