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黄了,植被覆盖率65,将达土壤最大阈值!

蔷薇的日记 2024-12-24 15:14:56

真的太让人震惊了!

最近看到有人说“黄土高原不黄了,65% 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黄土高原承载的上限”。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媒体无底线的吸睛炒作,没想到这个论断竟然出自官方的研究!

在中科院西安分院的官网,有一篇文章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之路探索——记陈怡平科研团队延安南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陈怡平研究员提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的最大阈值论断,再提高植被覆盖率将会带来新的生态问题!

这有一点转不过弯来啊!

从小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晴天一刮风尘土飞扬,雨天一下雨,特别是下暴雨后,泥水满山流,这种带着泥土的水流冲到大河,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黄河。

如今才多少年,这里就发生了如此大翻转,这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啊!

黄土高原是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阴山以南、秦岭以北的地区,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包括陕西、山西、河南的部分地区,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宁夏和内蒙古西部,7个省区。这个地方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年间,黄河流域发生的水旱灾害大概超过了1500次。

在治理前,黄河的输沙量每年约16亿吨,现在泥沙量降到了3亿吨以下,个别年份达到两亿吨以下,甚至一亿吨左右。

这个成果实际上,是我国花了70年的时间进行综合治理取得的!

1、建设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

1978年,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代表的国土绿化行动在北方大地开启,治沙人一代接着一代在黄土高原种植树木。

40多年前,陕北的一位老人来到了村后的沙地,他种了2000棵树,1999棵都死了,只有1棵树活了下来。在无边沙海中,这棵像小草一样顽强生长的弱苗,让老人看到了希望。后来,他带着全家搬进了沙地,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几乎消灭了整片沙地。

2、建淤地坝让让泥不出沟

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组织了第一次黄土高原自然资源大规模综合考察,上世纪50年代的科学家,风餐露宿,没有很好的交通工具,也没有很好的道路,只能骑着骆驼去考察。整整四年!完成了第一次黄土高原考察,摸清了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家底,为后续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后,朱显谟院士在80年代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和“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的方案,指出:黄土高原的治理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黄土高原的沟壑约有4万余条,淤地坝则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减少入黄泥沙、拦泥淤地、滞洪减灾、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构筑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3、解决农民吃饭和增收问题

中国人能干成大事,靠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治理黄土高原也一样,需要人民的参与,但是如果这些都吃不饱,没有收入,谁能干一辈子?

首先,我们的科学家针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优选出适合于黄土高原生产的作物,比如玉米、土豆、小杂粮,再通过品种的改良、栽培技术的提高、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土保持的技术等等来解决这个地区吃饭问题。

其次,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农民的增收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科学家们培育果树新品种,教农民种果树!一批科学家的引领使得黄土高原成为目前全球公认的、面积最大的、产量最高的、世界级的苹果产业。帮农民矮化枣树,实现了鲜枣的产量从过去的亩产150公斤到200公斤,变成亩产300公斤到400公斤。

图片上在树上站着的这个人,他是令人尊敬的教授,他在修剪苹果的树枝,底下站的是农业技术人员。

写在最后

正是有了国家70多年来的坚持、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在科学综合治理下,黄土高原变绿了,粮食自给率从上世纪50年代不到60%,达到现在大约120%!

黄河也开始变清了,真正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道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