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穿越到正统十四年,能不能改变土木堡之战的结局?

书童读史 2023-03-18 21:02:08

前言:

今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朱棣穿越到了正统十四年成了土木堡战神,能不能改变历史?

虽然历史从来不相信如果,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关于这个假设,我思来想去,最后结论是,朱棣会改变土木堡之变的结局。

一 朱棣和朱祁镇成长经历和性格的差异

朱棣是出生1360年,这一年,朱元璋正在征战的路上,著名的龙湾之战就是这一年,朱元璋大胜陈友谅。朱棣是在这种乾坤未定的局势下成长起来的,而且身为第四子,不上不下,上够不到皇位,只有到年龄封藩王,为皇帝戍守的命,下当然也不至于太惨。

这里说一句朱棣的生母之谜,经过众多史学界前辈的考证,朱棣的生母是碽妃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此一见,他并不会太受宠爱。

1370年,朱棣正式被册封为燕王,朱棣成亲的时候16岁,当时的徐氏也只有14岁,将门之女,此后的风采在靖难之役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当时以为是平平无奇的事情,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切故事的开始。朱棣21岁的时候,去他的封藩之地北平,从此开始了他在北平的日子。

1382年,朱元璋的皇长孙去世,三个月后,马皇后去世,这种情感上的打击,对于特别注重亲人的朱元璋来说去,其实是巨大的。

朱棣提出让朱元璋派得道高僧,随着诸位藩王一起回去,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历史的机缘就是这样,朱棣认识了姚广孝。

姚广孝对于朱棣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没有姚广孝,可能朱棣压根就不会靖难起兵,在朱棣犹豫徘徊的时候,这位和尚就敲敲边鼓,怂恿朱棣。

1390年,朱元璋命令晋王朱㭎,燕王朱棣分别率领军队北征,这次北征的过程,是值得记录的。

在下大雪的时候,朱棣让战士趁着大雪急速前行,埋伏敌军,然后派出观童和敌军将领乃儿不花见面,观童此人的身份特殊,是乃儿不花的旧部。正当俩人说的潸然泪下的时候,朱棣率军拍马赶到,乃儿不花想逃,奈何已经晚了,当观童说出劝降他的意思之时,乃儿不花也就不得不依从了。

这一天是三月三十日,距离朱棣出征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棣就取得了大胜。

用朱棣第一次出征过程来说明了一个问题,朱棣是有勇有谋之人,绝不是感情用事之人,同时也不是一个莽撞的人 。这点非常重要。

也正是在这一次的大胜之后,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成长起来,军事才能足以对付那些敌人,于是他又一次对功臣挥起了屠刀。

在朱元璋的心里,藩王是比那些打天下的武将更值得信任。

1392年,朱标的去世,是另一个对历史走向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事件,除了在情感上对朱元璋的打击,大明王朝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去世了,那么,下一个继承人应该是谁,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这位皇太孙太仁柔了,朱元璋对太子的势力进行了围剿,这就是著名的蓝玉案。

朱标去世,朱棣入京后,曾经和朱元璋说:“诸公侯恣纵不法,将有尾大不掉忧。”

这句话对朱元璋是有一定影响的,蓝玉的骄纵,想必在朱元璋心里,也是有一杆尺子的。直到蓝玉案之后,大家才明白朱棣原来也在这里面出力了。

用这么长的篇幅,介绍的是靖难之役之前的朱棣。有时候翻阅史书,最大的感受之一,对于一个帝王,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的话,必然是精于谋略的。

之前读马克思韦伯的作品,对他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我觉得从明史来看,这两者结合最好的,就是朱棣,他身上偶尔也会有片刻的温情,但是更多的,从他的身上,更多的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他在计算着,一个人能发挥什么样的最大的价值,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让这些人去发挥价值。人成了朱棣获得皇位的手段。

现在说说朱祁镇,朱祁镇的成长环境里,没有战争的洗礼,宦官王振在他的成长日子里,占据里太多的时间,无论是他当太子的时候,还是执政之后,他嘴里的这位“先生”,就是他可以依靠的那个人。

这就意味着,他最大的问题,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这种情况关键时候就是一种灾难,参见土木堡之变,如果他不亲征,可能结局会更好点,但是当他亲征和宦官王振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灾难。

王振想立军功,但是他又没有能力,于是他想到了让朱祁镇亲征。出于对王振的信任,以及朱祁镇也有一颗想要建功立业的心,于是,号称带着50万人出征了。

需要说明的是,史书上的这种数字,50万,百万之类的,常常是个约数,并不是一个准确数字,但是这场战争,明军20万人,这个数字是有的。

战场上指挥是种智慧,绝对不是说,带的人越多,一群人蜂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大胜而归,能指挥20万人,军事才能是非常厉害的。

二 土木堡之战的过程

1449年七月十七日,23岁的朱祁镇带领大军出征了。八月一日,到达大同。在他们到达之前,在阳和,明军和也先有 一战,结果是明军全军覆没。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土木堡之变的客观原因,当时的也先部队,也并不是可以随手拿捏的菜鸡,也先的部队是强悍的。

逃命回来的主将石亨,和王振汇报这次战争的情况,可想而知,既然只有主将逃回来,他应该也会夸大也先部队的强悍,以推卸自己的责任。

一番汇报,王振的心情随着石亨的汇报起伏,刚开始不屑,后来发现,班师回朝还是比较安全的。于是,最后选择了回家。

请注意,这是明军第一个可以全身而退的机会。

但是王振又出来新花样,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王振的家乡蔚县当时就属于大同的管辖范围,回家看看委实是太顺路了。

这儿就出现了明军第二次可以全身而退的机会,从蔚县沿着紫荆关回去。

但是,历史就怕但是。

八月初三,距离蔚县已经不远了,大军接到命令,改道宣府。

王振说,大军路过蔚县,会踩踏庄稼,为了避免造成破坏,就改道宣府吧。

很难说他这个命令,是出于什么心理,究竟是真得关心庄稼,还是为了再次在自己的家乡人面前彰显自己的权力。

不管怎么说,将士们还得听从命令,回去的路上,天降大雨,大军行进更加困难。

八月初十,终于到达宣府,距离居庸关就那么一丁点距离的时候,尾随着的也先,终于攻击了这支疲惫之师。

如果进到居庸关,大军还是会比较安全的,但是没有如果。

明军朱勇带领五万人迎战,结果全军覆没。

虽然战况惨烈,但是为明军争取了三天时间,大军赶到了土木堡,如果继续行进,进入军事重镇怀来,那也就非常安全了。这是明军最后一个脱离险境的机会。

王振又说,他还有一千多辆车没有运到,让大军就在这里等待。

八月十四日夜,也先发动进攻,双方焦灼,十五日,也先诈和,王振命令大军移营,明军南行三四里路,也先军队突然折回,明军大乱,被四面围攻,也先杀入明军阵中,喊着丢掉武器和盔甲,可以不死,很多明朝士兵就真信了,于是,赤身裸体地死了。

土木堡之战的结局是明英宗被俘,罪魁祸首王振被乱兵所杀,明朝精锐部队尽失,文武官员几十人都死在土木堡。

结论:

简单讲完了土木堡之变的过程,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一是朱祁镇那颗想要建功立业的躁动的心,偏偏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才能,二是王振在这次战役中的几次关键性错误。

如果换成朱棣,一是他的军事才能,哪怕是靖难之役之前的那个朱棣,来率领这支部队,也不会有土木堡之战这么惨。

二是对于宦官,朱棣是利用他们,但不是盲目信任他们,朱棣后来开设东厂,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权,是让他们充分发挥宦官的特性,所以换成朱棣,也许土木堡战役中,压根就没有王振的身影,或者,有他的身影,但是王振不会有这么大的权力。

历史不相信如果,几百年后,我们也只能在文字中,去谈论这个问题,而历史是残酷的,土木堡之战的结局已经无法更改。

0 阅读:256