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元帅住院竟然要看上将脸色,周总理怒斥:荒唐透顶!

朝天椒说历史 2023-09-11 15:21:29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前言

1972年1月6日,我国开国元帅陈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他的离世,揭开了一段令人震惊的内幕。

老同志被迫远离权力中心

事情要从1967年说起。那一年,北京的政治氛围异常紧张。伟大的国家领袖需要住院治疗,但这看似平常的住院,却掩盖着复杂的政治斗争。

为孤立掌握大权的林彪势力,1969年10月,许多老同志成为重点监控对象,以“保卫战备”的名义被发配到各地,目的就是使他们远离权力中心。起初,陈毅被发配到开封,徐向前被安置在石家庄。

考虑到自己身体尚可,徐向前主动提出与陈毅交换位置。石家庄离北京较近,医疗条件较好,这对陈毅的病情来说很重要。陈毅对徐向前的这一举动深感欣慰。

来到石家庄后,陈毅积极投入到工厂劳动中,并面对年轻人的挑战勇敢迎难而上。

可他毕竟已不再年轻,约6个月后,抗日战争时期的旧疾开始反复发作,腹部剧痛。

由于他的身份敏感,工厂里的医生只是给他开了些止痛药,无法从根本上治疗。

妻子张茜目睹丈夫状况不断恶化,心急如焚。但是她暂时难以与外界取得联系,深感无计可施。

1970年8月,陈毅奉令参加九届二中全会,张茜格外关注这次难得的机会,希望丈夫能借此转移去北京治疗。

会后,徐向前找到总参谋长黄永胜表达同样的意见,但遭到拒绝。

黄永胜的态度异常坚定,回答道:“你们回去吧,我帮不了你们。”

无奈之下陈毅只能带着病情回到石家庄。

陈毅进入解放军总医院治疗过程一波三折

此后,陈毅的病情持续恶化,疼痛加剧。

妻子张茜担心丈夫,向周总理递交了求助信,陈毅这才进入解放军总医院治疗。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刚到解放军总医院,就遭遇新的阻碍。

张茜要求尽快为陈毅安排入院治疗,但医院以病人太多为由,要求等待几天。

这令张茜非常愤怒,为什么要等待?病情如此紧急,他们等不起。同时也与医生争吵了起来。

后来经过打听,张茜才知道真相。原来当时黄永胜上将也在该院住院,他态度强硬的表示:“如果他来我就走”。

黄永胜此举是因为政治上的考虑——他刚在庐山会议上失利,正需要避风头,又担心与陈毅共处一室。

当时陈毅的处境十分困难,身份敏感,反观黄永胜大权在手,医院领导不愿意得罪黄永胜,只好对陈毅进行推托。这种情况令张茜感到非常愤怒。

于是,她再次努力联系周总理。听完事件经过后,总理容颜大怒:“简直是荒唐”。

随后,周总理亲自传达指示,黄永胜也不敢阻挠,陈毅也终于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

一波三折,尽管陈毅成功入院,接下来的治疗遭遇了阻碍, 陈毅希望能够尽快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但时任总后部长的邱中将对解放军总医院领导说:“陈毅这次住院,只是简单的身体上的问题,随便检查就足够了。“

当时,解放军医院受总后勤部的管理,邱中将则是总后勤部的部长。他说的话,院方领导不得不听从。

他担心全面检查可能发现的问题,会牵扯到总后勤部门,便派遣自己的亲信前去医院监视医生和护士,时刻强调要划清陈毅的身份和权力。不允许给陈毅提供好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那一天,陈毅独自在医院走廊上行走,突然看到不远处走过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许多年未见的老战友聂荣臻。

陈毅在内心激动不已,正想上前与聂荣臻打招呼。但突然他想到,自己现在正处在政治上很 尴尬的位置,搞不好会给聂荣臻带来麻烦。

于是陈毅犹豫了,他迟疑着是否应该主动示好,担心聂荣臻会为难。

这时,聂荣臻看清了对方就是老同事陈毅,开心地主动迎上前来:“老陈啊,看见我了怎么不过来打招呼?我不值得你问候?还是怕我吃了你啊?”

陈毅叹气:“你也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我害怕我拖累到你。”

聂荣臻摇摇头:“没事的,我们这种关系,你说这些就见外了。”

后面的一段时间里,陈毅和聂荣臻经常闲聊,陈毅说起自己一直关注着聂荣臻的情况,聂荣臻也表达了对陈毅的挂念......

两位老同志把握难得重逢的机会,畅叙感情,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愉快。成为了他住院期间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聂荣臻的病得到了控制就出院了,陈毅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治疗,病情没有好转,所以还要在医院接受治疗。

因为战友的出院,陈毅也没有了谈心的人。他曾指挥过千军万马,但晚年却变得孤独,不敢与人见面,因为他的身份让他小心翼翼。

1970年底,陈毅的病情并未好转,医院却通知他自行回家继续治疗。一回家,陈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持续腹痛和吐血情况。

1971年1月16日,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下令陈毅再次住进解放军总医院。在总理压力下,医院这次终于进行了全面检查,但诊断结果却是阑尾炎,需要开刀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才发现陈毅真正的病因是结肠癌。两种疾病需要完全不同的手术方案,医院准备不足,只能临时应变。最终耗费了5个多小时才完成手术。

尽管出了这样的乱子,但邱中将还要求医院保密、不提误诊报告。

他试图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为了保守秘密,邱中将派遣人员前往医院,要医务人员三缄其口,并强调情况的严重性。叫医生不要再白白的写报告了,即使写了也无法提交,因为这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涉及到总后勤部的问题,需要慎重处理。

由于诊断和治疗的严重延误,陈毅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机,而且他在出院后去疗养时,陈毅的病情再次恶化,周总理不得不再将他转回北京继续治疗。

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医生再怎么用心,也无法挽回陈毅的生命。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离世。

陈毅去世,举办追悼会

一周后,党国领导人在北京为陈毅隆重举行追悼会。让人惊讶的是,身体虚弱的毛主席也亲自前来参加。这成为他对陈毅的最高褒奖和关怀。要知道当时,毛主席的身体健康问题频繁,腿脚浮肿严重,行动十分不便,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席过其他人的追悼会了。

张茜见到毛主席时,既感到激动又深感悲痛。用哭沙哑的喉咙说:“主席,您怎么来了?”说完,她泣不成声。

毛主席握住张茜的手,缓缓地说道:“我前来悼念我的好朋友,陈毅,他是个优秀的同志!”

毛主席的出现和他说出的话,成为了明确的表态,打破了陈毅一直被扣上的各种“帽子”,这两位从井冈山就相识的老战友以这种方式完成了最后一次相见。

14 阅读:7917
评论列表
  • 2023-09-11 18:49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